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與時共進,微課成為信息化背景下發展出來的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在闡釋微課的含義和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應用的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制約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應用的因素,著重從提升路徑進行了探討,以期全面有效地推動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178-02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必然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①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發揮立德樹人作用的主渠道,是保障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隨著信息化不斷普及,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改革在不斷發展,微課成為一種滿足學生信息化需求而出現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探析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有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上一層樓。
一、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應用的意義
1.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微課,也稱為微型視頻網絡課程,是在當今信息化背景下,滿足當代大學生學習需求的一種數字資源。對于微課這一概念,從國內外兩個方面來談。在國內,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在2008年提出這一概念,但這一階段的概念不完整,具有局限性。2012年胡鐵生進行了解釋補充,使得這個概念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突出了微課的特點。在國外,微課最開始只是一種在線學習的網絡視頻公開課,后來美國圣胡安學院的戴維·彭羅斯教授將微課以課程的形式融入教學中。微課之所以廣泛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是因為,運用微課教學能夠十分精準地抓住教學的重難點,一般是~10分鐘的短視頻,不拘泥于時間、地點等要求,對于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主動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效用。
微課的精彩就來源于它的幾大特點。第一,時間短,內容少。學生專注于這短短的10分鐘左右,保證了學習效果。第二,資源容量小,創新性強。大約10分鐘的微型視頻容量很小,方便在移動設備上(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查看。第三,反饋及時。由于是在短時間內學習一個主題和內容,師生可以隨時在線上、線下交流,學生反饋問題毫無顧慮,教師也能清楚掌握學生學習狀態。
2.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意義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的單向傳輸教學模式,使課堂不再是“滿堂灌輸”形態,教師從之前的主講者變成現在的指導者。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運用微課學習交流,學生對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易引起共鳴。微課使知識點更加明確化,哪里不會看哪里,還很好地解決了課下的預習和復習問題,在使學生增加獲得感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讓學生感受到課程的魅力,激發學習興趣。
(2)教學資源共享。多年教學實踐表明,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質量不理想。微課教學資源共享,可以使得在各地學校學習的學生能觀摩思想政治理論課某一領域專家的授課,不再拘泥于高校的教師團隊。還能夠讓教師相互借鑒交流,避免微課流于形式。
(3)提升教學效率。在信息化、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知識信息的碎片化十分嚴重。微課教學模式的引入使得課程設計更加合理多樣,靈活性更強。微課因其特點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簡單、明了地理解傳統教學難以講解的問題。微課與傳統教學模式結合,有利于學生抓住關鍵知識點,還增加了趣味性,使學生更樂于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內容。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微課的結合,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用中存在用的問題
(1)教學效率不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微課的應用上重在形式,而輕視了教學效果。教師只是機械地運用微課,還是采用說教方式為主,不考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際開展情況,沒有對課微課應用效果進行深入思考,沒有實際的教學效果,學生無法感受到信息化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
(2)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不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簡單操作多媒體設備,能夠進行基本的PPT的制作與應用。而如何制作微課,教師幾乎不了解,且很少參與微課方面信息技術的學習培訓。微課的制作不是簡單的錄制視頻,而是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教師有制作微課的需求,但個人無力完成。
(3)高校配套設施欠缺。微課在制作和教學方面都對設備和服務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高校提供必備的設施和網絡環境,但實際情況是很多高校沒有這些設施的資金投入。很多高校連網絡環境都未構建。
(4)微課質量參差不齊。自高校推廣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以來,還有很多高校和教師對微課認識不全面,認為微課僅僅是簡單的視頻錄課。微課網絡資源平臺審核不謹慎也是造成微課質量不高的原因。
三、促進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應用的路徑
(1)增強教師教學內容甄選能力。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學科的特殊性,因此微課內容選擇要謹慎,這關系到微課能否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內容要選擇教學中的重難點,要符合多媒體的使用特征,要傾向于學生的關注熱點。教師在內容選擇上要與學生的需求相契合,這樣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一線教師是微課的制作者和使用者,然而現實情況是有些教師對微課的運用只停留在簡單操作上,更無法制作微課。高校有必要加強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尤其是在微課的運用和制作方面。高校還應該建立培訓考評制度,激勵教師主動學習信息技術,分階段考核,避免學完就忘、學完不用的現象,并把考核結果納入教師年終評價體系。
(3)高校加大資金投入。高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教育,但如今網絡信息發展迅速,大學生面對的誘惑越來越多,高校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教學設施、設備,讓教育緊跟時代的步伐前進。
(4)優化微課網絡平臺。微課質量的高低關系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成敗,優化微課網絡平臺是提高微課質量的關鍵點。一是構建多元評價體系。由單一的基本評價,變成多元評價,其包括在線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能夠更加客觀地評價微課的質量。二是重視平臺建設和維護。網絡平臺的維護是保護學生、教師學習應用微課的屏障。在軟硬件上加強維護,保證微課的質量不受到影響。
注釋:
①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OL].人民網.http://he.people.com.cn/n2/2018/0503/c192235-31533029- 2.html
參考文獻:
[1]任永輝.微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河學刊,2019.
[2]楊蕓.微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實踐創新分析[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8.
[3]邱秋云.探析微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