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艷
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21世紀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跨部門及系統,實現各業務數據信息共享的、高效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滿足政府、社會公眾、學校師生員工等利益相關者對高校財務信息的需求,已成為提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簡述廣西高校信息化發展歷程和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了廣西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措施。
隨著近年來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我國對科研經費與教育經費的撥款數額也在不斷增加,“雙一流”入選的高校以及“雙一流”專業入選的高校獲得的經費也呈現急速增長的趨勢,高校財務的會計核算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其管理模式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在這場改革中,僅靠人力資源的增加已經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關鍵是要在會計信息化方向進行改革,使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跟上“互聯網+”時代的需求。現階段,各大高校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會計信息化,手工做賬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各高校會計信息化的程度差異很大,使用的系統也是五花八門,教職工的反應也不太一致,有些認為會計電算化可以加快他們經費報賬的效率,但依舊有很多人認為會計電算化不但沒有加快效率反而徒增了他們的工作量。不僅如此,大多數高校的信息孤島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各子系統之間無法共享資源,這極大降低了數據的使用效率。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構建跨部門、跨系統,兼容各業務部門數據信息共享的集成應用,將高校的財務工作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建立高度集成的財務信息系統,提供及時有效的財務信息數據,從而有機地把財務信息化管理與學校信息化建設結合起來,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滿足廣大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對高校財務信息的需求,成為提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一、廣西高校財務信息化發展歷程
廣西高校財務信息化由零開始,逐步發展,都經歷了傳統手工記賬、會計電算化、會計初步信息化等三個階段。以下是3個報賬環節的業務流程圖(如圖1、圖2和圖3所示):
(一)傳統手工記賬階段
(二)會計電算化階段
(三)初步會計信息化階段
二、廣西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廣西高校財務信息化發展至今,高校的管理層和師生員工已越來越認識到發展財務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而導致了各高校在近幾年紛紛引入或自行建立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以筆者所在的桂林市四所大學為例,廣西師范大學從2011年開始改用海天會計核算系統,于2015年引進海天公司的網上預約報賬模塊,在2016年采用海天財務系統薪資勞務申報平臺,從2019年開始采用云杰高校財務系統(云杰財務系統包括網上預約報賬、預算管理和科研經費管理等模塊);桂林理工大學于2007年采用天大天財會計核算系統,在2014年使用天財網上預約報賬模塊,從2018年1月開始采用全新的云杰高校財務系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財務部門利用本部門計算機人員力量及本校計算機學院優良資源,在2017年自主開發了財務綜合管理系統,目前包括網上報賬、預算管理、收費管理、工資收入申報、經費查詢等模塊;桂林醫學院于2017年開始改用天大天財財務軟件,從2017年5月開始,通過聯合外部咨詢公司-深圳迪博企業風險管理技術公司對單位進行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建設,并于2018年4月試運行網報模塊。
隨著各高校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逐步建立,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基本解決了高校老師“報賬難”和學生“繳費難”問題,高校管理層和廣大師生已經越來越體會到使用財務管理系統所帶來的改變和好處。
三、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統一的規劃和設計
從上述四所高校目前施行的各個系統可以看出,在會計信息化建設初期,幾乎所有高校都缺少整體的規劃和設計,在引入或自建信息系統前未做好充足的調研和準備,往往是先引入網上預約報賬系統,然后再陸續引入其他系統,大部分系統都是獨立的,這樣造成各系統間數據無法共享,無法同步,從而影響了工作效率,同時可能還會有數據重復處理的現象。
(二)“信息孤島”問題未解決
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與學校其他管理系統未能做到互聯互通。隨著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改進,系統內部的各業務模塊已在逐步實現互相聯通,但是與學校其他行政部門,例如資產處、科技處、人事處等部門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科研項目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系統之間仍然相互獨立,“信息孤島”問題仍未解決,“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目標遠未實現。
(三)未能達到內部控制的目標
自2012年11月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來,各行政事業單位都在積極推進內部控制的建設。財務部門作為推行內控建設的牽頭部門,將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相融合,將經濟業務活動層面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嵌入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中,是建設內部控制體系、完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必由之路。目前,廣西高校采用的諸多業務系統中基本都沒有嵌入業務內部控制管理。
