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李霞 曾建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患者護理中通過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對于預防跌倒、墜床等風險事件發生的臨床價值。方法:對照組老年患者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開展護理風險管理。結果:觀察組老年患者住院期間跌倒墜床的總發生率為2.50%,低于對照組的12.50%(P<0.05);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90.00%(P<0.05)。結論:針對老年患者開展護理風險管理有助于降低跌倒墜床的發生風險,并提升老年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患者;護理風險管理;跌倒;墜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15-02
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衰退且病情變化較快,再加上其病情較為復雜,進一步增加了臨床護理工作量。除此之外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容易產生負性情緒,這進一步增加了臨床護理風險,因此強化老年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維護護理安全是臨床護理工作者的重點研究課題[1]。護理風險管理即在護理期間通過對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的潛在風險予以識別和評估,并通過采取科學的護理方案降低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2]。本文將重點分析對于老年患者通過開展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價值。
1 資料及方法
1.1 常規資料 抽取科內自2018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期間住院治療的老年患者80例為回顧分析對象,以數字法對入組病人隨機分組,并隨機納入至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共計40例,其中男性23例和女性17例;年齡區間61~86歲,均值(70.5±0.3)歲;病程1~14年,病程均值(5.7±0.2)年。對照組:患者共計40例,其中男性21例和女性19例;年齡區間60~88歲,均值(70.4±0.6)歲;病程1~13年,病程均值(5.5±0.4)年。兩組入組對象線性臨床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老年患者僅給予常規護理,即通過口頭宣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而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認識危害,強化管理意識:首先需要通過加強護理人員的學習和培訓,重點做好護理風險管理的相關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并使其認識到老年患者發生跌倒和墜床事件對于患者的危害性以及對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的不利影響,能夠在護理工作中牢固的樹立風險管理意識,并踐行好護理風險管理的工作流程;(2)制定完善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由科室人員共同討論并制定預防老年患者發生跌倒墜床事件的科學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主要應包括篩選患者、風險、評估、分級、管理策略實施以及效果評價等幾個維度,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逐步形成規范,提升護理管理效果;(3)采取分層護理風險管理的模式:建立以護士長、質控組長和責任護士的三級分層護理管理模式,嚴格確保老年患者治療期間的安全性,并由責任護士對老年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全面搜集,根據其自理能力、年齡、認知水平和病情等進行綜合評估,并確定其風險等級。針對護理過程中的相關危險因素加以統計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策略,由質控組長負責對責任護士的臨床護理工作開展全面檢查與指導,并參與到高危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由護士長負責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整體控制及風險管理;(4)患者層面: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出現跌倒、墜床等事件的原因復雜,包括環境、生理、藥物、心理以及疾病等各類因素。因此,一方面需要確保護理人員能夠采取科學的防范意識,另一方面還應指導患者及家屬加強自我安全防護,并通過健康教育使其認識到發生跌倒和墜床的危害性及原因,并鼓勵患者能夠積極參與到自我風險管理中。
1.3 評估指標 (14)統計兩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間跌倒和墜床的發生率;(2)采用問卷調查法的形式對于兩組老年患者關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開展調查和評估,主要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能力、服務態度、臨床操作、病房管理及住院環境等維度,0~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x±s)描述,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老年患者跌倒、墜床的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老年患者住院期間跌倒墜床的總發生率為2.50%,低于對照組的12.50%(P<0.05)。
2.2 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90.00%(P<0.05)。
3 討論
防范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和墜床等不良事件,是醫院質量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對院內護理服務質量進行評估的重要指標[3]。由于老年患者的病程時間較長且多數合并基礎性疾病,部分老年患者存在活動耐力差以及意識感覺和運動障礙等,因此進一步增加了老年患者發生墜床和跌倒等不良事件的風險[4]。本科是通過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分別從護理人員和患者等各個層面強化風險管理及控制,一方面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意識,并提升其預防和處理風險事件的能力,積極落實好臨床風險管理的流程,幫助降低老年患者發生墜床和跌倒等意外事件的風險[5]。另一方面強化護患溝通提高患者及家屬的依從性,使患者及家屬能夠參與到自我風險管理中。從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通過開展護理風險管理,該組老年患者住院期間跌倒和墜床的總體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同時患者總體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通過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風險管理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患者開展護理風險管理有助于降低跌倒、墜床的發生風險,并提升老年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陳素云.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預防老年患者跌倒墜床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6(5): 21-22.
[2] 翁斐彥. 風險管理在防范骨科患者跌倒與墜床的應用研究[J]. 醫院管理論壇. 2018, 35(6): 12-14, 25.
[3] 龍麗飛. 護理風險管理在預防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跌倒墜床中的效果[J]. 哈爾濱醫藥. 2017, 37(4): 394-395.
[4] 羅昌春,鄧寶鳳,李海芳,等.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墜床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實用老年醫學. 2016, 30(6): 523-525.
[5] 陳亞丹,白志賢,呂麗敏. 跌倒/墜床危險因子評估表臨床使用情況調查[J]. 護理學雜志. 2016, 31(9):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