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祥富
【中圖分類號】R84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74-01
作為臨床口服瀉劑或灌腸腸道清潔常用的一種方法,腸道準備主要在行腸道外科手術前以及行小腸鏡、結腸鏡或膠囊內鏡診療檢查前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是目前結直腸病變診斷或篩查的主要手段,同時也可直接決定診斷結果的準確性與安全性。若腸道準備的不夠充分,則極易造成檢查及治療時遺漏粘膜病變或時間延長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因此,在腸道準備期間醫護人員應充分結合患者的臨床實際狀況分析而定,并予以針對性的指導干預。
通常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結腸鏡檢查術前腸道的準備工作各有利弊,但以少量口服藥可有助于患者接受腸道的準備工作。而其中主要以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甘露醇、番瀉葉、硫酸鎂與磷酸鈉鹽口服液等藥物較為常用,因此臨床則主要依據患者的特點以保障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1 藥物選擇
1.1 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 該藥具備非吸收性、非滲性與非爆炸性等特點,通常以口服的方式作為全腸道灌洗液。而由于該藥所包含的聚乙二醇4000以氫鍵結合水分子的形式,不僅可增加腸道內的體液成分,同時也可對小腸蠕動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最終實現清潔腸道的效果。而依據王秀娟, 等.[1] 研究表明,以聚乙二醇電解質溶液予以腸道的清潔,不僅所需時間短,同時具備護理便捷與使用簡單等特點,以及可在不影響電解質平衡的情況下,具備良好腸道清潔效果。另依據相關報道表明,在以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在對腸道的清潔與抑制不良反應方面均有較為顯著的效果。
1.2 硫酸鎂
作為一種不易被吸收的滲透性瀉藥,硫酸鎂不僅可形成一定程度的滲透壓,致使腸道內積聚大量的水使其在機械性刺激的情況下提升蠕動的作用,從而起到排泄的效果。但同時由于在服用硫酸鎂時需飲用大量的稅,因此少數患者會出現腹脹或惡心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此,應在用藥方式或時間方面予以重點的關注與研究。依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以25%硫酸鎂進行結腸鏡腸道準備,可保障清潔度二級以上的患者達到90%以上,并且具有用量少于患者耐受性好等特點,不會對患者電解質平衡造成影響[2]。
1.3 番瀉葉
由于該藥主要包含蒽醌類和黃酮類成分,可作為一種緩瀉劑使用、但由于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嘔吐或腹脹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直接造成患者出現電解質失衡或脫水的癥狀。通常該藥則主要與硫酸鎂或復方乙二醇電解質散等藥物聯合使用,因此目前對番瀉葉單獨使用的相關報道較少。
1.4 甘露醇
該藥在腸道中具備不易吸收的特征,不僅可有效抑制腸道內水分的吸收,同時可將水分大量的聚集在腸腔內,在對腸壁予以機械性刺激后可增加腸道的蠕動。另外,該藥在口感或結果方面均有一定的優勢,具有較高的患者接受度。依據相關文獻顯示,以甘露醇進行結腸鏡術前準備工作,其有效率可達到94.73%,但同時由于甘露醇具備操作簡單與經濟價值高等特點,極易被大部分患者接受[2]。
1.5 磷酸鈉鹽口服液
該藥中所包含的磷酸二氫鈉與磷酸氫二鈉不僅可使其具備較高的滲透性,同時可在患者較少飲水量的情況下,使患者具有良好的依從性與耐受性。而依據相關研究顯示,硫酸鈉對于腸道的清潔有效率可達到96%,并且可獲得理想的臨床腸道清潔效果[3]。另外在抑制不良反應方面,其效果也明顯優于20%甘露醇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
2 清潔灌腸
對于臨床結腸鏡術前清潔灌腸主要是指應用一次性肛管將灌腸溶液經肛門灌入結腸,以起到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并反復進行多次以最終使無糞渣的清水樣便排出。而常規則以0.1%-0.2%的肥皂水、生理鹽水或清水組成。相關研究表明,若應用磷酸鈉鹽灌腸則不僅可獲得良好的效果,同時可增加患者的舒適度。而依據相關報道顯示,通常不提議以清潔灌腸作為常規的腸道準備措施,若在準備補充分或低位病變或急診腸鏡的情況下應用。
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在目前醫學檢查中通常應用電子攝像機的電子內鏡進行結腸內粘膜色素沉著、充血以及水腫等異常情況的觀察。另外,可對鉗取病變的部位組織予以病理分析,可使醫師準確判斷出患者腸道的病變情況,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從而為結腸鏡的檢查提供充分的腸道準備。而由于目前對電子內鏡的臨床應用,諸多有效的腸道準備措施不僅可在短時間內將結腸中的糞便排出,并不會造成結腸粘膜改變或不適的癥狀發生,使患者具備良好的依從性,從而保障患者水電解質的平衡。盡管由于大量研究表明,在尋求提升腸道準備方法方面,但仍有部分患者對于腸道準備工作較不滿意。另外,這與患者基礎的疾病或用藥史,以及耐受程度等具備一定的關系[4]。
3 結腸鏡檢查前護理
作為臨床消化道疾病診治的一項特殊檢查,在結腸鏡檢查的同時需服用相應的藥物以實現對腸道內的排空與清潔,并在麻醉后將腸鏡伸入至患者腸道內進行檢查。在此期間,護理人員需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并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充分掌握相應口服用藥的性質與禁忌證等,以合理的飲食與用藥指導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而由于大部分患者及家屬缺乏對相關檢查技術的了解,因此護理人員應積極使患者加強結腸鏡檢查知識認知程度的同時提升在術前準備工作中的依從性。而相應研究調查顯示,若臨床出現腸道準備工作無效的現象則主要與患者心理及用藥有直接的關聯性,對此,應在合理護理以及患者充分配合的情況下方可保障結腸鏡檢查術的順利完成。在予以患者細心的心理護理后,不僅可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也可有效避免臨床麻醉意外或不良反應的發生,可獲得患者較高的滿意度。首先在患者出現的焦慮或恐懼等不良情緒反應時應及時予以疏導改善,則可有效縮短腸道準備的時間,以降低對患者負面的影響;其次是通過對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的宣教,以及喝水速度與服藥后排便情況的觀察,從而獲得滿意的腸腔清潔效果;最后則可通過對患者腹部的按摩,以起到促進腸蠕動與增加大腸推進性的作用,以保障患者糞便的快速排出。
綜上所述,當前對于臨床結腸鏡術前的準備工作中應具體確切患者的病史,并依據患者的病情與臨床需求等各方面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患者制定一個最佳的方案。尤其是對于體質衰弱或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應保障其電解質水平的同時對結腸鏡的檢查予以合理的評估,另外應著重對患有糖尿病或其他胃腸道疾病患者應格外進行評估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秀娟, 劉希雙, 劉華,等. 二甲硅油散在結腸鏡術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J].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2015, 48(2):165-166.
[2] 潘東洪, 黃雪霞, 黃勇華,等. 結腸透析用于結腸鏡術前腸道準備的效果觀察[J].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9(3):102-103.
[3] 秦艷芳, 馬春遠, 陳志瓊,等. 不同清腸法在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5):703.
[4] 鮑瑩, 王玨. 小兒結腸鏡術前腸道準備清潔效果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 2017,1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