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28-01
我們時常聽到“人是鐵,飯是鋼”以及“民以食為天”,這充分說明吃飯對人體的重要性。尤其是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營養需求比較高。盡管,現如今社會發展越來越好,對于孩子們來說,想吃啥就有啥,但是,在吃飯這一塊,我相信很多家長和老師們都很頭疼,種種狀況層出不窮。眾所周知,在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各種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期。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并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也是孩子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開始。
1 幼兒目前的飲食狀況
1.1 嚴重的偏食、挑食、厭食現象
有一部分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覺得十分痛苦,壓力倍增,這屬于嚴重的厭食現象,之后還會因為厭食導致其厭學。還有的孩子,特別挑食偏食,餐桌上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會通通吃光,不喜歡的一口都不會動,如肉類葷菜,孩子們都愛吃,相比較之下,綠色蔬菜類就不是那么受歡迎了,甚至一口都不會吃,綠色的蔬菜里還有豐富的維生素,長期不進食蔬菜,就會導致體內維生素缺失,出現手上脫皮等癥狀。
1.2 不用勺子筷子等工具,手抓飯
“飯前要洗手”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雖然進餐前我們都會給幼兒洗手,但也不可避免幼兒用手去抓其他的東西,這里碰碰那里摸摸,有時不注意其還會用手抓菜抓飯喂進嘴里,這樣最容易把細菌吃到肚子里。有的孩子不會使用筷子和勺子吃飯,拿工具的姿勢也不對,這也是很多小朋友存在的問題。
1.3 吃飯時看電視,速度太慢
孩子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看動畫片,還想著邊吃飯邊玩玩具,這都會造成吃飯速度特別慢。孩子們普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和身邊的人講話,或者把飯菜扒來扒去,就好像不是在吃飯,而更像是在玩。
1.4 食物怕咀嚼不下咽
很多孩子喜歡把飯菜悄悄藏在嘴里,一直咀嚼但不吞咽,甚至去睡覺的時候也在嘴里唔著,那么就有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孩子睡著了,無意識的嗆到氣管里,后果真的不堪設想。部分孩子對于稍微有點硬度的食物是堅決不會多咀嚼一會的,比如:瘦肉、青菜等,隨便咬咬就吐掉了,這也是十分不好的習慣。
2 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形成原因
關于幼兒不良飲食習慣養成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總體來說,造成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因素有以下幾個原因。
2.1 家庭原因
當今社會上,孩子們就是家長手中的寶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家長們過分溺愛遷就孩子,這是不科學的。父母對幼兒的影響是言傳身教的,家長在餐桌上看電視、玩手機、講話、挑食偏食等不良行為習慣及不良姿勢,幼兒都會去模仿,這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還有很多的飲食誤區,誤以為肉類葷菜的營養含量比較高,就會天天給孩子吃一些大魚大肉,相反對蔬菜和水果的食用就特別少了。有些家長是特別重視孩子的飲食,但過于操之過急,看到孩子挑食厭食的現象,家長自己表現的特別急躁,為了達到目的,會采取強迫威脅哄騙的方式讓幼兒進食,這種方法對幼兒的身心都是不健康的,只能短時間內有效。
2.2 社會發展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零食作為食品中的一大類層出不窮。比如:辣條、方便面、薯片、巧克力、冰淇淋等,這些零食口味多樣,種類偏多,對孩子的吸引力特別大,孩子們極度喜愛,多吃使得影響了正常的一日三餐的。而且我們都知道有些食品的衛生和質量并不能很好的保障,所謂的垃圾食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極其不利。
2.3 受幼兒園方面的影響
幼兒間是存在個性差異的,作為幼兒第二啟蒙老師的幼兒園老師,應尊重并維護好孩子們之間的這種差異,比如吃飯速度,每個幼兒的咀嚼和消化能力是不一樣的,老師不要為了趕時間催促孩子,施加壓力,會使孩子食欲減退。在幼兒的進餐過程中,幼兒們之間會相互學習模仿,一個人講話挑食,就會有其他的人模仿。這個時候老師是不能訓斥甚至打罵幼兒的,會破壞所有孩們的用餐情緒,本來吃飯是一件美好并溫馨的事情,但老師的批評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一天生活中最可怕的事情。
2.4 飲食不規律
幼兒吃飯沒有固定的時間,有的時候父母工作比較忙,不能準時陪孩子吃飯,讓孩子先墊巴一些零食,這樣孩子在餓的時候沒有飯吃,飯菜好了由于零食飽了又吃不下了,長此以往,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達不到。
2.5 幼兒自身因素
幼兒的身體健康是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一大因素。幼兒通過一系列的運動鍛煉身體,容易產生饑餓感引起食欲,從而很好的飲食,攝取到身體所需的營養。
3 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方法
人的習慣不是生來具有的,是受家庭和社會環境影響而形成和發展的,飲食習慣則主要在幼年時由父母培養。怎樣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
3.1 家長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時候,要保持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偏食,不看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也不在餐桌上夸夸其談,在孩子面前起到積極地示范作用。家長在面對幼兒不好的飲食習慣時,要有極大的耐心,循規蹈矩,不能采用強迫、威脅、哄騙的方式解決問題。父母自身比較忙,飲食不規律,習慣吃一些零食或者一些現成的比較方便的食品,也會帶著孩子吃這些沒有營養的東西,這些習慣都特別不好。作為家長,要十分重視孩子飲食營養,按時有規律的進餐。
3.2 幼兒園老師營造好的飲食氛圍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幼兒進餐時營造一個良好的進餐氛圍,促進食欲。在吃飯時,不挑食不偏食,一口菜一口飯,細嚼慢咽,不掉飯粒在桌子和地上。老師可以放愉快的音樂。面對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要語氣溫和的勸說,不打罵不命令。尊重孩子們之間的個性差異。
總之,關于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正如欲速則不達。父母和老師,都有特別重要的影響力,要相互配合,持之以恒,合理膳食,才能培養出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