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芳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05-01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我國晚婚晚育的情況已相當普遍,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出現妊娠高血壓疾病,不但母嬰安全受到威脅,也會影響妊娠結局,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多數準媽媽與其家屬并不很了解妊娠高血壓疾病是什么,所以對該疾病的防治效果較差,治療上也會有一定難度。本文將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病危險因素、護理方法、預防及治療相關知識加以闡述,以增強人們對該疾病的認識:
1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病危險因素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被簡稱為“妊高癥”,是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該組疾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和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本病基本病理生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內皮損傷及局部缺血。病人臨床表現主要血壓升高、尿蛋白,嚴重者出現頭痛、視覺障礙、上腹疼痛、肝腎功能異常、心力衰竭及抽搐等。全身各系統臟器灌流減少,對母兒造成危害,甚至導致母兒死亡。孕產婦的文化水平、年齡、既往高血壓史、產次、BMI、營養狀況、心態情緒等因素均同妊高癥的發生有密切關聯性。若懷孕時年齡較大,身體各項身體機能已相對下降,便有產生粥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而相比經產婦,初產婦發生妊高癥的可能性更高,這可能是因為初產婦缺乏生育經驗,對“懷孕”這件事一知半解,更容易產生不安、焦慮、抑郁等負面心態,情緒波動更大;若孕產婦的BMI指數高、過于肥胖,其體脂代謝便會發生紊亂,提升機體血液粘稠度、增加外周阻力,血壓在此種情況下更容易升高,若以往還具有高血壓史,其妊高癥發生的可能性便會更大;懷孕期間常有不良消極情緒,便容易增加孕產婦機體內的自由基,進一步損傷血管內皮,最終誘發妊高癥;若文化水平高,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自覺關注度也就更高,會常到醫院接受產前檢查,自我學習、不斷了解妊高癥預防相關知識,更關注日常合理飲食、均衡膳食,確保身體所需營養的均衡。另外,臨床認為,孕產婦懷孕期間對鈣、鋅、鎂等多種營養的攝入同妊高癥子癇前期之間關聯性密切,若所吸收的營養較好,孕產婦患病的風險幾率也會隨之降低。
2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護理方法
2.1 圍生期保健 有報道顯示,孕產婦圍生期保健干預、妊高癥發生之間有密切關聯性,通過對孕產婦進行定期產前檢查、健康教育,孕產婦的重度子癇前期、妊高癥發生幾率下降明顯。有學者研究,將孕婦分兩組,分別予以開放式、參與式管理,觀察組在分析妊高癥發生危險因素后采取了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而對照組則為常規護理干預,結果發現觀察組孕婦的子癇、重度子癇前期、妊高癥發生率相比對照組孕婦均更低。除此之外,營養管理、飲食管理也是對孕產婦實施保健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研究結果均證實,營養缺乏(或過剩)、微量元素缺乏(特別是硒、鈣這兩種元素),均可讓孕產婦的妊高癥發生率增加。
2.2 圍生期心理護理
有相關研究顯示,因某些應激性生活事件、伴有A型行為、情緒焦慮等因素而出現的心態,同妊高癥發生之間有較大關聯性,如孕產婦為A型行為,易產生煩躁、緊張、急切等較大幅度的心理波動,這種情況可能會使孕產婦的神經內分泌功能發生異常,進而引起妊高癥的發生,相比非A型性格的孕產婦,A型性格孕產婦的妊高癥發生率是其4倍左右,足以證明心理護理對降低孕產婦妊高癥發生率的重要性。
2.3 圍生期體重管理
已有研究證實,肥胖是引起孕產婦妊高癥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孕產婦孕前、孕期BMI(即體重指數)增高,同妊高癥發生、妊娠結局改變之間有密切關聯性。另有學者研究顯示,當孕產婦的BMI>27時,其妊高癥發生幾率便會大大增加,二者呈正相關關系,所以孕產婦應重視在圍生期對自我體重的控制與管理。
3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藥物預防與治療方法
3.1 阿司匹林預防
在一項研究中,自孕婦妊娠20周 起便給予安慰劑進行治療(對照組),另一組孕婦則給予小劑量(80mg/d)阿司匹林口服治療(治療組),觀察治療效果顯示,治療組孕婦妊高癥的發生率(7.8%)明顯要低于對照組(55%),說明對妊娠期孕婦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可對妊高癥發生予以有效預防。
3.2 鈣劑預防
在妊娠期,孕產婦機體內對鈣的需求量會逐漸增加,若沒有及時進行血清鈣補充,妊高癥的發展進程便會加速。有學者通過補鈣的方式對孕產婦妊高癥預防情況進行研究,其中1組孕產婦在妊娠20~24周(或24~28周)開始補鈣,起初使用劑量為20mg,后逐漸增加至2g,而另2組中有1組并未補鈣、1組補鈣劑量<2g,結果顯示,充分補鈣孕婦妊高癥發生率最低,說明妊娠期鈣劑充足補充能夠降低妊高癥發生幾率。
3.3 降壓藥治療
針對妊高癥治療,目前臨床上有10余種降壓藥物可應用,但是其中絕大部分均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均歸屬于C級妊娠藥物行列(如硝苯地平、肼苯噠嗪、拉貝洛爾、尼卡地平)。相關調查顯示,相比拉貝洛爾,肼苯達嗪的降壓效果更明顯,而硝苯地平的降壓效果又優于肼苯達嗪,應用在妊高癥治療中,上述藥物的效果則相差無幾,只是在用藥后的輕微不良反應上有所不同。有報道稱,在使用尼卡地平藥物對妊高癥治療后,胎心率會輕度加速,但若給予拉貝洛爾治療,胎心率便會有所減緩,無需實施處理措施,均可自行緩解。
3.4 血管舒張藥物治療
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為醫院常見的血管舒張類藥物,其中的酚妥拉明屬于一種α受體阻滯劑,可以有效抑制腎上腺素α2受體,能夠使心肌收縮能力提高、去甲腎上腺素分泌促進,從而達到外周血管舒張、降壓的最終目的。相關研究證明,相比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更具降壓效果,還可有效機體循環改善,應用在妊高癥治療中的效果較好。
3.5 總結
妊高癥是妊娠期女性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危險性高,多數準媽媽(特別是初產婦)與家屬對該病癥并不了解,亦不十分重視,容易使最終的妊娠結局受到影響,威脅到母嬰的生命安全。在發病因素上,孕產婦文化水平、年齡、BMI、高血壓史、身體營養狀況、心態情緒等均可能導致妊高癥的發生,所以要十分注意機體營養的均衡吸收,不斷了解妊高癥疾病相關知識,合理體重控制、保持積極樂觀情緒,這樣才可有效預防、減少妊高癥發生幾率,確保母嬰安全。同時,根據孕產婦個體狀況不同,給予適量阿司匹林、降壓藥、鈣劑、血管舒張藥物,也可起到較好的妊高癥疾病預防、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