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貴秀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70-01
人們的健康意識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顯著增強,對身體健康狀況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單位組織員工或者個人直接到醫院接受健康體檢。糞便檢查作為體檢常規檢查項目,但是在實際的體檢過程中發現很少有人愿意主動接受大便檢查,多數存在怕臟、嫌麻煩以及短時間內沒有排便傾向的情況,所以很容易忽略此項檢查。殊不知,糞便檢查雖然作為常規檢查項目但是在體檢中具有重要地位,此項檢查能夠為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不容忽視。下面就對糞便檢驗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介紹。
1 糞便檢查的重要性
糞便是一種能夠向我們反映自身存在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警報器”,糞便顏色、性狀的改變都可能與疾病存在密切相關。糞便常規檢查是屬于三大常規體檢檢查項目之一,是對我們身體消化系統的總結報告,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只是單純用于檢查是否存在寄生蟲的,糞便檢查還包括大便顏色、形態、潛血、細胞、藥敏、膽紅素以及細菌培養等多項內容的檢查。
通常情況下,成人的正常糞便顏色為黃褐色,嬰兒糞便顏色呈黃色或者金黃色,而當糞便顏色呈柏油色,則說明消化道可能存在出血癥狀,若是糞便顏色為黑色,則提示消化道出血位置較高,并且高度懷疑是胃出血,血便則提示結腸部位可能出現出血現象,同時腫瘤、腸息肉以及痔瘡也可能引發出血。嬰幼兒糞便呈綠色,表示存在消化不良,呈黃綠色多見于偽膜性腸炎。正常糞便形態為成型軟便,當出現水樣、粥樣稀便,則有可能為急性胃腸炎、偽膜性腸炎;粘液性、膿血性便多是腸炎、痢疾、結直腸癌等;若是發現我們排出的大便上,總有一個位置出現凹陷或者是變細的情況下,則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便于排出癌變的可能。
糞便檢查項目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大便潛血,借助此項檢查能夠發現大便中肉眼無法發現的少量出血情況,可出現潛血癥狀的常見疾病主要有潰瘍、炎癥性腸病、腸道血管擴張或畸形、息肉、憩室以及腫瘤等。通常情況下大腸癌以及1/3腺瘤患者會存在定期出血的情況;20%的患者在消化道癌癥早期出現潛血陽性,消化道癌晚期患者的潛血陽性率可超過90%,所以大便隱血是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大便潛血檢查成為初篩大腸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若是大便隱血實驗結果連續三次均呈陽性,并且顯示消化道存在出血情況,就要進一步接受結腸鏡檢查,以便于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
2 糞便檢驗類型有哪些?
通常情況下糞便的主要成分有未被消化的食物殘渣、已經被消化但是未被吸收的食糜、分解產物、消化道分泌物、腸壁脫落的上皮細胞以及細菌。正常情況下,正常人進食種類的變化會導致其排出的糞便量隨之變化,正常情況下每天的排便量大約在100~300g,而當身體出現腸道功能紊亂、消化或吸收不良以及出現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情況時,糞便量就會顯著增多或者減少。糞便檢驗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化驗方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對消化系統出現的病理現象以及功能狀態進行間接了解,以便于盡早發現消化系統功能異常。目前較為常用的糞便檢驗方法主要包括鏡下檢驗、化學檢驗。
鏡下檢查:細胞檢驗、食物殘渣檢驗以及腸道酵母菌檢驗。正常情況下,細胞檢查中偶見糞便中存在白細胞,但是無紅細胞,而腸炎患者糞便中可見白細胞少于15個/高倍視野,結腸炎、菌痢等腸道下段炎癥及出血可見紅細胞;菌痢及直腸炎癥時可在糞便中發現巨噬細胞;過敏性腸炎以及感染腸道寄生蟲時能夠在糞便中發現嗜酸性白細胞,并可同時伴有夏克-雷登氏結晶;大腸癌病人糞便中可見癌細胞。正常食物殘渣中可見少量淀粉顆粒、脂肪小滴以及肌肉纖維,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病人存在消化吸收不良癥狀,糞便中的食物殘渣會顯著增多;正常糞便中可見腸道酵母菌及普通酵母菌,當腸道菌群失調則會發現白色念珠菌。
化學檢查:通常包括隱血試驗以及糞膽素定性試驗。消化道存在的少量出血會被紅細胞被分解破壞,通常無法使用顯微鏡發現,所以被稱為隱血,目前隱血試驗多采用反向被動血凝法進行檢測。正常人的隱血試驗結果為陰性,而因為消化道潰瘍、炎癥以及胃腸道腫瘤等疾病導致出血癥狀時,試驗結果就會呈現為陽性,連續多次試驗結果呈陽性,則懷疑是否為胃腸道腫瘤。糞膽素定性試驗主要是對糞便中是否存在糞膽素進行檢查,糞膽素能夠結合汞而形成紅色化合物,顏色越深則糞膽素含量越高,正常糞便呈陽性反應,顏色為紅色,而出現溶血性貧血時則會出現表現為強陽性。
3 糞便檢驗前的相關注意事項
針對大家不愿意接受糞便檢驗的常見理由,可選擇在檢查前取走便盒,自行完成取樣后再送回體檢中心,不要使用自備器皿裝糞便,而需要使用專用的取樣盒,糞便樣本越新鮮越好,并注意選擇在糞便中間部分取樣;在接受檢驗前三天內最好避免食用動物血、肝臟以及菠菜等富含葉綠素的青菜,不要食用西瓜、紅心火龍果等水果,以免影響大便顏色,避免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在體檢取樣的前一天,可以選擇多喝些酸奶,這樣有利于腸道消化和排泄。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患有消化道腫瘤的患者群體越發龐大。而通過大便常規檢查能夠有效了解消化道是否存在細菌感染以及寄生蟲感染,借助大便潛血檢查能夠實現消化道腫瘤的診斷篩查,能夠及時發現腸道早期腫瘤的蛛絲馬跡,其所具有的檢查優勢是其他檢查無法比擬的,所以我們不應當害怕麻煩而忽略了糞便檢驗,為了我們自身健康著想,應當對糞便檢驗形成充分認識和足夠重視,千萬不要在體檢過程中舍棄糞便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