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新瓊
【中圖分類號】
R746【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089-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并且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眾所周知,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需要患者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以及在日常的生活中嚴格控制飲食,才能將血壓保持在平穩的狀態。那么,得了高血壓,患者應該怎么護理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效降低血壓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究高血壓患者有效降壓的幾種護理措施。
1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并非沒有道理,很多疾病都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造成的。很多高血壓患者也是因為不合理的飲食如:攝入的脂肪過多或者每日食用的鹽量過高等引起的。因此,得了高血壓,更應該控制飲食,這樣才能將血壓降到正常水平。
1.1 控制食用鹽的攝入量
食用鹽對人體的正常身體活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人體每天攝入的食鹽數量不能超過合理的范圍,營養學建議,人體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能高于6克。教你一個生活中估計6克鹽的簡單方法:一個啤酒瓶蓋子把膠墊摳去,裝滿一蓋子后用手抹平,這樣的一瓶蓋就是6克。高血壓患者更應該嚴格按照食鹽攝入量的標準控制每天食用鹽的數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減少烹飪用鹽,并且應該少吃一些含鹽量較高的食物。
1.2 減少脂肪的攝入,補充優質蛋白質
脂肪對血壓的升高具有直接關系,因此,高血壓患者在每日的飲食中應該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但是要保證每日所需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用餐的葷素搭配要合理,身體的營養物質要充足,有些高血壓患者認為不吃帶有脂肪的食物或者僅僅吃一些清淡的素食就能降低血壓,其實這種想法是片面的,高血壓雖然與高脂肪的食物攝入有關,但是不能為了降低血壓只吃一些素食,這樣不利于身體營養的均衡,身體就會因為缺乏某種物質而無法正常運作。醫生建議高血壓患者要合理飲食,減少脂肪的攝入,但是要保證每天所需優質蛋白量。相關數據統計,每周食用四次以上魚肉與每周不食用魚肉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發病率會降低28%左右。高血壓患者應該減少對高脂肪豬肉的攝入,增加魚肉、雞肉、蛋類、牛奶等的攝入。
1.3 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飲酒
蔬菜與水果中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應該補充鉀元素以及鈣元素,這樣有助于降低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多吃一些綠葉蔬菜以及豆制品等。此外,高血壓患者應該控制飲酒,因為飲酒與血壓的升高呈現正相關,大量飲酒還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
1.4 戒煙
吸煙對人體有極大的危害,長期吸煙可以使得人體的小動脈持續收縮,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動脈硬化。有研究表明,長期吸煙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抗壓藥物的療效,因此,高血壓患者必須要戒煙,這樣才能保證有效控制血壓。
2 增強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對保持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對于高血壓患者,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夠提升抵抗力,減少體內脂肪,加快血液流動。但是高血壓患者應該根據身體情況選擇合理的體育運動,運動的時間以及強度要適中。醫生推薦高血壓患者應該進行快步走或者慢跑等運動。
3 放松心情,保持平穩的心態
據相關數據統計,長期的精神壓力以及心情抑郁會增加高血壓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并且高血壓患者長期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下工作、生活后,則很容易引起冠心病。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放松心情,避免情緒激動。可以和家人多溝通交流,將自己的壓力多與家人或者朋友傾訴,要學會釋放壓力,可以多做一些戶外活動或者和家人一起去旅游等。
通過以上對高血壓護理措施的介紹,您是否對降壓有了清晰的認識?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參加適當的體育運動對降壓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及時調整生活習慣,放松心情,科學降壓。
參考文獻:
[1] 焦春艷.護理干預對預防老年高血壓患者跌倒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9):294-295.
[2] 尹章漢,凌均超.預防醫學在高血壓臨床防治方面的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9,9(07):236-238.
[3] 吳炳義,李娟麗.基于健康促進理論高血壓患者影響因素效應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