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鴻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94-01
對于危急癥患者而言,不僅僅要面對著巨大的身體上的負擔和痛苦,更為重要的是在心靈上同樣要面對著巨大的痛苦。很多病人不是因自己的病情而離開了人世,而是因為自我內心的絕望、憂慮、焦躁、沮喪以至于郁郁而終。因此對于這些危急癥患者不僅僅要醫治他們的身體,更為重要的是要醫治他們的心理,使得他們能夠樂觀勇毅、自強不息,以高度堅強和不屈去直面身體的痛苦,從而能達成更好的醫療效果。
1 對于危急癥患者的心理分析
還記得歐·亨利的名篇《最后的常春藤葉》嗎?里面的女主人公患了重病,郁郁寡歡,在她的心中自己的人生已經處于倒計時階段,只等著樹上的最后一枚葉子凋落,自己的人生也即將走向終點。為了能夠挽救她的生命,重新喚起她對于生命的熱情,老畫家貝爾曼不顧生命危險,在凄風苦雨之夜爬上了樹,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畫出了最后一枚常春藤葉,保住了病人生命的希望,然而自己卻得了肺病,不幸喪生。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固然能夠被歐·亨利的突轉筆法所折服、為老藝術家的高尚人格而折服,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精神力量對于抵抗疾病的重大意義。如果一個人的精神力量能足夠強大的話,那么他就能夠真正具備戰勝病痛和災難的勇氣,也能夠使得醫務工作者的工作能夠進展得更加順利,畢竟意識能夠對于物質產生積極的反作用,也能夠使得人的生命變得更加堅強,戰勝外在的病痛折磨,真正成為一個更加堅強樂觀的人。
危急癥患者的諸多痛苦就在于自己對于自我的生命的希望之火已經燃燒殆盡,認為自己已經無法真正克服外在的病痛的折磨,只能夠聽天由命;還有的病人因為自己年事已高,因此唯恐自己帶累自己的家人和親友,因此為了不連累別人,也為了能夠捍衛住自己內心的那一點點自尊心,因此,只能夠以看似無畏的方式去選擇死亡,這事實上是一種對于人生的逃避,也是因為患病者的家屬沒有能夠及時地將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念傳遞給病人的原因。對于患病者而言,最重要的不僅僅是自身是否能完全徹底地康復,同時也應該充分注意患病者本人的尊嚴和內在心理,應該想方設法地使得患病者感受到家人的無限關愛和無限體貼,真正用家屬的力量來挽回病人的沉痛絕望心情,重新點燃他們對于生命的渴望,當患病者能夠點燃自身對于生命的渴望的話,那么患病者就大大有希望了。
2 如何對危急癥患者開展心理護理
對于病人家屬而言,一旦聽到自己的親人患了危急癥,自然是五內俱焚、六神無主,在這樣的時刻下,身為一個有著豐富人生經驗的成年人,一定要懂得舉重若輕和內緊外松。當病人詢問自己的病情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以輕描淡寫的姿態加以應對,從而能夠使得病人得到心理上的寬慰,當病人能夠得到心理上的寬慰的話,那么自己的精神就會相對的松弛下來,身體也能夠在意識的支配下盡快地恢復起來,從而能夠使得自我的生命力得到逐步的恢復。
顯然,并不是對于病人說得越多,越有利于病人的恢復,而是應該把握住度,在最重要的時刻說最重要的話,從而能夠使得病人能夠真正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并且能夠以相對樂觀的姿態去面對自我的疾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如果想要治好一個人的病,首先應該使其能夠擁有一個較好的心態,如果不能夠有一個好心態的話,就如同是一個總是瑟瑟發抖的獵手、一個患得患失的運動員,注定難以使得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和進步,因此一定要讓病人能夠以一種達觀的心態去面對疾病的考驗。一代偉人毛澤東,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天,仍然堅持看文件,累積起來,達到三個小時之久。之所以毛主席能夠有著這樣超凡的毅力,就是因為把樂觀主義精神和戰斗精神融合了起來,從而能夠把真正達成這樣的生命奇跡。
人生就是一口氣,關鍵就是一股精氣神,如果消失了這股精氣神的話,那么生命自然也將逐步地面目前非,患病者不能夠在自己的心中已經宣判了自我的死刑,而是應該以“勝天半子”的心態“與天斗,與地斗”,從而能夠成為一個人間勇士。當一個人能夠如此勇毅的話,那么即便最終仍然會被死神所擊敗,但是仍然能夠成為一個無愧于自我的生命。家屬在面對自我的病人家屬的時候,應該注意分寸性,結合實例開展適度的鼓勵和勸導,首先要令患病者懂得,自己的病是完全有希望治好的,即便是不能夠徹底根治,自我的生命仍然能夠延續很長時間,當為病人明確了這個觀念的時候,也要使得病人能夠真正地信任自己的話,其次要給予病人以充分的關愛和體貼,當能夠給予病人以充分的關愛和體貼的話,那么病人就能夠感受到自身并非是自己親屬的累贅,從而也有利于病人的身體恢復,從而能夠點燃病人的生命希望和求生動能。
除了對病人講道理之外,病人家屬也可以對于病人開展幽默治療法,使得病人能夠在病痛之中感受到趣味,幽默感也是能夠克服心靈陰霾的重要措施之一,當然在開展幽默治療法的時候一定要適度,不能夠令病人產生反感和焦躁之情,唯有注意適度的原則,才能夠使得病人的病情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恢復,重新產生對于這個世界的熱愛,感受到親人對自己的愛。
3 開展心理護理的注意事項分析
如果家屬能夠在開展心理護理的時候掌握著正確的方法的話,那么病人的疾病就能夠得到更為有效的控制,也能夠使得病人的身體取得明顯的好轉。但是如果病人家屬在開展心理護理的時候使用不當的方法的時候,那么病人的病情不但不能夠得到有效的護理,甚至能夠產生適得其反的不良后果,這是不足取的。
病人家屬或醫務人員在開展心理護理的時候,不能夠以急功近利的態度去面對病人,而是應該以潤物細無聲的態度去面對病人,真正使得病人能夠感受到一種內在的柔和與溫存,并且能夠真正使得病人的內在心理變革更加堅強,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不能夠操之過急,一旦操之過急,就會導致不利的后果。
其次,護理人員不能夠在沒有絲毫的準備下就匆忙出場,應該認認真真地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著作,增加自身的理論素養,在增加自身的理論素養的同時,再開展相應的心理護理,從而能夠使得心理護理真正取得相應的實效。護理人員對于心理學的入門書籍應該適當地讀一讀,如果能夠讀一讀相應的心理學著作的話,護理者的理論素養更加強大,也能夠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最后,在進行心理護理的時候要注意審時度勢,不能夠不分場合和地點,應該在病人的身體逐步康復、治療效果相對較好的情況下再開展心理護理,從而能夠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