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輝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13-01
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醫療技術也獲得良好發展,醫學影像診斷也步入嶄新的發展時代,核磁共振成像的應用為患者和醫生帶來諸多便利,因為其安全穩定,能夠為后續治療提供更全面、更精確的依據,但廣大群眾對磁共振檢查不甚了解,其中最熱門的討論話題之一就是磁共振對人體有害嗎?
1 磁共振對人體有害嗎
1.1 首先對核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其是在計算機的輔助下生成圖像對人體各個器官進行檢查和分析的一種檢查方式,和X線不同的是,其主要是通過借助體內的氫原子吸收射頻脈沖在強磁場作用下會出現共振現象,氫原子釋放電磁波,通過電磁感應,同時借助計算機來收集和處理磁場的變化產生的感應電流,最終形成圖形。
1.2 核磁共振能夠將人體的各類器官、肌肉、脂肪以及血管、骨骼等清晰顯示,并且臟器的內部結構也能充分展現,可以幫助醫務人員快速觀察患者的病灶位置、腫瘤、炎癥、血液循環阻礙等情況,為復雜臟器檢查帶來便利,也為腹部、四肢、胸部等各類疾病的診斷提供幫助。
1.3 上述中提到,核磁共振是通過磁場成像,并不是X線所以不具有放射性,因此也可以得出,核磁共振是對人體無害的。對世界各類醫學報告進行研究發現,至今還未出現醫院在使用核磁共振進行診斷時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研究,同時染色體畸變或基因突變的發生率也未增高。
1.4 雖然其診斷率較高,但也需要根據患者自身具體情況合理選擇檢查方式,或者不能過度檢查,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采用核磁共振檢查。但由于核磁共振是比較封閉的空間,對于部分有幽閉恐懼癥的患者來說,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窒息或恐懼等情況,需要醫務人員在檢查前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對于幽閉恐懼癥患者不建議采用核磁共振檢查。
1.5 磁場會受金屬受影響,所以患者在檢查前需要將身上的所有金屬物摘下,且在檢查時禁止佩戴金屬戒指和項鏈、手表,同時金屬避孕環、心臟起搏器、金屬瓣膜等含有金屬的植入物也不行,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需要對肝臟、腎臟、胰腺等進行檢查時需要空腹,通過增加飲水量來時各個器官之間的界限更加清楚。
1.6 雖然和CT及X射線檢查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更高的清晰度,診斷率也更高,但也存在諸多禁忌,會受很多因素所影響,且檢查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費用較高,需要在檢查前告知患者檢查禁忌,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采用核磁共振檢查,當然對于絕對禁忌癥患者應禁止使用。
2 孕婦可以應用核磁共振檢查嗎
2.1 由于核磁共振是新型的檢查方式,所以尚未發現遠期影響的報告,對目前已有的文獻和報告進行分析,醫療科學研究中還并未確認核磁共振會對胎兒的智力發育造成影響,且現階段在胎兒先天缺陷和顱內發育異常的診斷中已經獲得滿意的診斷效果。但需要合理選擇診斷時間,針對孕早期孕婦(懷孕前三個月)不建議采用核磁共振檢查,因為此時正是胎兒器官形成的敏感階段,而核磁共振檢查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和噪音,可能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2.2 通常情況下,胎兒在7個月前通過核磁共振檢查各類器官顯像對比度較差,這也是在孕7月以前采用核磁共振的診斷效果低于超聲的主要因素,因此28周以前建議采用超聲進行檢查,但在28周以后采用核磁共振檢查,就可以很清晰的顯示胎兒各個器官,尤其是當胎兒頭部骨頭鈣化后,超聲已經不能對其頭部病變進行清晰展現和觀察,就需要采用核磁共振對其頭部進行檢查,孕婦需要合理選擇檢查時間,才能獲得最精準的結果。
2.3 核磁共振是通過磁共振來獲得人體內的電磁信號,隨后將人體各類信息進行重建,其成像不需要X線,所以是不存在射線輻射的,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產前各類檢查,因為核磁共振對于胎兒的心臟畸形、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疾病的診斷,和B超相比具有更高的準確率,同時其還能針對肺部發育欠佳的胎兒,通過測定其胎肺體積來對其預后進行預判。因此只要選擇正確時間采用核磁共振檢查,是不會對胎兒造成任何影響的,核磁共振也可以在孕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