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予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導致的傳染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存在皰疹、潰瘍。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局部出現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等。濕疹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確,主要的臨床表現是頭部、全身各個部位出現紅斑、丘疹、水泡等。上述三種疾病均可多發于兒童,且以皮疹癥狀為主,那么家長在面對兒童出現皮疹時該如何在家識別并進行初步鑒別診斷?為此,本文將向大家逐一介紹兒童手足口病、水痘、濕疹的基礎知識和應急處理技巧。
【關鍵詞】兒童手足口病;水痘;濕疹;應急處理
【中圖分類號】
R174+.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18-01
手足口病、水痘均是具有傳染性的兒童常見病,患兒以及無癥狀攜帶病毒者的可通過皰疹液、口腔分泌物、血液等進行傳播,故其具有一定的流行性,極易引起社會群眾恐慌。然而,小兒常發的濕疹與手足口病、水痘等均具有皰疹癥狀,家長極易將這三種疾病混淆,而耽誤治療或造成疾病范圍進一步擴大。因此,準確鑒別診斷兒童手足口病、水痘、濕疹至關重要。
1 手足口病、水痘、濕疹的臨床表現
1.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腸道病毒所引起的,可通過糞-口途徑以及日常接觸傳播。患兒發病時,首先出現發熱,手掌心、腳底可見皰疹,皰疹周圍有紅暈,同時口腔黏膜內見有皰疹、小紅疹、潰瘍病灶等,面頰部疼痛、咽痛較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流鼻涕、咳嗽、胃口差等癥狀[1]。病情嚴重的,還有可能并發病毒性腦炎(頭痛、惡心嘔吐)、肺水腫(呼吸困難、冷汗)、脫水(口干、眼凹陷、排尿減少)等,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1.2 水痘
水痘是由感染-帶狀皰疹病毒導致的全身性皮疹,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但此病可通過接種水痘疫苗進行有效的預防。水痘首先的表現是紅色斑疹,數小時后可發展為紅色丘疹、皰疹,皰疹呈透明,逐漸變為渾濁,而且往往會對稱性長出[2]。患兒同時伴有頭痛、皮膚、食欲不振等癥狀。此外,也有部分患兒的鼻咽部、口腔部、結膜等部位出現皮疹,甚至感到疼痛。
1.3 濕疹
小兒濕疹屬于一種慢性過敏性皮炎,可反復發作造成皮膚瘙癢,通常在出生后2個月~6個月就會出現,但濕疹癥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輕[3]。濕疹好發于小兒的額部眉毛、頭皮、兩頰、耳廓等頭面部,隨后會逐漸遍及肩背部、四肢等皮膚皺褶處,同時伴有明顯的瘙癢、哭鬧不止、煩躁不安等癥狀。
2 手足口病、水痘、濕疹的鑒別診斷
2.1 手足口病VS水痘
(1)皰疹位置不同:手足口病的皰疹主要出現手掌心、腳底、口腔黏膜,同時伴有口咽部黏膜潰瘍等。而水痘屬于全身性癥狀,皰疹會分布在全身各個部位,其中以胸部、腹部、背部最為多見。
(2)皰疹形態不同:手足口病的皰疹大小相對較小,顏色鮮紅,瘙癢感不明顯。以口腔黏膜皰疹最為明顯,其皰疹大小在1mm~3mm之間,皰疹潰破后會變為淺淺的潰瘍、糜爛病灶,且有明顯的灼痛感。同時足趾背面、手掌心極易摩擦的部位,也會出現水皰、紅色斑丘疹,疹子時間持續7~10日。而水痘患兒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且幾個小時后疹皰色透明如水珠,且水痘的大小相對手足口病的疹子要大,皮更薄,且具有明顯的瘙癢感。病情一般會持續7~14日。
(3)伴隨癥狀不同:手足口病患兒一般伴隨低熱、流鼻涕、拒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癥狀。而水大部分水痘患兒不伴有上述癥狀。
2.2 手足口病VS小兒濕疹
(1)皰疹位置不同:小兒手足口病的皰疹主要見于咽峽部、手足部位。而濕疹的皰疹不僅在手足部可見,在頭皮、臉上、頸部、肘關節等部位均存在。
(2)皰疹形態不同:小兒手足口病的皰疹一開始多見于紅點,而后逐漸變為水皰疹,且疹子的長勢會隨著橫紋的走向而生長。而濕疹的皰疹皮膚潮紅,且可能見皮膚有糜爛、滲液,或斑丘疹改變。
(3)伴隨癥狀不同:手足口病患兒一般伴隨低熱、流鼻涕、拒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癥狀。而濕疹的瘙癢癥狀明顯,且夜間更為明顯,見抓撓處紅腫,伴皮膚干燥、皸裂,極少見全身性癥狀。
3 手足口病、水痘、濕疹的家庭應急處理技巧
3.1 手足口病
家長在家懷疑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可予以冰棒、冰鎮飲料食用,盡量避免進食酸性食物(柑橘類水果等)、辛辣食物等。若患兒拒食,可給予土豆泥等柔軟食物,且在飯后用溫水漱口,緩解口腔疼痛感。一旦患兒出現脫水狀態、拒絕進食、精神萎靡、肢體抖動、體溫≥38.5℃或發熱時間≥3日,應及時到院就診。而且就診時盡量告知醫生患兒曾出現哪些癥狀?發熱持續時間?曾使用過何種治療方式,效果如何等?,以便于醫生對疾病診治。
3.2 水痘
水痘一般是可以自愈的,但需避免小孩抓破水痘,可使用溫水、或在水中加入淀粉,少用肥皂、浴液,可適當涂抹爐甘石洗劑、保濕潤膚膏以緩解瘙癢,但若出現下述情況應及早帶患兒前往醫院就診:①皰疹嚴重;②患兒年齡少于1歲或大于12歲;③發熱時間超過4日;④體溫≥38.5℃;⑤水痘出現或流膿;⑥癥狀出現數天均未見好轉或癥狀加重。此外,需提醒一句,通過接種水痘疫苗可終生免疫,因此,家長在孩子12~15月齡時應接種第1次水痘疫苗,4~6歲接種第2次水痘疫苗。
3.3 小兒濕疹
孩子出現濕疹后,可給予孩子溫水洗澡,且使用中性無香型浴皂,洗浴時間大約為5~10min。同時,可涂抹止癢膏、爐甘石洗劑止癢,并修剪孩子的指甲,用濕敷料包裹濕疹處避免孩子抓破皰疹。必要時,遵醫囑根據皰疹嚴重程度涂抹激素類軟膏,中度濕疹使用1%氫化可的松、0.05%地奈德等弱效軟膏,重度濕疹選用0.1%糠酸莫米松、0.1%曲安奈德等中效激素軟膏,但均不宜長期使用和大面積使用,宜使用1~2周內。一旦患兒的濕疹出現感染或伴發熱癥狀,需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殷銘東,施學文,余井城.小兒手足口病76例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4,6(6):567-568.
[2] 潘愛萍.小兒水痘的預防及護理措施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4):139,142.
[3] 舒甜.家庭護理對小兒濕疹愈合的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17,15(33):414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