寬 蓉
(寧夏中衛中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在素質教學的背景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探索欲望才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知識。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都是照本宣科的教學,直接向學生傳授數學概念和定理等內容,營造出了嚴肅、枯燥的課堂氛圍,無法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動力,還容易降低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程導入,提出具有探究性的數學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究興趣。另外,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數學知識,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豐富高中數學的教學資源。
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古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進行課程導入,提問學生作者為什么會“不識廬山真面目”,之后利用多媒體展示學校不同角度和方向的圖片,提問學生圖片中同樣是學校,為什么拍出來的景象會有所不同,再提問學生工程師如何設計工程圖紙,通過這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對三視圖有初步理解,激發學生對三視圖的探索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問題探索中,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專注度,使學生對數學有整體的了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都會根據課本的內容和知識順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中,學生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缺乏了自己對知識的思考,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只知道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而且高中數學課本包含的知識繁多,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會加大課堂教學中的內容,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導致學生缺乏了學習積極性,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導權教到學生手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概念理解能力和知識處理能力,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核心素養逐漸被教師和學生認可,各個學科都在強調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教師也都樹立了核心素養教學的意識。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開展翻轉課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