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桂芳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30-01
動態心電圖是一種操作簡便且安全的工具,可以檢查出各種異常心律。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心臟疾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檢出率,更進一步確保了患者的安全,使那些嚴重心律失常心臟病患者都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它的應用優點在于可以長時間、持續性、動態性的監測心臟活動,可實時、全面反映出在各種不同狀態下(睡眠亦或是活動)時心臟的癥狀及變化。
標準心電圖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傳導障礙診斷的價值自然不容置疑。經特征性心電圖改變可以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確定梗死的位置。那么當出現下述情況時,是應該進一步做動態心電圖檢查的:嚴重胸痛、心悸、起搏器功能異常、胸部創傷、突發呼吸困難等。標準心電圖檢查簡單、易行且廉價、無創,適用范圍很廣,但是主要缺點在于記錄時間短暫,而且是需要患者配合在臥位、靜止狀態下接受檢查的,并不能捕捉到間歇或者是陣發性的心律失常及心臟事件。
相較于普通的心電圖而言,動態心電圖能夠實現在24h之內持續記錄高達10萬次左右的心電信號,由此能夠提高對非持續心律失常的檢出率,特別是對一過性心律失常、短暫心肌缺血發作更是能夠進一步提高檢出率。從而,動態心電圖的臨床運用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
那么動態心電圖能用于檢查哪些疾病呢?
1 心肌梗死
動態心電圖在心肌梗死當中的診斷意義重大。結合心肌梗死的典型心電圖特征,可明確對心肌梗死疾病的診斷;同時,動態心電圖又能夠完整、持續性的記錄心電圖衍變過程,更有利于掌握疾病的進展情況與發病時期。另外,動態心電圖的采用還可以發現梗死后無痛性的心肌缺血,對后續的治療有重要指導性意義。
2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在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上,動態心電圖應用價值是極高的,特別是在短暫性心肌缺血發作當中,更有利于提高對其的檢出率。在胸痛發作的時候,動態心電圖能夠發現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變化,并以此作為依據,進一步確定缺血發作的頻率、程度、起止、持續時間以及晝夜節律變化,同時對心肌缺血有關癥狀、患者的精神與體力活動狀態進行分析,再綜合考量心率、同步血壓的變化,便可以為心肌缺血定量分析提供以有效參考依據了。不僅如此,借助上述由動態心電圖監測所得到的數據,還能對心肌缺血發作機理做出推測,像是心肌耗氧量大幅增高、亦或是冠狀動脈供血有所減少等等,從而成為臨床診斷、治療不可或缺的有利數據支持。
3 發現復雜的心律失常
來門診就診的病人,醫生也常會結合情況對其做動態心電圖檢查,由此捕捉到陣發性的心律失常。對存在猝死風險的病人,采用動態心電圖反復做監測,可發現各種嚴重的心律失常,這時早期予以治療干預,有利于降低猝死發生率,避免發生悲劇事件。尤其是對于那些致命性的心律失常類型,頻度和其發生與活動、睡眠等因素之間存在的關系,能依據于此篩選出有高危征象的患者,從而對其有針對性的做深入檢查、治療。按照以往提出的數據來看,一般情況下動態心電圖監測到室性早搏每小時小于1次者,兩年內的病死率僅占5%左右;動態心電圖監測到室性早搏每小時超過10次者,兩年內的病死率要遠高于20%;發現有室性早搏或是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病死率要更高一些。通過動態心電圖監測,及時發現并處理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可減少猝死的發生。
綜合以上來看,動態心電圖可以在不對病人日常活動造成任何影響阻礙的情況下,連續記錄24~48h全部心臟的活動,可及時發現多種致命性心律失常,對常規心電圖檢查并不能發現的間歇或是陣發性心律失常及心臟事件也能迎刃而解。可見,動態心電圖檢查在心律失常當中的應用意義重大。動態心電圖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應用價值較高,特別是能夠提高短暫性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