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虹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開始從“云計算”時代向“大數據”時代過渡,大數據技術開始在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以大數據為技術支撐,構建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能夠進一步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緩解“看病貴”和“看病難”等問題,同時也對醫療管理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促進作用。本文結合當前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結合大數據技術,對新時期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路徑進行分析,旨在為醫療事業改革提供參考,促進醫院管理事業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中圖分類號】R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13-02
0 引言
計算機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使得醫院信息管理工作也逐漸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傳統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因此,醫院需要結合現實情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醫院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好智慧化,為百姓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1 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現存的問題
1.1 錄入能力缺乏
盡管在信息化浪潮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也不斷進行更新,但是在內部改革過程中,還仍然有一部分員工跟不上改革步伐。在醫院信息化改革的過程中,還有一部分人仍保持傳統觀念,不支持電子事務的應用,他們認為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不能積極的學習和使用信息管理系統,使得信息錄入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方面還存在問題。此外,盡管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建立并開始運行,但是由于大部分信息管理人員對醫療業務方面的知識缺乏了解,不能將護理、管理、醫保和科研方面的工作進行有效聯系,使得各個方面的數據缺乏關聯性,這就為后續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工作帶來了困難,還要重新劃分時間進行整理。
1.2 數據處理功能欠缺
現階段軟件供應商提供的信息管理系統在前臺處理方面存在較大優勢,一方面,系統界面的設計賞心悅目,各種鏈接和標簽的設計也比較合理,另一方面,在身份驗證、數據錄入、信息整合和資源查詢等綜合業務功能的布局也比較合理,使用起來也較為方便,因此,通常情況下這些軟件在初期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在系統應用的后期往往出現問題,隨著后臺數據量的增加,數據分析的準確度和速度都會降低,屏幕卡頓和運行出錯等問題經常出現,顯然,數據處理功能的欠缺就會為醫院管理層決策帶來困難。
1.3 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
當前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信息處理技術和標準還存在問題,尤其是在信息分類、處理和報表格式等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由于在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過程中,通常由不同個體與機構進行參與,各方所要求的標準不同,就使得整體標準缺乏。此外,由于醫院內部各個科室和部門通常都有獨立的系統,這就容易導致信息的內部化,難以向外部擴展,為資源和數據的共享帶來問題。
1.4 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存在困難
首先,當前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整體建設效果并不高,數據質量不高,數據的傳輸還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這就使得數據共享的實效性存在困難,難以及時、有效的完成相應的工作。其次,由于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往往存在周期長、項目代價大和軟件、硬件不達標等問題,因此難以及時、有效的調整外部接口的功能。最后,當前大部分醫院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目的還存在理解錯誤,較為典型的觀點就是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來簡化工作流程,處理不同科室和部門之間的關聯性問題,提升數據集成效率。
2 大數據背景下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路徑分析
2.1 加強B/S 系統架構建設
在大數據背景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充分利用服務器/瀏覽器這一網絡信息技術,不管是對結構化和還是非結構化數據,都可以使用標準數據模型進行優化。在構建好大數據平臺之后,需要對傳統數據庫的拓撲結構進行有效審視,并使用合理的技術對作業進行批量化處理,從技術方面來看,有了大數據技術的支持,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引進NOSQL非文檔型數據庫,并將此作為數據聚合層,這樣能夠對系統訪問時間進行優化,從而提升數據挖掘和處理能力[1]。
2.2 重構醫學信息標準體系
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體現醫院服務的專業性,所以,要讓醫學概念的使用率更高,盡可能的對相關內容進行豐富,并對醫學用語進行標準化和規范化處理,還要對各種藥品、疾病和診療技術進行編碼,讓系統進行標準化運作。同時,在信息管理系統中,還要對各種科室所使用的文檔資料進行標準化制作,形成全模板或者半模板化的工作模式,并且要在文檔格式上進行創新,尤其是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設計電子病歷,保證病歷中既包括專業醫學術語,還要有通俗易懂的文字。
2.3 對醫院信息數據庫進行合理擴容
首先,在大數據背景下構建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在系統建設的初期就需要對數據庫的容量進行考慮,盡可能的配置大容量數據庫,對醫院在不同時期中所積累的科研和病例質料進行存儲。在醫院運行的過程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因此在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的過程中就需要重點對數據庫容量進行考慮,必要情況下還要進行擴容,如果信息系統使用的是大容量硬盤進行存儲的,就可以將其直接接到專業的云存儲平臺上,這就相當于拓寬了數據的存儲通道[2]。其次,還要對數據信息進行及時的優化和整合,提升信息管理的質量,對于重復出現或者出現頻率較高的信息可以進行簡化或整合,提升信息存儲效率,保證存儲空間利用的合理性。最后,在對數據信息進行調用和使用的過程中,要首先進行質量評價工作,定位最合適、最有價值的信息群,然后進行選擇應用,提升數據利用質量和效率。
2.4 提升信息管理系統的交互性
通過對當前我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傳統的系統主要應用數據集成理念,簡單來說就是先將不同科室和部門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分析,然后將其整合為統一的數據庫,為相關人員提供數據參考。從技術方面來看,這一目標的實現只需使用較為簡單的上傳數據包和共享視圖等數據庫共享技術就能完成,只是將數據的存儲位置改變了,但具體的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并沒有加強。醫院的數據處理中心同各個分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往往是單向的,這就使得數據處理中心扮演了一個云端存儲空間的角色,只能被動的接受信息,并且被動的被各種用戶進行訪問,數據的傳輸速度、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以及數據之間的邏輯關聯性難以得到保證[3]。顯然,這樣是不科學的,大數據背景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充分利用交互操作理念,提升數據集成和處理效率,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升各分系統的數據識別、存儲和格式轉換能力,如果分系統中的數據被更新,相關聯的各個系統中的信息也將發生同步變化,而數據處理中心的數據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這樣就可以在信息多方向傳輸的過程中提升數據的交互性,為醫院內部人員的數據查詢和利用帶來便利,從而為能夠進一步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更好的為老百姓服務。
3 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在信息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也逐漸建立起來并不斷進行更新,但是在大數據背景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還存在數據處理能力差、信息共享性缺乏和缺乏標準化和統一化的管理等問題,因此,在新時期要結合醫院工作的現實需要,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創新建設和優化升級,提升信息管理平臺的交互性和信息的共享性,推動醫院醫療服務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芳,盧國強,劉暢.大數據視角下醫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建設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6):170.
[2] 姚振紅.大數據時代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路徑探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6):203.
[3] 劉會勛,劉超然.大數據時代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研究[J].決策咨詢,2015,(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