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輝 韓永東 劉炳友
摘 要:本文作者根據多年的林業工作實踐研究,認為搞好黑龍江省克東縣的生態環境建設須從宣傳教育、建設監管、林木管護、項目投資等四個方面加大推進力度,并對其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對當前開展的生態市、園林城建設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生態環境;創優對策;本地區
一、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為手段,切實增強干部群眾生態意識
1.政策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傳播黨的方針政策。采取干部會、群眾會、培訓班等多種形式擴大政策的影響力;
2.政務公開。利用村務公開欄、鄉鎮公示榜,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加以宣傳,并將各項目的實施情況、林業驗收結果向村民公開公布,接受其監督,提高村民的生態憂患意識和加快家鄉綠化、脫貧致富的責任感;
3.創優思路。只要有了新的規劃設計、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才能帶領群眾實現新的目標;
4.落實責任。不論哪一項林業工程項目,哪一項林業生產任務,都必須簽訂責任書和承包合同,從上至下環環緊扣,明確職責,兌現獎罰,增強廣大干部綠化美化家園,加快生態環境的責任感;
5.建立基地。建立義務植樹基地非常必要,要讓廣大群眾參加義務植樹造林和義務護林等,堅持年年造林,真正將義務植樹的任務落到實處,提高全民的綠化意識,要有所突破、有新的舉措,推動義務植樹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
6.培育典型。不論從鄉村、單位綠化建設上、還是整個精神風貌上,要樹立起典型,樹立那些加快家鄉環境建設,脫貧致富的典型,樹立那些綠化美化家園,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成績顯著的典型,由現實的典型引路,典型教育,使廣大干部、人民群眾真正認識到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綠化家園,脫貧致富奔小康才是全縣人民的出路所在。
二、以加大建設監管力度為促進,全力確保工程造林建設質量
加快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步伐,關鍵的一條就是要抓好整個林業生產的質量問題,質量是根本,就是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前提。總結以往的造林經驗,克服種種弊端,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要制定發展規劃。要制定一個切合實際,實事求是的林業發展規劃,要有一個逐步實施的,可操作性的作業設計;
2.要確定嚴格標準。確定一個嚴格的技術標準和造林驗收標準;
3.要實行監理制度。實行工程項目監理制,使工程開工到竣工處在監控之中;
4.要加強監督檢查。行政、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強工程項目的監督檢查、指導工作;
5.要成立監管組織。成立工程質量管理和種苗監管領導小組,杜絕關系苗,私自處理的不良現象;
6.要強化工程管理。實行工程項目管理負責制,工程技術人員承包技術指導;
7.要發展立體林業。調整造林密度,加大植苗、直播種苗量,喬灌草相結合,積極發展立體林業;
8.要嚴格種苗管理。嚴把種苗質量關,實行“六證一簽”即標簽、產地、調運、質量合格證、檢疫證、苗木運輸證、生產經營許可證,采取招投標的形式,簽訂種苗供銷協議;
9.要做到防治并舉。加強林木病蟲害防治,隨發生隨防治,預防為主;
10.要堅持科技興林。運用先進的科技補充完善,以提高造林質量,加快生態環境建設。
三、以加大林木管護力度為保證,全面落實森林資源管護措施
隨著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的啟動實施,造林力度前所未有,但隨之林木草原管護工作任務變得越來越艱巨,其存在的關鍵問題就是林牧矛盾突出,林牧病蟲害侵害嚴重,特別是林牧矛盾,變白天放牧為夜間放牧,以及隨意盜伐林木,隨意在林草地引火,給護林防火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對此,各地政府要引起足夠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必須在今后的林木管護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加以保證:
1.建立健全配套法規。制定完善的林木管護法律法規。各地應當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結合本地制定好《林木管護制度》,實施《禁牧令》,建立健全林木管護的法律法規;
2.實行舍飼圈養制度。轉變觀念,改變放牧的方式。要大力提倡封山禁牧,舍飼圈養的措施,動員飼養牲畜的農戶舍飼圈養,采取牛羊育肥的經營方式,發展畜牧業;
3.落實護林人員報酬。積極爭取資金,認真落實好鄉、村護林員報酬,按時兌現落實,為長期的林牧管護提供保障;
4.組建三級管理體系。壯大林木管護監管機構,配備一批精干強悍的縣鄉林政管理隊伍,形成縣有林政、森林公安分局,鄉有管護隊,村有專職護林員的三級管理體系;
5.嚴查各類毀林案件。嚴厲查處破壞林木的各類案件,加強巡邏,特別是冬春兩季護林防火關鍵期,要嚴管死守,重點地區要加大管護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查處,依法追究責任。
四、以加大項目投資力度為保障,進一步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步伐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國家把生態環境建設列為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實行重點項目重點扶持。我們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地爭取國家的重點工程項目,加快本地區生態環境建設。
1.積極爭取國家確定的各項生態工程項目,爭取重點工程項目的投資和扶持;
2.鼓勵和動員社會團體,個體承包,綠化美化,要對承包人重點扶持,給予優惠政策,吸引其投資,以點帶面,推動綠化進程;
3.加大立項,以立項申辦工程項目,創造開發建設項目的氛圍。
作者簡介:宋艷輝(1979-)女,黑龍江克東人,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從事營林生產技術指導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