(四)忽視人才培養和建設,缺乏復合型人才
由于缺少整體的規劃,從而也忽視了財務人員的培養和建設。隨著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高校中的財務人員只具備財經專業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財務工作的需要。大部分學校的骨干財務人員均為40歲左右,已經習慣原來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缺少對新的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意識。新招聘的財務人員也基本都是財經類院校畢業的財經專業人才,缺少計算機專業知識,更加缺乏既熟悉財經知識,又掌握計算機信息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五)網絡、系統安全存在隱患
財務信息系統主要是通過各種財務軟件來實現財務數據的整合、處理,有些模塊數據可以通過局域網內部傳遞來實現,但是有些模塊,例如銀校直連或者是收費系統模塊則是通過互聯網傳送數據,完全連接外部公共網絡,這就要求有一個安全可靠的網絡環境,雖然技術人員都會設置防火墻來進行防控,但是計算機程序的漏洞難以避免,因此對信息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系統崩潰或者系統內部數據被篡改損壞,就會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同時,對于其支撐的服務器,一旦出現故障或斷電情況,也會對信息系統上的數據造成影響。
四、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一)加強財務人才隊伍建設和后續教育
隨著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逐步完善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管理會計和業財融合的推進,普通的財務記賬人員將會逐漸減少。在當前的形勢下,高校既要積極招聘具備計算機知識的專業人才,更要重視現有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養,不斷更新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培養既具備管理會計和計算機的知識和技能,又對學校的各項業務熟悉了解的復合型財務人員,為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加強財務監督控制和防范風險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解決系統間信息傳輸隔離的現象,實現財務系統與其他系統的無縫對接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高校業務部門基本都實現了信息化,比如人事部門有人事管理系統,科研部門有科研管理系統,固定資產有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等等。為解決“信息孤島”問題,高校應成立信息化管理機構,在引進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時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同時使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預留靈活的數據交換接口,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定時或實時的數據共享,實現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之間的交換和集成,保證各系統數據之間的連貫性和共享性,財務管理人員也可以實時掌握學校各方面的業務情況,更好地為學校各項業務工作提供服務保障。
(三)采取措施避免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安全是財務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措施來避免財務信息化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1)采用加密技術手段保障數據交換環節中數據的安全性。廣西高校往往都有幾個不同校區而且不同業務部門需要打通連接起來,因此為消除信息共享帶來的安全隱患,必須采取加密等手段來防范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盜取和篡改的安全攻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可以提供一些加密措施對于數據交換的一些通用文件格式(比如XML等)進行加密處理的算法和工具;(2)采用定期數據冗余備份來提高數據存儲的可靠性。用于存儲財務數據的后臺服務器必須建立雙機熱備份甚至多機異地存儲等工作機制,并采用分級管理的技術手段,來保障系統可靠性,以使其具備災難恢復的容災機制;(3)提供充分的信息安全應用教育和培訓給系統使用者,定期并輪流對財務系統用戶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要求用戶養成定期檢查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病毒或木馬,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要在服務器和客戶機上安裝并及時更新殺毒軟件。
(四)加強財務部門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自2012年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來,財務部門作為推行內控建設的牽頭部門,不僅要對全校的內部控制建設負責,更首要的是先做好財務部門本身的內控建設。首先,財務部門應根據《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認真梳理本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應建未建的制度加快制定、制度不完善過時的加快修訂,同時強調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其次應加強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定期輪崗,使用財務管理系統時完善職責分工,注意權限的劃分,不相容職務相分離,互相牽制,保證財務業務和信息系統的安全。
五、結語
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不僅是提高高校現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建設“數字化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完善和建設財務信息化平臺,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