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忠
【摘要】目的:分析在學校結核病篩查中應用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的適用性和效果。方法:本次回顧性分析2018年度在本縣轄區內的6208名高中階段學生,使用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進行結核病篩查,對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皮膚試驗結果陽性人群再進一步開展X線胸片和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結果:接受篩查的6208名學生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皮膚試驗陽性人數為239人,陽性率3.85%,其中一般陽性率2.4%,中度陽性率1.21%,強陽性率0.24%。進一步采取X線胸片和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32名學生X線胸片顯示為陳舊性肺結核,占陽性學生的13.4%;3名強陽性學生符合活動性肺結核的影響學征象,但痰涂片陰性,考慮臨床涂陰肺結核,占陽性學生的1.26%;其余204名學生X線胸片正常,占陽性學生的85.36%,通過對這部份學生開展健康教育和持續癥狀觀察,并對12名強陽性學生在間隔3個月后再次開展X線胸片復查,所有204名學生均排除活動性肺結核。
結論:將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檢查用于學校結核病篩查具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學校結核病;篩查
【中圖分類號】R521.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53-01
學校屬于流動性大、人口密集的場所,如果學生發生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結核病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大[1],如不能及時處理容易導致結核病疫情流行和暴發。學校結核病疫情近年來時有報道,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同時也對學校教學秩序造成影響。對學生實施結核篩查,有利于預防學校結核病的傳播,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屬于臨床對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篩查的一種傳統措施[2],現階段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TB-PPD)是學校等人群聚集場所用于篩查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重要方法。本文闡述了2018年度在本縣區域內的6208名高中階段學生中使用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開展結核病篩查的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本次收入對象是2018年度在本區域就讀的6208名高中階段學生,高一學生3292人,高二學生1848人,高三學生1068人,男學生3249人,女學生2959人,入組樣本均無明顯結核中毒癥狀,卡介苗接種情況未予統計。
1.2 方法 使用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每安瓿1ml,每人使用0.1ml的劑量,其中包括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2IU。在受檢人員左前臂掌側中下三分之一位置皮內注射0.1 mL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在注射72小時后觀察皮試結果。對純蛋白衍生物皮膚試驗陽性者需要開展X線胸部攝片檢查,對胸片異常者開展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
1.3 觀察指標 判定標準:嚴格按照生產企業使用說明書中的判斷標準,陰性反應顯示為只是發生紅潤而無硬結或接種部位硬結平均直徑<5 mm。一般陽性反應顯示為硬結平均直徑5-9mm。中度陽性反應顯示為硬結平均直徑10-19mm。強陽性反應顯示為硬結平均直徑≧20mm或者局部發生壞死、水泡、淋巴管炎等現象。
2 結果
使用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篩查6208名學生中有239名顯示為陽性,陽性率3.85%,其中一般陽性149人,一般陽性率2.4%;中度陽性75人,中度陽性率1.21%;強陽性15人,強陽性率0.24%。進一步采取X線胸片和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32名學生X線胸片顯示為陳舊性肺結核,占陽性學生的13.4%;3名強陽性學生符合活動性肺結核的影響學征象,但痰涂片陰性,考慮臨床涂陰肺結核,占陽性學生的1.26%;其余204名學生X線胸片正常,占陽性學生的85.36%,通過對這部份學生開展健康教育和持續癥狀觀察,并對12名強陽性學生在間隔3個月后再次開展X線胸片復查,所有204名學生均排除活動性肺結核。
3 討論
在臨床對結核桿菌感染檢查中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屬于傳統的一種方法[3],尤其是針對學生這類特殊群體,青少年以及兒童中結核菌素反應顯示為強陽性者屬于結核病比較高發的人群。純蛋白衍生物試驗屬于目前對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進行判斷的有效方式[4-5]。
本文數據顯示,在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皮膚試驗陽性的239名學生中,通過進一步采取X線胸片和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有32名學生為陳舊性肺結核,占陽性學生的13.4%;有3名強陽性學生為臨床涂陰肺結核,占陽性學生的1.26%;有204名學生排除活動性肺結核,占陽性學生的85.36%,其皮膚試驗陽性的可能原因為接種卡介苗或曾經受到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皮膚試驗陽性不代表患有活動性肺結核,不能作為確診結核病的有效方法,但陽性反應越強烈,特別是出現強陽性反應,患結核病的可能性越大。
綜合以上結論,將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用于學校等人群聚集場所的結核病篩查是一種安全、簡便、可行的篩查方法,通過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皮膚試驗篩查出陽性人群,再結合X線胸片和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可有效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
參考文獻:
[1] 何樹梅,梁貴年,馬麗霞, 等.西藏民族大學新生2016-2017年結核菌素試驗結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4):627-629.
[2] 劉強,高燕,石俊仕.BCG-PPD與TB-PPD在學生結核病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熱帶醫學,2018,18(3):256-258.
[3] 呂燕,李達.2012年~2015年某區高校新生入學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結果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41.
[4] 萬同己,李萍.2006-2016年某高校新生結核菌素試驗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2017,31(7):502-504.
[5] 黃建斌,楊玲,周吉坤.卡介菌素和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在學校體檢篩查結核病中的應用[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9):1429-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