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要:關愛弱勢群體,幫助弱者不僅需要國家力量的介入更需要社會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在弱勢群體中,弱勢兒童群體更是非常典型的代表,這些兒童由于社會家庭和個人原因連最基本的權力都難以得到維護,生存發展更是面臨巨大障礙。加強對他們的關心和幫助,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在本文中,我將結合我校部分弱勢兒童群體的具體案例,詳細闡述這一工作應當如何開展。
關鍵詞:弱勢兒童;班主任教師;學校教育
弱勢兒童群體的存在并不是什么非常罕見的現象,特別是一些來自在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地區的孩子或者來自特殊家庭的孩子都有一定可能是弱勢兒童群體。而面臨這一特殊群體,班主任教師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感受到溫馨,感受到他人的關懷。
1 分析弱勢兒童的成因
分析弱勢兒童的成因是對他們進行幫助的重要前提,也只有明確了究竟是何因素造成弱勢兒童群體出現,班主任才能開展對癥下藥的教育舉措。如果不了解其原因就急于扶持,很可能會好心辦壞事,甚至出現原來目的相反的結果。在我班中有一名姓劉的男同學,他的身上表現出了和他的這個年齡階段并不相符的特征。同齡人都喜歡在課余時間扎堆結群,嬉戲打鬧,但這名同學從來不會出現在嬉戲的隊伍中,下課也只是坐在座位上發愣,甚至有同學走過來和他打個招呼都能把他嚇一大跳。我很快注意到了這名同學的異常,在幫助他時我并沒有強制要求他走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一起嬉戲玩耍,而是從側面了解這名學生的狀況以及這種狀態出現的原因。根據劉同學同桌反應,劉同學的父親脾氣非常暴躁且喜怒無常,在家中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對劉同學破口大罵,甚至拳打腳踢。長期處于家庭暴力的陰影,讓劉同學內心感到非常自卑,他害怕和人交際,因為在他眼中,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和父親一樣的,即便從表面上并非如此,但如果真正接觸肯定會遭到其他人都不公平待遇。經過劉同學同桌的講述,并結合與其他任課教師的溝通,最終確定了劉同學之所以成為弱勢群體,長期遭受家庭暴力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而明確了這一點,幫助他擺脫弱勢群體相關工作也就有據可依了。
2 針對弱勢兒童的成因開展針對性輔助
在明確了弱勢兒童群體出現的原因后,班主任教師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應當轉移到如何幫助這些弱勢兒童群體,以最快的速度實現他們生活和學習正?;@個方面上來。上文所述,班級內的劉同學因為長期遭受父親的家庭暴力而逐漸變得自卑,不敢和他人交際,選擇把自己隔離。即便孩子身處家庭之外,身上仍然表現出對家庭環境的恐懼,由此可見孩子遭受的家庭暴力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嚴重的程度。為了幫助劉同學,我首先聯系了其父親,直接詢問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肆意謾罵并毆打孩子的現象。一開始,其父還三緘其口,拒絕承認。但當我提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及同學們對其家庭狀況的基本了解后,劉同學的父親沉默了。而在此情景下,我又接連問了其父兩個問題:第一,你愛自己的孩子嗎?第二,你現在如此對待自己的孩子,你難道不怕他在心里記恨你?等他長大成人,而你也到了養老的年齡,你有沒有想過他會怎么對待你?略帶指責意味的兩個問題換來的是很長時間的沉默,過了一段時間后,其父終于開口并向我保證一定會給自己的孩子道歉并且以后絕不使用家庭暴力。最直接的因素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幫助劉同學盡快恢復狀態。在同學口中了解到他特別喜歡吃蘋果,于是我買了幾個蘋果放到了他的桌子上,劉同學也主動到辦公室來向我表示謝意。抓住此次機會,我和他展開了一次長談,仿佛朋友聊天一樣,我們每個人的經歷,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以及今后的理想這些話題都涉及其中,有了這些話題的鋪墊我便開始把談話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他的個人問題。我首先站在了他的立場表示能理解他的行為,因為遭受家庭暴力不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而后又把其父親轉變態度并保證堅決改正的事情告訴劉同學,讓他重新拾起對自己父親的信心。經歷本次長談,劉同學的心結已經化解了不少。為了進一步幫助他,我也告知了班級的同學在玩耍時一起叫上他,主動和他交流,而不可以故意欺負、戲耍甚至嘲笑他。通過這三個方面開展工作,劉同學的個人狀態越來越好,學習態度愈發端正,學習成績也在穩步提升。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么一段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作為天天和兒童相處的班主任教師,這一觀點我深以為然。弱勢兒童在當下的教育體系仍然存在,而為了保障他們能夠擁有一個治愈其一生的幸運童年,我們必須要發揮自己的職能,盡到自己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關強,朱國武,王江洋,新希望 新構想——撫順市留守、離異家庭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關愛“新希望”項目構想[J].遼寧教育,201 7(08):5-7.
[2]郭路.給予弱勢兒童平等的媒體權利——從“2007農民工子女關愛行動”看棒棒TV的公益性[J].東南傳播,2007(06):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