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涵

【摘要】目的:總結分析我院對于干眼患者的臨床診斷方法和治療效果,提出干眼的診斷標準。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干眼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總結對比這些患者的診斷率與治療效果。結果:干眼的診斷需要結合以下方面考慮,即部分慢性癥狀、患者的眼表損傷情況、淚膜的穩定情況以及乳鐵蛋白的含量。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治愈率分別為100%、90.0%和75.0%。結論:臨床在診斷干眼病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根據病因和癥狀進行治療。
【關鍵詞】干眼;診斷;治療;應用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254-01
臨床上通常將干眼定義為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淚液量異常、淚液組成成分異常或者淚液分泌動力學異常的一組眼疾,這類眼疾患者會出現眼表面異常以及淚膜不穩定等情況,主要臨床癥狀包括眼部不適、異物感等。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干眼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年齡分布在30歲左右,平均(35.6±8.8)歲。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占一半。
1.2 診斷方法
1.2.1 淚液分泌量檢測 ①臨床一般是采用SchimerⅠ與SchimerⅡ實驗來測量患者的淚液分泌狀況。前者主要是分析淚液的基礎分泌,后者主要是通過刺激淚腺來檢測和評估淚液反射性分泌功能。②患者的干眼病情和患者的淚河線高度半徑成反比,臨床醫生一般通過測量淚河線高度以及半徑來評估患者干眼的病情程度。。
1.2.2 淚膜穩定情況 臨床一般采用破裂時程檢查(BUT)來評估淚膜的穩定性,在檢測之前必須要使用滴眼液以保護患者,同時也可以避免出現假陰性的情況,提高檢測的準確率。正常時間為>10s。
1.2.3 眼表染色檢查 如果患者的眼表染色檢查呈綠色,顯示患者具有干燥或壞死的結膜細胞。以分數制來劃分角膜的四個象限,無染色的為0分;有染色的部分根據染色的輕、中、重分別計分,共計12分。
1.2.4 淚液的乳鐵蛋白含量 通過檢測患者的乳鐵蛋白含量可以初步評估患者的淚液分泌功能,還可以通過淚液分析儀檢測患者的淚液。分析最后結果,判定患者是否屬于水液缺乏型。
通過總結分析本院近年來接收診治干眼病患者的經驗,現制定干眼診斷標準:①慢性癥狀體征呈陽性。②淚膜穩定情況呈陽性。③淚液分泌實驗呈陽性。④眼表染色檢查評估。⑤淚液中的乳鐵蛋白減少。在排除干擾因素的基礎上,同時具有1和2,或者4即可確診為干眼。
1.3 方法 非藥物治療方法適用于病情較輕的患者,在使用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聯合藥物或者手術應用,例如指導患者護眼,減少患者干眼癥狀的發病率,提高患者居住環境的濕度。
藥物治療適用于病情一般的病人,通常有三種藥物治療方法。一是人工淚液,此種治療方法又被稱為淚液的替代療法,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干眼病患者的治療,尤其適用于水液缺乏的干眼病患者。人工淚液的性質和形態與正常人淚液十分接近,部分人工淚液是單獨使用,還有一部分是與正常人淚液混合使用。二是免疫抑制劑和抗炎治療,現如今這兩種方法已經是臨床治療干眼病患者的常用方法,例如自體血清以及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是臨床最常見的藥物,具體使用方法依據干眼病患者所患眼病類型而定。三是性激素療法,國外學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干眼病患者中,老年人發病率比青少年要高,女性發病率比男性要高,女性絕經也是促使干眼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1.3.3 手術治療的適應人群 包括淚液嚴重減少以及干眼癥病程較長的患者,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這些患者可以嘗試手術治療。一般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有淚小點栓塞術以及眼瞼邊緣縫合術。
2 結果
對本次參與研究的干眼病患者采用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三種方式分別進行治療,然后記錄下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采用非藥物治療方法治療的患者治愈率高達100%,采用藥物治療方法的患者治愈率高達90.0%,采用手術治療治療方法的患者治愈率為75.0%。具體分析見表1。
3 討論
干眼癥是是一類眼部不適癥狀,干眼病患者沒有明顯的眼表損傷。干眼病與干眼癥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干眼病患者既有眼部不適癥狀,又有眼表損傷。干燥綜合征主要是由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所引起,主要是淚腺功能減低,除此之外,患者還會出現眼部以及全身干燥的癥狀。
本研究通過統計調查近些年我院對于干眼患者進行了診斷方式以及治療效果,并據此提出相應的診斷標準,旨在提高臨床診斷率,幫助醫生對癥下藥,減輕干眼癥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獻:
[1] 周米露,鐘森全,趙佐芳,王大慶. 干眼診斷和治療的研究進展[J]. 川北醫學院學報,2014,29(06):631-634.
[2] 冀壘兵. 干眼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 人民軍醫,2013,56(11):1335-1337.
[3] 李雪麗,勾曉梅,張秀娟,周麗霞,谷萬章. 干眼的診斷流程及治療[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11):1393-1394.
[4] 肖秀林,韋福邦. 干眼癥的診療進展[J]. 廣西醫學,2007(12):1909-1911.
[5] 林泉,劉偉民. 干眼診斷的研究進展[J]. 中國臨床新醫學,2016,9(03):269-274.
[6] 劉惠淑,吳坤. 干眼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