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冰潔 楊敏
【摘要】靈性與宗教和心理的概念有所不同,靈性照護對晚期腫瘤患者來講意義重大,對患者的心理狀況能起到很好的調適作用,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并降低其治療費用等。靈性照護目前還在不斷研究和發展當中,目前主要通過意義療法和尊嚴療法以及音樂療法等來實施。我國的靈性照護起步較晚,目前還存在諸多不足,仍需不斷研究并結合我國國情來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靈性照護;晚期腫瘤患者;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3. 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253-01
有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每年的癌癥發病人數將近五百萬,死亡率更是達到了一半以上,成為當前我國人群的主要死因。晚期腫瘤患者通常采用姑息療法,主要目的為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疼痛并盡量改善其生活質量,姑息療法對絕大部分患者都提供了很大幫助,該方法主要提倡整體性護理,其中靈性需求就是患者的主要訴求之一[1]。以往的臨床護理中都以身體護理為主,極少關注患者的精神世界,文章結合國內外靈性照護的相關研究資料進行分析,以期為國內靈性照護工作提供更多參考信息。
1 靈性與靈性照護的概述
靈性可以認為是個體在整個社會生存意義中的交互關系、個體感知、自覺過程和超脫性的觀念以及反思能力等,這些共同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是超脫于物質世界而存在的。具有靈性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擁有很多靈感,時常會有頓悟的感覺,并會結合自身智慧來解決問題,表面通常較為平靜和恬淡,給人安靜而充滿力量的感覺。若有宗教信仰,可能會有較為具體的感受和行為舉止。靈性照護則以靈性為參考和依據,可為自身狀態出現問題的人提供幫助,協助其尋找人生的意義和目標,還要幫助其探索人際關系,找到內在和外在的精神資源,從當前的困境中解脫出來,獲得一種新的平靜和安寧,并使其內心感到舒適。對于晚期腫瘤患者來講,能幫助其抵抗對于死亡的恐懼和焦慮,最終解放心靈并獲得內心的寧靜[2]。
2 靈性照護的具體途徑
靈性照護需要有專業認證的專家和牧師進行實施,事先需要醫護人員的協助和篩選,幫助患者確定其靈性需要和相關問題,再由專業人員給予評估和解答,最終為其提供專業的靈性照護[3]。
2.1 靈性照護之意義療法 采用一對一的方式為患者提供靈性照護,用深度訪談的方式展開。首先要幫助患者認清當下,溫和的鼓勵患者講述其抗癌經歷和內心的痛苦,將所有負面情緒盡量宣泄出來,認清生命目前的意義。其次要幫助患者回顧以往的生命歷程,包括所有的快樂和不滿,回顧生命中曾經的傷痛和美好,了解生命的價值。最后要幫助患者應對當下,了解患者目前的心愿和顧慮,給予恰當的指導,并告知其家屬盡量滿足其要求和愿望。期間要十分注重眼神的交流,講話時注意語氣和語調,傾聽時要專注,不可輕易打斷其訴說過程,要充分采用過渡語[4]。
2.2 靈性照護之宗教療法 宗教意義在靈性照護中有很大的必要性,宗教都認為生命擁有終極存在。有些患者本身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所以在靈性照護中要充分尊重其已有的信仰,提倡該宗教團體和牧師人員前來探訪患者,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讓患者感受到團體和宗教的力量,幫助其尋找生命的歸宿感。這種方式能幫助患者盡快得到內心的安寧。
2.3 靈性照護之音樂療法 音樂往往都被認為是具有靈性的,目前已經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對腫瘤晚期患者來講更為適用。音樂療法和想象療法以及其他一些心理療法被同歸于靈性深度療法,音樂可以帶領患者進入純粹的精神世界,讓患者將自己的精神世界與以往曾被賦予重大生命意義的事件聯系起來,構建出新的精神世界,以求和諧安寧。
2.4 靈性照護之尊嚴療法 尊嚴是人的基本訴求,尤其對腫瘤晚期患者來講這種訴求更為迫切。幫助患者回顧自己的一生,進入精神世界重新體驗一次,回顧那些美好并值得自豪的經歷、自己曾經愛過并一直愛著的那些人,讓患者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還有來自于社會和親人以及朋友們的支持與愛護,為剩余時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5 其他療法 除了以上所述的主要方法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療法,比如觸摸療法、芳香療法和針刺療法等。通過輕握患者的雙手或者是輕撫其肩部為其提供心理支持,給予切身的感受,通過照護患者的個性和行為以及信仰等使其感到被認可和被支持。在整個靈性照護期間切勿進行一味的說教,最主要的是要讓患者感受到你的存在、你的支持和理解,盡量表現出同理心,解釋與指導時需要溫和而柔軟[5-6]。
3 靈性照護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目前國內關于靈性的概念還存在較大爭議,有些專家學者給出的定義主要以研究為出發點,靈性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和教育背景不同存在明顯的差異。當下的靈性檢測標準主要來自于歐美,該標準是否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目前也并無定論,而我國目前尚無統一的檢測標準。我國在開展靈性照護時與患者的交流模式和方法也存在進一步探索的必要。同時,靈性照護也缺乏專業的人員,更缺乏專業的培訓和學習機構,監督機制也尚不全面,不利于工作的展開[7-10]。
4 小結
國內臨床護理較少關注患者的精神層面,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精神和心理層面對疾病產生的影響,尤其是晚期腫瘤患者,其對靈性層面的需求更為迫切。我國關于靈性照護的質性研究還較為缺乏,模式與方法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系統性的研究和開發才能真正提升靈性照護的質量,才能為晚期腫瘤患者提供更好的靈性幫助,使其內心獲得安寧。
參考文獻:
[1] 劉繼同.人類靈性概念框架范圍內容、結構層次與中國本土靈性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構[J].人文雜志,2015(2):110-115.
[2] 趙曉婕,楊逸,吳啊萍,等.晚期癌癥患者對臨終關懷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5,30(9):27-30.
[3] 楊青,于洋,李香風.晚期腫瘤患者照護需求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14):30-33.
[4] 丁彩艷,孫志琴,曹音,等.靈性關懷對食管癌伴抑郁病人心理狀況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12):4387-4390.
[5] 顏軼雋,卞雷斯,張文婷,等.靈性照顧在社區臨終關懷病房中應用的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195-198.
[6] 卞雷斯,顏軼雋,劉曉嫣,等.靈性照顧在社區臨終關懷中的合理應用[J].醫藥前沿,2015,5(1):6-8.
[7] 王素明,王志中.靈性照顧在晚期癌癥病人臨終關懷中的應用[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8.
[8] 李寶麗.“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干部病房臨終關懷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08(11):38-39.
[9] 郭起賢,魏榮華,張生梅,等.靈性關懷對食管癌伴抑郁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青海醫藥雜志,2017(06):59-61.
[10] 陳博,李坪戀,張瑩,等.老年惡性腫瘤患者臨終關懷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7(0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