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歡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擔負著重任,意識形態的教育培養也至關重要。本文結合當下時代背景,通過調研分析,探究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適用的對策與建議,以期望為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作為社會精英培養的大學生,代表著民族的希望,擔負著振興中華的使命,在社會思想文化結構中占據著特殊地位。然而,在新時代背景下,全球化趨勢襲來,文化的多樣性發展,網絡新媒體的推廣發展也引發了嚴峻的社會問題,尤其我國當下面臨著強烈的意識形態攻勢。而高校處于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前沿,各種信息資源在此匯聚,多種思想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各種社會思潮在此爭鋒較量,給大學生帶來了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價值取向上等的沖突。筆者以我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點及面,探究了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一、意識形態內涵
何為意識形態?它是一個哲學范疇的詞匯,是對自然界存在的客觀事物的一種理解和認知,也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感性思想,是集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于一體的一個概念。意識形態不是人固有的,而是來自于社會存在,受個體思維能力、周遭環境、信息獲知情況、價值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意識形態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認知也不盡相同。
二、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索
(一)多樣化
問卷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呈現出較為復雜、多樣化的狀態。不置可否,積極向上是大學生意識形態的主流,然而,還是存在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呈現出多樣化的狀態。一方面表現為,部分大學生政治信仰模糊。在調查中發現,有少部分大學生不清楚何為信仰、政治信仰,甚至有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不符合時代背景,對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存在懷疑態度;另一方面,部分大學生缺乏政治信仰和精神支柱。時代發展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大學生生活奢侈,傳統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已被拋諸腦后。部分大學生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意識淡薄,貪婪享樂主義作風盛行,對關乎國家榮譽和集體榮譽的漠不關心。
(二)認知偏差
部分學生認為進行意識形態教育就像在進行政治化的洗腦和灌輸,會直接選擇忽視或漠視相關的意識形態教育,認為進行意識形態教育是不必要的。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甚至對意識形態教育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反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對意識形態領域的相關內容缺乏有效判斷與鑒別,感到“左右為難”。此外,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普遍不感興趣,不和諧現象比比皆是。足見,還是大學生對意識形態教育的認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或偏見,未引起足夠關注與重視,也必然不會發揮其實效。
(三)趨向西化
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向往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教育學校等模式,他們認為“如果條件允許,更傾向于到國外去生活”。他們認為西方國家的有些政治制度更加趨于自由、民主、平等,甚至對與社會主義必然替代資本主義提出了懷疑。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主義信仰,一味的崇尚西方,過洋節、留學熱潮等,凸顯出了對國外西方生活以及西方教育的強烈興趣。而反觀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教育以及傳統節日現狀,與過洋節時的熱鬧形成鮮明的對比。足見,西方的資本主義模式對我國大學生正產生著非常強大的沖擊,大學生意識形態被西化的傾向需得引起關注與重視,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教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切實探索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路徑與方法,意識形態教育效果已亟待提高。
(四)教育方法欠妥
調查顯示,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問題之所以突顯,與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欠妥有一定的聯系。一是課堂教育的方法單一枯燥,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常用的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學生反映大多數課堂單一枯燥,教師上課呆板乏味。;二是課外實踐環節效果不明顯,常見的課外實踐環節包括日常的實踐以及假期的社會實踐,部分大學生對實踐環節的重視不夠,僅流于形式,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意識形態教育實踐中,何談掌握意識形態教育的真諦,尤其是假期實踐,部分學生只是完成任務應付敷衍,沒有認真的貫徹執行相關的實踐活動。
三、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對策
(一)樹立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客觀反映了我國當前時代的社會現實情況,發揮其在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需要全面、準確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而不單是會讀、會背,要真正的將二十四字內涵貫徹實施到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中去,加強大學生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把握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榮辱觀,升華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信仰,進而提升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效果。
(二)加強引導
一方面,黨中央及國家教育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對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重視,適時的開展意識形態教育活動,從制度上激勵和督促高校對意識形態教育的貫徹執行;另一方面,高校應當始終堅持黨對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不僅在在思想上高度關注,而且落實到行動中,堅定不移,并根據各高校的實際情況有利把控調節意識形態教育的進程,引導和提升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和實效性的實現。
(三)拓寬渠道
首先,理論課的主導地位不容動搖。在教學內容、方法上,應該更多的結合時代特色,緊跟潮流,及時更新完善教學研究成果,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采納混合式教學法、翻轉課堂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考核環節,將理論和實踐考核有機融合,設計有效的考核機制,促進知行合一理念的培養。
其次,有效指導社會實踐。適度的實踐有利于促進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是培養大學生意識形態、鍛煉自己、奉獻社會品格的重要途徑,然而缺乏有效的指導,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偷懶、應付的態度,難以實現預期目標。為更好的促進社會實踐的進行,一方面,高??梢詫⑵浼{入學生綜合考評中,激勵學生自覺完成;另一方面,建立社會實踐校企合作機制,實現高校教師與企業師傅的雙培養機制。
最后,把握潮流網絡教學機制。實時把握網上輿論的走向,加強網上思政陣營建設,努力提升網上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實效性,是當務之急。
(四)優化環境
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教育環境不僅需要高校的配合,更需要社會、家庭共同的配合與引導,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對于大學生建立和培養優良的意識形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渲染作用。優化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環境,就要對大學生周圍的一切有所把控,對于積極因素,要逐步加強有效利用,而對于消極部分,則可以逐步消除或減少,從而打造一個更有利于大學生成長的環境。
(五)打造過硬的師資隊伍
作為引導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傳導者,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師資隊伍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中,理論課的主導地位,決定了教授理論課教師地位的重要性,如果思想政治教師不具備足夠的教育教學水平,或是教學方式失去水準,那么對于培養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必然是一種阻礙??梢姡攧罩笔墙ㄔO一支具有高水平高教育教學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隊伍,從教師的選拔、考核、培訓、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打造過硬的師資隊伍。(作者單位: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創新項目: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項目《我校大學生意識形態現狀調查與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