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清
摘 要:現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新媒體應用在各行各業中。隨著微信公眾號、微博推送、“墨跡天氣”的手機軟件APP等各種新媒體的出現,相關人士也意識到了新媒體在公共氣象服務行業的高速發展。對于氣象服務形式的創新,氣象部門的服務質量也得到了質的飛越。本文就新媒體在公共氣象領域的特點以及微博推送為例講述新媒體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關鍵詞:新媒體;公共氣象服務;應用
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與手機端的高速發展,手機的4G以及5G的開發應用讓更多的行業看到了發展前景,首當其沖的就是公共氣象服務行業,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氣象服務的形式變得多種多樣,氣象服務的傳播速度也變得更快,這些都得益于新媒體的高速發展。
一、媒體在公共氣象服務的特點
1.傳統媒體在公共氣象服務的特點
在過去的生活當中,信息的傳遞主要借助于:報紙、電視、廣播、手機彩信等方式。首先傳統媒體關于公共氣象服務的信息傳遞慢,對于一些“暴雨”、“寒潮”、“冰雹”等一些重大災害預警信息不能快速傳播出去,導致國家以及民眾損失慘重。其次傳統媒體關于公共氣象服務的形式單一,主要表現在民眾收聽每天的新聞聯播過后的天氣預報。
2.新媒體在公共氣象服務的特點
(1)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作為新媒體當中的兩大重量級選手:微信和微博。因為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微博、微信都具有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推送發布氣象信息時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真正的做到第一手信息的傳遞。
(2)新媒體的運營成本低。將傳統媒體的運營成本和新媒體的運營成本相比較會發現,傳統媒體下的報紙、手機短信的成本頗高。報紙是按印刷數量計費的,它的運營成本顯然要大很多;同理手機短信是按照條數進行計費的,它的運營成本同樣不容小覷。但是在新媒體下的微博、微信的傳播媒介中,只需要支付一些推廣費,氣象部門就可以達到低成本的運行結果;作為使用者只需要支付流量費就可以。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新媒體的運營成本低、傳播速度快。
(3)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多樣化、受眾范圍大。現如今科技高速發展,公共氣象服務也從之前的報紙、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傳播方式增加了微博、微信、軟件APP等更多更新穎的傳播媒介。傳統媒體的成本高,導致受眾范圍小,現在公共氣象更多的選擇了運營成本低廉的新媒體,間接使得受眾范圍變大了。
(4)公共氣象傳播的階級性。傳統媒體對于公共氣象服務主要用報紙、電視等媒介傳播,要想獲得氣象信息就必須從這個媒介尋找。同時對于氣象內容沒有選擇的接受,往往很被動。隨著傳播的途徑轉變,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人們對于氣象信息選擇的內容也不同,比如在農田里工作的勞作農民,只想了解每天的降雨量,以此來決定給不給農田澆水;在室內工作的上班族只想了解每天的日照程度以及陽光的輻射程度,以此來選擇當天的防曬措施。
二、運用新媒體傳播公共氣象信息存在的問題
新事物出現,舊事物消散。任何新的東西出現,都會有它的優勢,同時也會有它的問題出現。首先,由于新媒體的出現,就導致了傳統媒體的落后同時也意味著相關一系列的人員會面臨著失業的問題,新媒體給傳統媒體一個致命的打擊。其次,在公共氣象信息進軍新媒體時代的同時,就意味著任何人都能參與發布或者獲取信息,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虛假,使得信息的權威性、準確性受到挑戰。然后,相同的氣象信息在不同的媒介中傳遞著,使得內容呈現出一種詭異的一致性,缺乏相關的信息分類,沒有做到讓不同的人獲取不同的信息。
三、新媒體在公共氣象服務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以及科技的發展,更多新興的新媒體手段映入眼簾,同時客戶群體有關于公共氣象服務的信息收集手段也有了明顯的轉變,由最開始、最傳統的單向獲取變成了現在的雙向的、多元化的信息采集。
1.新浪微博公共氣象服務
近年來,隨著新浪微博應用的研發與推廣,氣象服務中心也在微博這個平臺上做起了“氣象服務”的公眾號用來發布相關的氣象信息。對于近年來的“暴雨”、“寒潮”“冰雹”等氣象信息的檢測與信息發布的越來越及時,國民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少,公共氣象服務所引發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大了,這些都得益于微博的這個平臺,讓氣象信息更及時、更準確的發布出來,讓市民迅速了解。
微博以其短小精煉的特點圖文并茂的優勢,突出氣象信息的重點,迅速抓住公眾的眼球,并且微博有龐大的粉絲群體,著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受眾群體。
2.微信公共氣象服務
近年來,微信平臺的做大做強,吸引力更多的年輕群體,微信作為最普及的通訊手段,已經深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公共氣象服務同時看中了微信這一傳播媒介。隨著氣象服務中心在微信認證了工作號,極大的方便了氣象服務中心的信息發布。可以讓更多的老百姓及時的看到當地的氣象信息并做好相應的防范。比如:若是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在微博以及微信的平臺上發布了特大暴雨的信息,那么老百姓就會及時的做好相應的措施,準備好雨傘,或者在暴雨來臨之際待在家中。
3.天氣軟件手機APP公共氣象服務
隨著手機端的應用開發,在IOS以及安卓系統中出現了專門做天氣信息的APP。比如墨跡天氣、2345天氣王、Yahoo天氣等軟件。此等軟件的問世使得千千萬萬的手機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的查詢當地的天氣信息,讓查詢天氣變得更方便更快捷,同時軟件的界面有各種各樣的風格以及推送不同的信息,可以吸引不同的手機用戶,讓查詢天氣變得更加的趣味性。
舉例說明,墨跡天氣APP的下載量達到了5億次,這就說明用APP來發布氣象信息也是行得通的,可以讓更多的人去認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氣象服務信息想要在新媒體中得到更好的應用,還要考慮到新媒體在老百姓心中的認可程度和特點,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更好的讓氣象防災減災信息及時快速發布到政府、社會、公眾手中,最大限度減少國家和人民群眾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1]趙潔.淺談新媒體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219.
[2]許海軍.試論公共象服務領域新媒體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1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