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英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急救護理中七情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收治的82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在基本的護理上給予七情護理。結果:護理結束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達97.12%,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距(p<0.05)。結論:七情護理在急診急救護理的效果明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舒適度、促進患者的恢復。
【關鍵詞】七情護理;急診急救;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87-02
由于中醫近些年越來越被認可,中醫急診患者與日俱增,急診患者大多處于危重的狀態,護理難度大,需要更好的護理來避免引發護患糾紛。經研究表明,急診急救護理中應用七情護理能有效減輕糾紛,提高患者的滿意度[3]。本文選取在我院收治的82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七情護理在急診急救中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收治的82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在基本的護理應用七情護理。觀察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23~86歲,平均年齡(47.97±3.25)歲;觀察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21~87歲,平均年齡(48.07±3.31)歲。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下給予七情護理。具體包括:
(1)護理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人無德不立,醫護尤然。作為醫護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護士的職責是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經常巡視病室,密切觀察與記錄危重患者的病情變化,如發現異常情況須及時報告。作為護理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技術和高尚的醫德。醫護人員對患者要耐心,不論年齡、性別、社會地位、經濟能力、文化水平等,都要平等對待。
(2)心理安撫。術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內心充滿焦慮。擔心手術失敗、害怕疼痛等、《景岳全書不寐》“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眠。”若思慮過度,傷及心脾。則陰血虧虛,心失鎖陽,神不守舍,而不成寐:《沈氏尊生書。不寐》“心膽懼怯。觸事易驚,夢多不詳。虛煩不眼。”驚則心氣散亂。恐則膽氣怯弱,致使情緒緊張,心神不安,或膽虛失疏,氣滯而不化津,津液凝聚為痰,痰擾于心,則心神更為不安,從而加重失眠。術前一日,訪視護士給予心理疏導和支持。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向患者介紹參與手術人員的資歷。手術安全的可靠性及各種安全措施.穩定患者情緒。
(3)術中密切觀察。術中密切觀察,主動詢問患者有無異常,患者很有可能情緒波動,七極 內崩,這些一場會影響到人體氣血運行,可以通過放些音樂來緩解患者身心。
(4)良好的態度。對待患者要態度親和、熱情患者由于疾病纏身,往往會有畏懼、悲傷、苦悶、抑郁等不良情緒,此時最脆弱,特別需要醫護人員的關心和關懷。因此,醫護人員一定要以誠息熱情的態度去關心體貼、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除自己的語言、態度外,還應重視病室環境和病人周圍的人和事,全面進行照顧。某些對治療缺乏信心而終日憂心重重的病員,可安置與性格開朗,對治療充滿信心的或治療效果理想的病員在一起,以相互開導、啟發和影響,可去憂解煩,增強其信心。
(5)七情對癥。處五行學說把人體的臟腑分別歸述于五行,根據五行學說相克的關系我們得出了七情調治的機理(即對癥處理):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腫、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參照理論規律,應因人、因地、因時采取合理的七情護理。怒為肝志,過怒傷肝可用悲法救治:在臨床護理中如見大怒者可用悲慘往事教訓,勸其息怒,但又不能使其過于傷感。喜為心志,過喜傷心,可用恐法救治:護理中見大喜者可指出過喜的危害性,勸其節制。四思為脾志.過思傷脾,可用怒法救治:護理上如見過思的患者可提引起微怒之事以使其棄思。悲憂為腫志,過于悲憂傷腫,可用喜法救治:如有過于悲憂的患者,可告以喜悅之事,使其情絡好轉。恐為腎志,大驚辛恐傷腎,可用思法救治:臨床上對易驚受恐者應勸其冷靜多思,不必過于惶恐。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狐貍滿意度,包括滿意度、一般、不滿意3項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行x2檢驗,計量資料(x±s)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7.0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42% .兩組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要求上升,護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從以疾病為
的護理發展到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它符合病人生理心理需要,是能比較全面指導病人恢復健康的有效方法。人在患病后,因生理功能的素亂導致情緒穩定性降低因此在護理時需建立新的護患關系,通過與病人的接觸來探索病人的各種心理狀態,采取疏導、解釋、暗示等手段進行心理護理,用美好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優美的環境、嫻熟的技術給病人心理上以撫慰,而七情護理恰恰能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使之在生理心理上都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
滿意度調查顯示,觀察組通過七情護理,對護理的滿意度很高。通過術前安撫,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得到調節,依從性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護士與患者的交流也使患者以愉悅的心情接受治療,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良好的態度及高素質護理人員適合使手術成功完成,平等對待使患者心情愉悅,康復的更快,能有效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質量[4]。
由此可見,七情護理急診急救護理中是很重要的,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只要我們在臨床護理中把七情護理融合在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中,則定會提高護理質量,使病人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張慧,柳紅良,趙志付古代情志致病理論在中醫心身疾病診治中的應用門.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 30(03):652-654.
[2] 楊春艷中醫 七情護理在現代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
[3] 韓偉鋒.徐立然.張景岳七情致病學說淺析.山西中醫.2001.17(1):61-62.
[4] 劉林.淺析西方心理學與中醫七情的異同與聯系.農村經濟與科技. 2008.1915):82-92
[5] 朱光萍.淺談中醫護理走向社區的可行性.必要性.臨床醫學.2010.23(12):513.
[6] 郭俊艷.王建榮.個體化音樂干預減輕腹腔鏡手術病人術前焦慮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