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軍
【摘要】目的:探究腦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血壓變化和預后關系以及對血壓管理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03-2019.03期間所接納治療的腦梗死急性期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結果:患者在住院3d后,其急性期發作的收縮壓、舒張壓變化數據同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性(P<0.04),且患者在出院后的各項指數評分均優于住院前(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血壓的過高或是過低均會加重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因此在腦梗死患者的急性期對其血壓進行監測,保持其血壓的穩定能夠在其預后中起到良好的運用價值。
【關鍵詞】腦梗死;血壓變化;預后;血壓管理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10-02
腦梗死患者的血壓以及腦組織血流會在其病情急性期出現急劇變化,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神經功能受損、致殘等一系列嚴重后果,甚至會導致的直接死亡,對于患者的康復以及預后而言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有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在腦梗死患者的急性期對其適宜進行減壓能夠有效穩定患者病情和提高預后[1]。本研究則是對腦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壓變化規律同預后的關系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03-2019.03期間所接納治療的腦梗死急性期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性患者為60例(年齡(47.36±8.54)歲),女性患者為40例(年齡(45.36±8.3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腦梗死診斷的標準,且均確診為急性期。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同時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曉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均對所有患者在發病時的血壓進行記錄,且在患者入院之后協助患者采用安靜平臥位進行臥床,并由醫護人員對其血壓進行手工測量。
1.2.2 對所有患者入院后當天以及住院后3d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變化進行測定,同時對所有患者的血壓進行監測,及時解決發生的不良事件,適宜給予患者血壓減壓[2]。
1.2.3 在患者出院后,對所有患者均隨訪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臨床資料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表、卒中量表、改良后Rankin表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以(P<0.05)為數據差異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在急性期發作以及住院3d后收縮壓、舒張壓變化 所有腦梗死患者在其急性期發作時時的首次收縮壓數值為(157.46±29.20)mmHg,舒張壓數值為(93.72±17.40)mmHg;在患者住院后3d其收縮壓數值為(143.52±20.52)mmHg,舒張壓為(83.43±14.08)mmHg。兩組收縮壓數據相比較,t=3.906,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舒張壓數據相比較,t=4.597,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出院時以及出院3個月后的各項評分 患者在出院3個月后,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腦梗死是由于患者出現腦部組織局部供血血流突然減少,或是血流出現停止等一類的循環障礙時,造成局部供血區域的腦組織受到缺氧和缺血的影響,致使患者腦組織出現軟化或是缺血性壞死[3]。從理論上來進行分析,若在腦梗死患者的急性期對其進行降壓能夠有效減輕其腦水腫形成的發生幾率,降低其帶來的危險性,以此預防早期的卒中復發以及血管的損傷,因此需要足夠的血流灌注維持,避免其血壓出現急劇下降的狀況。
腦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血壓會出現反應性升高的狀況,且在一定時間之后又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并維持在一定的水平。而對于這種顯著的血壓變化規律該如何進行治療在臨床上尚未統一,且如何對腦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壓水平進行控制也存在著諸多議論。但在目前的臨床研究資料顯示中,對腦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壓水平實行合理調控,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4]。
通過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腦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出現的血壓變化,可能同患者自身腦缺血的生理性、出現的應激反應、腦血管的自動調節功能障礙、腦小動脈生理性代償的升高動脈壓等因素均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即腦梗死的在急性期出現的血壓變化即受到病理性因素的影響,也受到生理性因素的影響,是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血壓變化[5]?;颊哂捎谀X梗死導致自身的腦組織自動調節功能受到損傷,致使其腦內血流量需要血壓增高或是腦灌注壓來進行維持。因此,腦梗死患者血壓在急性其出現自行升高是患者機體對外界的本能防護,而血壓波動過大、過度降低血壓等方式均可能導致患者的預后不良,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在出院后的各項評分指數均明顯優于出院前,說明腦梗死在急性期保持血壓穩定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復效果,因此有必要在腦梗死患者急性期對其血壓實行管理。
參考文獻:
[1] 陳宗梅, 吳立寬, 陸文欣, 等. 腦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壓變化與降壓治療對預后的影響[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212(07):118-120.
[2] 石鑄, 鐘淑君, 李淑恩,等. 腦梗死急性期24h血壓變異與患者早、中期預后的關系研究[J].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7, 16(7):682-682.
[3] 張志國,龍飛,夏丹丹. 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病人血壓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探討[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8, 16(17):126-130.
[4] 陳利穩,王卓,常莉莎,等. 急性腦梗死血壓調控對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J]. 中國臨床研究, 2018, 31(09):114-117.
[5] 葉新桂, 宋杰江. 血壓晝夜節律變化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14):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