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莉
【中圖分類號】
R821.4+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208-0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變化。近年來,各類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以及致殘率和死亡率顯著提高。在腦血管疾病患者中,大部分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總體比例可以達到近80%,死亡率接近10%,致殘率可達50%。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之下,缺血性腦血管病尚未特效治療方法,很多患者在治愈后容易復發,主要病因為頸動脈位置斑塊脫落導致,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十分關鍵。頸部血管超聲檢測是診斷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該方法如何操作,診斷價值如何是需要醫生和患者重點了解的問題。
1 什么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也被稱為缺血性腦病,屬于不同程度缺血引發的疾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產生嚴重的危害。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不同種類,其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會導致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短暫出現缺失的情況,這種癥狀通常會在24小時之內完全消失。可逆性缺血性神經系統功能缺失,屬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神經功能缺失,病情持續的時間將會超過24小時,患者會在3星期內完全恢復,部分患者在存在小范圍的腦梗死。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進展性和完全性卒中,二者主要的區別是病情達到高峰的時間段,通常情況下,完全性卒中會在發病后幾分鐘時間達到高峰,而進展性卒中會在發病后6小時左右到達高峰。邊緣區和腔隙梗死在腦梗死患者中占有比較大的比重,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
導致缺血性腦梗死的病因比較復雜,主要包括血液成分的改變、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血管壁病變等,能夠對血液流動、血管壁、血液成分的因素均有可能導致缺血性腦血管病。主要的病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炎、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管痙攣、心臟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目前臨床治療缺血性腦血管主要通過外科和內科兩種方法,內科治療需要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必要的控制,同時需要對高血脂和高血糖等血液成分異常的疾病進行必要的控制,對心臟位置栓子脫落需要及早進行抗凝治療。外科治療需要進行人造血管移植術、頸動脈旁路術、血管形成術、頸動脈內膜血管剝離術。針對患者顱內動脈栓塞造成的閉塞或狹窄,需要采用顱內動脈血栓摘除術、顱內動脈吻合術等,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合理的術式,以到達治療的整體效果。
2 缺血性腦血管病頸部超聲檢測的具體方法是什么
頸部超聲檢測是診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方法,操作簡單,檢測過程安全,不會對患者造成創傷,檢測的數據能夠為后期治療提供必要的依據。在檢測過程中,保證患者處于平臥位,依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發病的主要位置,可以采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對患者的頸部血管進行檢測。實際檢測過程中,可以將探頭的頻率設定為8-12MHz,在患者頸部充分暴露的情況下,對患者頸部總動脈的起始段、分叉部分、頸內動脈外端、主干位置進行持續性的縱斷面和橫斷面位置的探測,密切觀察頸動脈是否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血流動力學情況,檢測患者中膜和內膜位置厚度的變化、斑塊表面回聲、頸動脈狹窄程度等指標。在頸動脈分叉位置進行頸部總動脈內徑數值的測量,并對頸動脈舒張期最小血流速度和收縮期最大的血流速度進行測量[2]。
如果測量結果顯示,頸動脈局部位置厚度增加或內中膜厚度增加超過1.5mm,可以診斷為患者頸動脈存在斑塊。依據斑塊產生的回聲,可以將其分為不均勻質和均勻質兩種類型,也可以分為不規則和規則兩中不同的形態。通過檢測結果可知,不規則的斑塊表面不光滑,纖維帽結構不完全,規則斑塊結構光滑完整。斑塊內部存在超過20%的回聲不一致,可以認定為不均勻質斑塊,如回聲一致,則可以認為是均勻斑塊。
3 頸部血管超聲檢測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有什么價值
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發病率非常高,主要病因為人體的腦血管出現嚴重的缺陷,導致腦供血功能出現嚴重障礙,患者會產生運動障礙和神經功能障礙,也會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極其嚴重的危害。缺血性腦血管病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并發癥,癥狀比較復雜,具有一定的隱匿性,很多患者由于對疾病知識不夠了解,沒有在患病早期進行診斷和治療,造成病情延誤,患者的身體健康將會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缺血性腦血管病主要患病人群為老年人,近年來該類疾病發病率持續升高,以此需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目前,很多醫院在診斷腦血管狹窄或閉塞時采用腦血管造影的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部分耐受能力不足的患者會出現栓塞性腦卒中,影響造影的實際效果。頸部血管超聲具有無創性、可重復性高、實時顯示血流動力學等優點,對缺血性腦血管病進行早期診斷效果顯著,檢測過程中不會對患者造成創傷,產生的圖像和聲像十分清晰,醫生利用具體的檢測結果能夠準確的分析出周邊組織器官的情況,并因此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缺血性腦血管病與中膜厚度增加、斑塊、頸動脈狹窄等因素密切相關,患者腦部血流量明顯下降,脫落的斑塊會對患者的血管產生阻塞,進而導致腦梗塞等問題的發生。利用頸部血管超聲檢測能夠準確判斷斑塊和中膜增厚的情況,以此來實現對疾病的早起預警[3]。
4 缺血性腦血管病怎么防治
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首先需要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控制血壓,戒煙酒,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聚類藥物,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腦部供血量,同時配合使用抗凝類藥物,避免腦缺血等問題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改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降低糖和脂肪的攝入量,適量運動,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以此來實現對疾病有效的方式。
頸部血管超聲檢測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斷和預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疾病的高危人群需要養成控制定期體檢的習慣,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文獻:
[1] 秦江萍,覃新華.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老年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血管病變的診斷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5):142+145.
[2] 王蓮花.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04):870-871.
[3] 趙媛,陳彬,周力等.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造影或介入術后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病例特點及診治[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9,14(04):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