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英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17-01
為保證臨床用血安全,保障獻血者和受血者身體健康,血站在血液采集前必須對獻血者進行征詢體檢、健康檢查,身體健康條件符合獻血條件后才能采集血液,采集的血液經血液檢驗科進行經血傳播疾病的檢測合格后方可用于臨床。因此,一部分獻血者即使獻了血,也會收到獻血檢驗結果不合格的信息,那么,獻血檢驗結果不合格還能再獻血嗎?
1 獻血前及獻血后檢測項目
按照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獻血前對獻血者除進行一般檢查(包括體重、血壓、脈搏等)外,還得對血液標本做血液初篩檢測,檢測項目包括血紅蛋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合格后才進行血液采集。由于獻血前檢測條件的限制,只能做初篩檢測,獻血后獻血者血液標本必須進行血型檢測及輸血相關傳染病的檢測,檢測項目包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體(TP)感染標志物、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等,HIV、HBV、HCV、梅毒感染標志物檢測均無反應性,血型正確定型,ALT≤50U/L的血液方可供臨床使用。
2 ALT檢測不合格能否再獻血?
ALT廣泛存在于組織細胞中,主要在于肝細胞,當這些組織發生病變時,該酶活力升高,常作為肝臟疾病的輔助診斷。ALT升高除與組織疾病有關外,其他因素如酗酒、熬夜、藥物等也有關,經常熬夜、喝酒及氯丙嗪、異煙肼等藥物會導致血清ALT升高,當消除這些因素后,ALT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其次,ALT細胞內酶的活性高,溶血會使細胞內的酶釋放到血清中,影響檢測結果。因此,獻血檢測單獨ALT不合格時,排除疾病因素的情況,通過合理飲食、加強鍛煉、正常作息的調節后,在下次獻血前檢測ALT合格后是可以再次獻血的。
3 輸血相關傳染病檢測不合格能否再獻血?
輸血相關傳染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這幾個項目任一不合格,如果將其血液提供給臨床,都有可能使受血者患上相關傳染病,原則上患有相關傳染病的獻血者是不能再次獻血的。但血站對血液質量要求高,所用的試劑靈敏度高,不合格的判定標準高于臨床疾病診斷標準,對于獻血檢測不合格的獻血者,一部分是真的感染了相關傳染病,一部分獻血者可能是由于試劑、樣本、判定標準嚴格等因素,檢測結果處于臨界值邊緣,為了保證血液質量的安全性,血清學檢測通常被判為有反應性,實際在臨床診斷上,并未達到該疾病的診斷標準,且進行核酸檢測無反應性。針對這部分血清學檢測反應性、核酸檢測無反應性獻血者,國家制定了《血液篩查反應性獻血者歸隊指南》,明確了進入歸隊的條件和歸隊檢測的標志物、方法、試劑、流程和判定規則,只要歸隊檢測的標志物符合判定規則就可再次參加獻血。
綜上所述,獻血檢驗不合格的獻血者并不是一定不能再次獻血,應視具體情況而定,特別是丙氨酸氨基轉氨酶,人們的生活方式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生活條件變好了,是引起獻血檢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這部分不合格的獻血者,通過合理飲食,不喝酒,不熬夜等調理,達到獻血時間要求、檢驗結果合格后是可以再次獻血的。輸血相關傳染病標志物不合格的獻血者,符合歸隊條件的可申請歸隊,歸隊檢驗結果符合歸隊判定規則的獻血者是可以再次獻血的。
因此,當我們獻血后收到獻血檢驗不合格的信息時,應及時電話咨詢血站工作人員不合格的原因,血站工作人員應做好解釋工作,告知獻血者不合格原因及能否再次獻血,消除獻血者的疑惑、恐慌,保留固定獻血者,以防獻血者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