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尚松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235-01
磁共振:
磁共振是一種利用磁共振現象而制成的一種醫學檢查的成像設備。磁共振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率,可對患者的病灶部位進行清楚成像。核磁共振技術具有無輻射、分辨率高的特點,在臨床中廣泛應用的同時,在醫學研究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磁共振掃描儀器的性能組件增多,當下,臨床中主要通過磁共振血管成像,心臟成像,微小腫瘤,關節進行全方位掃描,并為患者提供影像學依據,使疾病得到準確診斷,磁共振可應用于兒童疾病的診斷中。
磁共振檢查的適用癥、禁忌癥:
核磁共振可對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系統進行檢查,尤其針對軟組織,神經系統,肺部,心臟,縱膈淋巴系統轉移情況,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若受檢者體內植入過金屬后,有金屬內固定物,安裝心臟起搏器,攜帶助聽器,電子耳蝸,懷孕三個月以內的女性均禁止采用核磁共振進行檢查。另外,若患者患有一些較為嚴重的基礎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衰伴房顫,急性肺水腫等不適宜做呼吸配合的患者,不建議采用核磁共振檢查。
不同的部位所含氫元素的數量存在差異性,而不同疾病應采用不同的磁共振信號特征進行檢查。核磁共振在檢查過程中,應根據具體的檢查部位使用專用的線圈,采用多種成像方法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成像效果,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查,核磁共振檢查前,應詳細掌握禁忌癥。核磁共振檢查前,受檢者應將佩戴的金屬飾物以及含有金屬的衣物脫掉后,方可進行檢查,可避免意外的發生,核磁共振檢查時機器會產生較大的噪音,應指導患者在檢查室外,親身體驗機器所發出的聲音,并告知患者不必過于緊張,將檢查過程中需要的大體時間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針對無法配合的嬰兒以及患者,在無鎮靜藥物禁忌的情況下,可給予鎮靜藥物再進行檢查。若患者需要行腹部,心臟,胸部大血管成像等相關檢查,檢查前應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使呼吸維持在8-22秒一次,心率在60-100次之間。均衡的呼吸節奏和心率是保證胸腹部圖像檢查的關鍵性因素。在實施核磁共振檢查過程中,患者保持平靜,佩戴耳塞,避免雙腳交叉,女性長發者應加長發壓于身下,避免出現意外。
核磁共振檢查方法:
若患者需要通過核磁共振檢查頭顱,耳部,眼部,鼻部,咽喉部等部位時,應采用同步專用線圈進行掃描,檢查體位主要以標準仰臥位為主,應保持頭先進,檢查過程中頭部不宜活動,保持平靜呼吸,在眼球檢查過程中,要根據醫囑完成閉眼以及雙眼球固定等動作,避免檢查產生偽影。頸部血管,胸椎,腰椎等部位采用核磁共振檢查時,應采用頸胸腰聯合陣線圈,檢查過程中應以仰臥位為主,將雙手放置于身體兩側,若受檢者為胸腰椎檢查,同時伴有劇烈疼痛,使用固定工具對其相應部位進行固定,雙腿可保持蜷縮。若心臟、縱膈部位等疾病需要采用核磁共振進行檢查,可選擇心臟線圈或體線圈,取仰臥位,雙手抱頭由足部先進。若患者需要通過核磁共振檢查四肢關節,可采用四肢線圈,患者檢查上肢應保持頭先進,下肢檢查應保持足先進,保持肢體與軀干處于同一水平,可使用軟枕將檢查部位空心處填滿,可提高圖像質量。患者在進行盆腔、骨盆、雙髖關節檢查時,應采用仰臥位,并使用體線圈進行檢查,盆腔檢查患者需完成憋尿,使膀胱保持充盈,可利于盆腔臟器病變組織清除成像。若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檢查肝臟,膽囊,胰腺等疾病,叮囑患者檢查前禁食、禁水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