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勇 張明昭 劉巍 劉歡
摘要:一方面,新冠疫情的爆發,外賣平臺對社會的服務價值凸顯。隨著疫情暴發,外賣物流行業產生了新變化。另一方面,外賣作為物流行業中的一個典型的020物流業態,同時物流又是交通運輸工程中的一類典型業態。如何借助智慧城市平臺通過交通運輸工程思維打造低成本外賣物流平臺成為了一個全新的課題。
關鍵詞:外賣;物流;交通運輸工程
1 外賣物流平臺發展的新機遇
首先,以外賣物流產業為代表的“隔離經濟”發展迅速。在新冠肆虐的環境下,餐飲公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堂食營業額集聚萎縮,影響巨大。在疫情環境中,餐飲企業為了應對堂食業務萎縮的挑戰,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注意力開始轉向外賣物流、食品零售、社區團購等新業務[1]。
其次,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萬物到家”理念逐漸被消費者接受。在以往,外賣物流配送的產品以餐飲為主。疫情期間,外賣物流的延展面變得更加廣泛,“到家”產品變得更多元化。鑒于此,疫情期間,外賣物流業務驟增。隨著騎手規模的增長,除配送餐飲外,他們還承擔起了配送居民日用品、部分醫療用品等物資的工作[2]。
此外,“無接觸配送”不斷推廣。“無接觸配送”,即騎手通過與餐飲商戶、用戶溝通,協商將商品放在商戶指定取餐處、送到用戶指定的位置并由用戶自行取餐、全程無人與人接觸的放心配送方式[3]。
在疫情期間,外賣物流企業不同程度地提高傭金的做法引發社會關注,特別是餐飲企業苦不堪言。對于外賣物流企業來說,云計算成本、網絡帶寬成本、網絡安全維護成本、云存儲成本等公司運營成本均在不斷增長。成本的增長導致外賣物流企業資費難以降低。最終引發外賣物流企業、餐飲企業和消費者都不收益[4]。
2 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外賣物流平臺建設方案
其一,基于智慧城市云計算資源共享的低成本外賣物流平臺具備理論性與實訓性的良好結合能力,降低了理論講解的難度,增強了理論的易接受性。當前的物流教學基本上由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組成,理論教學部分主要是針對教材內容為學生講授物流的原理、理論與方法,實踐教學部分則為學生提供實習與實訓的機會,二者存在時間上的分離性,在內容上也難以完美地融和。一般而言,理論部分較為晦澀、枯燥,一方面難以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也難以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據我們在課堂上教學得到的感受,現在的大學生往往對純粹的理論部分提不起興趣,而對可參與的、直觀性的東西感興趣。外賣物流教學模型是針對具體的理論點而設計,它們的應用可以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認識的交叉融合,其演示過程是一個理論或方法應用的動態展示過程,這樣降低了理論講解的難度,也易于為學生接受[5]。
其二,智慧城市平臺具備包括設施規劃、設備作業、業務操作、業務流程運作、系統評價的全方位業務展示能力。外賣物流教學模型的這些能力基本上涵蓋了物流企業各個方面的業務,與物流教學的理論點可以很好地銜接[6]。
其三,智慧城市平臺具有相對于實訓的低成本、相對于實習的便利性。建立一個實訓中心需要高昂的資金投入,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而且建好之后還需要專人維護,這種費用不是每個院校所能承受的。組織學生校外實習需要不斷地聯系外面的公司,建立實習基地,而且校外的公司接受實習生具有諸多的要求,對實習日期與時長、實習崗位安排、實習生的選擇標準均有規定。學校只能適應公司的要求,沒有主動權與靈活性。外賣物流教學模型除了在初建模型庫時需要一定的投入外,建好的模型庫可以隨時隨地的使用,基本不再需要額外的投入。
3 結語
綜上,同時,在智慧城市平臺環境下,城市可能會出現以城市為單位的外賣物流平臺。全國性的外賣物流公司,在研發、運營等方面的成本相對較高。以城市為單位建設外賣物流平臺,運營費用必然會大大降低,從而緩解困擾商戶的平臺傭金過高問題。疫情的暴發,給外賣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外賣物流行業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關注,進而做出了許多積極的轉變。相信在未來,外賣物流必將更好地走進千家萬戶。
參考文獻
[1]樊洪,楊建春.基于資源共享與商業視角的大學城校際交通與物流發展模式探析——以花溪大學城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3):5-7.
[2]葉桂鳳,探索共享經濟下技工院校物流專業實訓資源共享新模式[J].中國集體經濟,2018(36): 161-162.
[5]王艷,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物流管理專業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 8(20):429.
[4]黃林,東莞“產教融合、資源共享、協同育人”的機制研究——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10):27-28.
[5]滕罕,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物流管理專業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 7): 103-104.
[6]陳永平,大數據時代財經類專業多元化實踐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構建研究——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信陽農林學院學 報,2017, 27(03): 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