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164-02
摘 要 近年來,現代科技水平顯著提升,文化建設速度加快。而全民文化建設水平的優化,積極創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環境,構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可為公共文化服務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其中,文化館是組成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部分,在傳播文化方面的功能較強。為此,有必要將文化館正面作用彰顯出來,為建設公共文化提供保障。基于此,文章將文化館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闡述其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文化館 文化服務體系 建設 作用 研究
近年來,政府部門在文化服務建設方面加大了力度,且更加關注文化事業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市場經濟條件的影響,文化建設的難度不斷增加,使文化館在抓住機遇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此,在新環境下,要求正確認知文化館對于社會文化服務發展的重要作用,逐漸加大建設文化館的力度,盡可能在現代化建設中彰顯文化館的價值。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文化館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十分有必要。
一、文化館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闡釋
(一)推動區域文化建設
新時期背景下,文化事業所處環境發生了極大變化,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文化多元化發展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性不容小覷。文化館屬于我國基礎文化事業發展的出發點,不斷優化其建設質量,能夠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進而有效傳播價值觀念與思想,致力于實現中國夢。而文化館建設水平的提高,主要目標就是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全面發展,創設高質量的文化環境,確保群眾娛樂活動更加豐富,最終達到文化的多元化發展目標。而且,文化館內所涉及的文化內容諸多,以此為平臺落實文化教育工作,使人民群眾由此獲益,可全面提高文化水平,并形成正確的三觀,對正能量加以傳播。在此基礎上,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也會隨之改善,對精神養料的需求量會不斷增多,進而實現自我發展,優化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大部分文化館會定期組織活動,以期能夠與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相適應,并促進精神交流,對其文藝素養加以培養,實現文化修養的改進。正是因為文化館的公共性與普及性的特征明顯,所以能夠科學指導群眾并啟迪民智,可實現區域文化的有效建設。
(二)強化軟實力
從本質上來講,文化教育的質量切實反映了綜合國力,同樣也屬于國家軟實力。而文化館的發展需依靠群眾且會組織親民活動,因而在軟實力建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伴隨素質教育的普及發展,即便年青一代的素質水平明顯提升,但始終存在低素質的問題。通過文化館這一平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即可在全民素質提升中發揮重要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切實展現出來。通常來講,文化館開展工作期間,會以群眾角度出發組織文化活動,將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傳遞。而在參與群體文化活動的過程中,群眾即可潛移默化受到熏陶,不管是內心亦或是思想層面,都會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除此之外,在舉辦安排文藝活動期間,群眾可參與其中,并在放松身心的基礎上接受文化教育。在文化館文藝活動這一途徑下,群體向心力以及凝聚力顯著提高,強化了協作意識,可更好地塑造價值觀念。
(三)促進國民經濟建設
文化館的文化教育與文化普及作用突出,能夠實現群眾文化質量與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國民經濟建設。從本質上來講,文化即力量與精神財富,而在社會發展中,文化軟實力的作用不容小覷。在提高文化建設水平方面,經濟實力也會隨之提高。文化館能夠促進文化的建設,同樣在國家各方面發展中始終發揮促進性作用。為此,在國民道德素養水平與文化水平強化的基礎上,才能夠增強國家實力。在文化館工作開展期間,通過對文化發展方向的把握,遵循文化發展政策要求,踐行以人為本基本原則,即可為文化與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建設文化服務體系中文化館操作路徑
山東某市級文化館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為有效發揮自身作用與價值,決定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采取文化服務體系的操作路徑,以期全面完善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社會和國家提供高品質文化服務。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供優質化服務
文化館工作的出發點就是傳播優秀文化,盡量與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實現民族修養與素質水平的提高。為此,文化館應積極承擔自身責任,與時俱進,以達到自身服務質量與效率的優化。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硬件與軟件兩個方面落實工作。當地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文化館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在軟硬件方法加大投入力度,逐漸擴大文化館的發展規模,盡量與群眾活動訴求相適應??梢詣摻娮娱営[室,以保證互聯網資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高。另外,要踐行文化部降深以及政策,落實免費開放的策略。與此同時,應積極創建文化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對人員責任制度加以優化,確保免費開放制度的有效執行。
(二)依托文化作用實現文化全面普及
雖然文化館的發展目標是對文化知識的普及與傳播,但也要注意的是,文化館文化不應與群眾脫離。并在落實文化普及工作的過程中,要求充分強調大眾文化的重要性,使人們能夠形成深入了解。由此可見,文化館的建設要求來自群眾并回歸群眾,為人民群眾提供所需服務。在此背景下,文化傳播的核心目標就是遵循當地優秀文化資源,借助多元化特色文化引導群眾積極參加群體文化活動,并對優質文化內涵加以挖掘。在此基礎上,實現優秀文化的普及,不斷拓展文化教育的覆蓋范圍,更有效地傳播此類文化信息。
(三)不斷創新思想
文化館服務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要素進行有效把握,在政府機構與群眾間發揮橋梁作用。而文化館在發揮其文化重默功能期間,應當與主流價值觀一致,借助政治思想傳播價值觀,加快糾正不正之風,以免產生不正確的價值觀。另外,文化館也應創新服務思想,避免既有文化形式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館需組織開展常規文化活動,并且組織有關民族風俗的文化活動,并以此為基礎對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在日常工作中,將主流價值當做工作出發點,增強服務理念創新力度,更好地塑造價值思想,強化我國文化軟實力。
(四)轉變自身職能
長期以來,群眾文化始終與共產黨群眾路線存在緊密聯系。而群眾文化事業需通過文化館各項工作任務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積極構建服務結構體系,綜合定位文化館的基本職能。其中,要將文化館的公益性特征充分突顯出來,使其地位的不可或缺性得以體現,并在實踐工作中滲透文化服務理念??山柚幕顒拥男问疥U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并在社會藝術教育工作組織的幫助下,組建文化專業隊伍,保證內部工作人員素質能力滿足標準。此外,文化館要積極開展定位工作與轉變職能工作,將其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加以確定,并逐漸轉變成群眾文化的服務角色,進而與社會主義文化服務體系工作的需求相適應。在實踐過程中,要將深化改革作為核心內容,摒棄不良文化,擺脫傳統思想約束,考慮人民群眾并組建群眾文化活動。總體而言,就是要將文化館效用充分發揮出來,始終接受黨組織領導,堅定社會主義文化理念,最終達到全民進步的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經濟、政治與文化發展中,文化館始終發揮著正面推進作用,特別是文化服務結構體系中,主導性作用逐漸突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需將文化館自身的職能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不斷加大文化教育的力度,使群眾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進一步優化文化水平,形成創新服務思想,進而為人民群眾與現代社會發展提供所需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東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文化館的發展[J].中國民族博覽,2018(24):57-58.
[2] 李少旺.淺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背景下的文化館建設[J].神州,2019(10):261,263.
[3] 袁恒藝.文化館服務功能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分析[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2):268.
[4] 謝干笛.文化館公共文化藝術服務體系的構建 ——以寧波、臺州地區文化館藝術教育形態與傳播實踐為例[J].大眾文藝,2019(2):9-10.
[5] 劉廣寧.新時期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重要性探析[J].長江叢刊,2019(3):91-92.
[6] 楊曉峰,王蕾.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地市級文化館的發展思考[J].人文天下,2019(4):130-132.
[7] 陳雍.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及建設策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