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57-02
在體檢的過程中需要抽血是大部分人對于檢驗的認知,而且抽血后,血液可以進行血糖檢測、血常規檢驗以及血型肝功能檢查等,可以有效的通過血液了解到體內的健康情況,及時的發現病情,加以治療,而在進行體檢抽血前,需要了解一下抽血的注意事項。人們對于體檢抽血的認知還保留在只需要空腹的情況,而對于其他的抽血知識還是不夠了解,那么為了提高人們對于體檢抽血的認知,本文介紹一下體檢抽血前,應該了解的小知識。
1 抽血能夠檢查什么?
抽出的血液可以用來進行一般的常規性檢驗,如血常規、凝血功能、生化檢驗(肝腎功能以及血糖血脂的檢驗)、免疫檢驗(兩對半),并根據結果,還會進行加測的項目,如果結果中可能存在甲狀腺和風濕免疫疾病,那么會增加甲狀腺相關激素以及風濕系列、血沉等項目。
2 抽出的血液為什么發黑?
本身人體內的淺表層靜脈血就發暗,再經過禁食,血液則會發生濃縮,所以在抽血的過程中,隔著真空管,血液會呈現暗紅色,且顏色較深,使得人們覺得血液發黑。
3 抽血前為什么要禁食?
因為在檢驗的項目當中有些項目是必須要空腹進行檢查的,例如說:血糖血脂檢測、肝功能檢測。如果不是空腹檢測則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導致檢測結果出現誤診或者漏診。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一般體檢抽血是在早上進行,所以很多抽血的規定是說禁食8小時空腹后才可以進行抽血,這也就是說明了抽血前的一天可以正常進食,但是食用的時間不要到凌晨,且在抽血的當天就不要進食早餐,以空腹的情況進行抽血。并且體檢的前一天不要食用較為油膩、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切忌飲酒,因為酒精的含量會存留在第二天,影響檢查的結果。而第二天則不要進食食物,需要空腹進行體檢抽血。那么抽血前需要禁食,也需要禁水么?禁水是不需要的,但是飲水量不要太多,在抽血前的8-14個小時是可以少量飲水的(切記不要大量的飲水,保證早上的飲水量不超過100ml就沒有問題)。飲食后抽血會影響檢查的結果,是因為:進食后血液會呈現乳糜狀,而這種狀態下的血液會影響檢驗的結果,且在抽血后,如果存在乳糜狀的血液,一般醫生會給予退回處理,也就是不合格,需要重新的采血,為了避免二次的穿刺傷害,所以在體檢抽血前一定要保證空腹8小時。
4 抽血時的采取什么姿勢?
門診抽血時,我們一般采取坐位,坐在實驗臺前,將前臂放在實驗臺上,掌心向上,緊握拳頭,暴露抽血部位。常用的抽血部位是肘前靜脈,因其粗大、容易辨認。
5 抽血后需要補充營養么?
很多人在抽血后均存在著補血的想法,覺得缺失了就應該補回來,其實事實上是不用的,即使體檢的檢查項目多種,但是抽血總量均不會超過50ml,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損傷,所以不用在抽血后就想著大補。相反,少量的抽血可以促使體內的造血功能造血,促進身體血液系統的新陳代謝,對身體有益無害。
6 抽血后需要注意的事項
按壓抽血部位3-5分鐘,避免提早停止按壓,以防血液沒有凝血,出現出血的情況,切記不要來回的揉搓,避免出血部位腫脹,保證針眼在2天內不要碰到水,如果需要洗澡需要做好防水的工作。如果抽血后出現抽血部位淤血,那么在抽血24小時后用溫熱毛巾濕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利于淤血消散。
7 其余的注意事項
抽血時要保持平靜,避免心情太過緊張,導致血管收縮,造成抽血的困難。抽血時應穿一些比較寬松的衣服,利于抽血的進行。抽血前晚最好洗澡,以免抽血時細菌順傷口進入體內造成感染。對于自身存在暈針的情況,需要在抽血前提前說明,讓抽血的醫生另做安排。
那么是所有的抽血都需要進行空腹么?答案是“不是”,如果抽血只是用作血常規檢查,那么則不需要空腹抽血,因為血常規不受到飲食的影響,在進行血常規檢驗的時候,一天乃至剛剛才飲食完都沒有關系,所以在進行抽血前需要與醫生進行交流,明白自己需要檢驗什么,避免年齡較大的人們,為了抽血而空腹,造成頭暈等不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