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燕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22-01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女性特有疾病之一,也是導致孕產婦、圍生兒死亡的重大疾病,該病多發于孕期女性孕周20周后,主要臨床癥狀為高血壓、浮腫等,還可伴有全身多臟器受損情況,嚴重時可導致孕婦出現腦出血、昏迷、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甚至引發死亡。因此,孕婦應定期進行孕檢,以積極預防妊娠高血壓。
1 妊娠高血壓疾病評定標準
1.1 病史 注意有無頭疼,視力改變,上腹不適等。
1.2 高血壓 在進行孕檢時,同一手臂經過兩次以上血壓檢測(兩次間隔4h以上),孕婦血壓≥140/90mmHg以上。血壓比孕前或孕早期升高了至少25/15mmHg,但低于140/90mmHg,不作為診斷依據,但須嚴密觀察。
1.3 尿蛋白 高危孕婦每次產檢均應查尿蛋白,尿蛋白≥0.3g/24h或隨機尿蛋白≥0.3g/L。
2 妊娠高血壓危害
2.1 妊娠高血壓可導致腦組織缺血,導致患者出現頭疼、頭暈、抽搐、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患者還可因血栓栓塞引發出血,甚至昏迷。
2.2 高血壓可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引發心肌缺血,進而使周圍動脈痙攣,增加阻力及心臟負荷,進而引發心力衰竭。
2.3 當妊娠高血壓嚴重到一定程度時可導致肝臟出血,使患者出現上腹部不適感,甚至引發血腫,使肝臟破裂出血。
2.4 當高血壓進展到一定程度時,可導致患者視網膜缺血,甚至出現高度水腫,進而導致患者出現眼花、視力模糊等情況,甚至出現在短暫失明情況。
2.5 子宮螺旋小動脈重鑄不足導致胎盤灌注下降,從而使胎盤功能下降,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
3 妊娠高血壓高發人群
3.1 初診血壓高的孕婦 若初診時孕婦血壓高達130-139mmHg,即可在妊娠期間出現高血壓情況。
3.2 初次懷孕者,有數據顯示,妊娠高血壓孕婦占孕婦的2%,這其中多數為初次懷孕女性。
3.3 血球容積比值高的女性 該類女性在懷孕后血球容積比值會不斷升高,致使血液不斷被稀釋,而引發高血壓。
3.4 孕婦體重高于60kg者 有數據研究顯示,當身高處于同一水平的孕婦體重超過60kg時,其高血壓風險更高。
3.5 懷有多胎的孕婦 相較于單胎孕婦來說,多胎孕婦因自身身體負擔更大更易誘發高血壓。
3.6 年齡≥40歲的孕婦,糖尿病等均與該病發生密切關系。
4 妊娠高血壓預防注意事項
4.1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孕29周后,孕婦應盡量少做家務,切不可從事過激、過重工作,或進行劇烈運動;若感到身體疲倦,應立即休息,并確保每日休息及睡眠時間在8h以上。期間,應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宜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一旦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就診。
4.2 控制熱量攝入
孕婦孕期應嚴控體重增長速度,因體重過重可導致妊娠高血壓。盡管孕期女性可能喜歡吃各種食物,但對于高風險妊娠高血壓孕婦來說,應盡可能少食或不食用糖類、糕點、飲料、油炸類食物、高脂肪食物等,切忌少食用動物脂肪,以利于胎兒生長發育。
4.3 注重飲食
為保證營養均衡,孕婦宜以高蛋白、低鹽類食物為主,以防加重孕期水腫情況,若孕婦水腫情況較為嚴重,應嚴控孕婦水分攝入量;同時,應盡可能少食或不食用產氣、難消化食物,以免導致腹脹加劇水腫情況。此外,孕婦可每日多使用果蔬,以提高孕婦機體免疫力,強化新陳代謝功能,增強利尿作用,以改善水腫情況。
4.4 補鈣 孕中晚期建議補鈣1g/d。
4.5 注意躺臥姿勢 孕期水腫是判斷妊高癥最明顯的方法。因此,為免孕期水腫加劇,孕婦宜行左側臥位,以利于下肢大靜脈血液回流至心臟,減輕子宮對脊椎旁血管的壓迫。
4.6 定期行產前檢查
一定要定期行產前檢查,做好每一次孕檢中的血壓、尿及體重測量,及腿部水腫檢查情況。這些都可有效判定患者是否存在妊娠高血壓情況。若經孕檢存在異常情況,應立即進行深入檢查,以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