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杜茜

【摘要】目的:探究腦梗塞護理中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實驗數據,將100例患者隨均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每組50例,對對照組50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式,對實驗組50例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經過一段時間時候,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8%,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10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4%,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護理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被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腦梗塞;早期康復護理模式;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01-01
對于腦梗塞疾病來說,具有發病急的特點,通常情況下會在患者休息或者睡眠時發生,這種疾病在臨床上的表現為出現意識障礙、短暫性肢體麻木,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會在發病后的一到兩天時間內,造成這種病癥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腦血液供應不足或者是腦血栓造成的。腦梗塞患者不僅會在受到病癥的折磨,也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及時做好對腦梗塞病癥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實驗主要選取本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實驗數據,并對實驗組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有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實驗數據,將100例患者隨均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每組50例。實驗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4-73歲,平均年齡(63.2±1.4)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1.9±1.6)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50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及時觀察患者的病情,向患者介紹藥物的用法和療效。對實驗組50例患者不僅要采取常規護理,還要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具有的護理措施如下。
1.2.1 一般護理
護理人員要時刻保證患者病房的干凈整潔,要時刻控制好病房的溫度和濕度,要定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通常情況下是兩個小時一次,這樣能夠有效防治患者出現痙攣的情況。
1.2.2 早期護理
當患者接受治療,病情逐漸恢復平穩的時候,可以幫助患者進行簡單的肢體功能訓練,并在開始訓練之前要向患者講解訓練時應該注意的事項,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當患者的肢體功能產生恢復效果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引導患者進行主動訓練,促使患者能夠解決日常小事,比如洗漱等,當患者的肢體功能有加大提高的時候,在訓練患者正確的行走[1]。
1.2.3 康復護理
對于少數腦梗塞患者來說,還會多多少少出現語言障礙和認知方面的障礙,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對該患者有針對性的進行語言康復訓練。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的恢復情況先開始引導患者學習簡單的音節,當患者對簡單音節掌握之后在進行復雜音節的訓練,從而逐漸的幫助患者恢復語言和認知的功能[2]。
1.3 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種結果,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種。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有效的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進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
由表1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顯效數為42例,有效數為84%;有效數為7例,有效率為14%;無效數為1例,有效率為2%,總有效數為49例,有效率為98%。對照組患者顯效數為32例,有效數為64%;有效數為12例,有效率為24%;無效數為6例,有效率為12%,總有效數為44例,有效率為88%。通過對兩組數據對比,實驗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由表2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有44例,滿意有6例,不滿意的為0,總滿意度為10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的有27例,滿意有15例,不滿意有8例,總滿意度為84%。通過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通過多項實驗調查發現,腦梗死患者在發病后的一到兩個月內如果能夠采取有效護理治療的話,最容易恢復,所以,在臨床中對腦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健康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早期健康護理模式來說,指的是對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以后,再有針對性的對患者的神經、肢體動作以及語言等方面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對于幫助患者消除肢體功能的障礙有很好的效果。本次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對腦梗塞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對于患者恢復健康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患者以后對腦梗塞疾病的預防也能夠發揮出很大的作用[3]。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中,對腦梗塞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能夠幫助患者盡快的恢復肢體功能以及語言功能,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值得被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崔璀,陳玉娟.腦梗塞護理中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4):143-143.
[2] 張雪靜.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0):3095-3097.
[3] 董寧,孫梅,高佼,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3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