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保護環境,人們通過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抵御自然災害,提高農業與牧業的產量,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基于此,本文以生態林業工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從生態經濟思想、工程總體規劃與配套工程建設闡述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有效對策,結合實際情況探究該工程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生態林業工程;工程建設;環境保護
為了積極應對二十一世紀以來的生態危機,保護人么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資源,避免旱、澇、沙對人們產生重大威脅,通過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土地荒漠化。生態林業工程是解決環境危機的重要途徑,將森林作為環境與社會發展的紐帶,讓森林為人類生產提供材料,并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美化人類的家園。
一、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
分析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具體如下:1.可持續發展原則。在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強調該原則,即強調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與資源的合理配置,保持社會秩序良好,實現經濟發展、生態平衡以及技術水平進步之間的循環。通過可持續發展原則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使經濟繁榮與生態優美共存。2.效益協調一致原則。通過生態林業工程可以恢復森林的再生產能力,從自然與社會兩個角度出發,提高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帶來的生態效益,實現經濟再生,使生產收入大于資產支出,擴大生態林業工程的再生產規模。3.生態林業工程技術配套原則。其中的技術指的是經濟建設與生態學原理的結合,在人工輔助下得到生態經濟學與現代工程技術配套設施的完善,實現生產中物流的循環。
二、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對策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樹立客觀的生態經濟思想可以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合理調整林種與樹種結構,增加優良樹種的比例。實施有效的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對策,有利于加強人們的管理職能,維護建設成果,保證區域內生態系統能夠良性循環,實現農業、畜牧業的有序發展。
1.樹立生態經濟思想
建設中,人們需要從自然、社會與經濟等方面考慮,明確生態林業工程屬于一項復雜且繁瑣的系統工程。以往單純的生態觀念無法引導工程可持續發展,只有科學樹立生態經濟思想,從系統的協調性與綜合性角度出發,才能夠為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帶來更多生態效益。要求人們在建設進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建設原則,結合地域環境,服從生態經濟最佳的原則。
某省立足于生態經濟思想理念,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林,拉動農戶增收致富。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與國家林業局研究開發中心合作,制定“百萬畝生態經濟林及加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規劃,計劃到2020年投資16.44億元,建設經濟林產業基地100萬畝。同時,創新多元化投資機制,鼓勵社會企業和投資主體對林業建設項目進行投資,合作建設生態經濟林與藥材種植生產項目。
2.做好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總體規劃
做好工程的總體布局與規劃,以區域生態和經濟評價為基礎。對此,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1)按照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生態林業工程的建設規模,合理進行空間布局的有效劃分,確定生態林業工程類型。(2)按照各個地區的生態條件與氣候因素,堅持因地制宜的建設原則,合理配置林種與樹種,保留優質種類,創造區域內最佳的生態林業工程格局。(3)增加資金與技術投入。拓寬建設渠道,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建立工程建設基金制度,采用分層管理與專項使用的模式,為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引進資金投入,應用先進的技術提高工程技術含量。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通過優惠政策鼓勵科研人員進入生產第一線,實現生態林業工程的科技興林建設目標。
3.做好配套工程建設
做好與生態林業工程有關的配套設施建設,改善當地經濟環境,提高糧食產量。常見的配套工程主要有溫飽工程和致富工程。其中溫飽工程包含了山地生態工程與農業生態工程,以此解決糧食問題,改善該地區農耕環境,提高土地糧食產量。致富工程中包含鄉鎮企業和庭院經濟,以此提高農村收入,充分應用當地的林業產品與林副產品,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與此同時,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進程中,人們還需要減少對樹木的砍伐,禁止捕殺野生動物,防止人為破壞生態環境,實現對生態林業工程和環境的保護。
三、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有效途徑
分析實現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有效途徑,具體如下:1.加強對生態林業工程于環境保護的宣傳,調動全社會力量深入工程建設,提高人們對造林綠化的積極性。在宣傳時,應大力宣傳生態林業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協調關系,宣傳工程項目對人們物質生活與經濟收入的推動作用。2.明確各方責任,實現生態林業工程的目標管理。要求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協調指揮機構,專門負責該生態林業工程的組織與實施,并將激勵機制應用其中,帶動人們的積極性。3.強化生產技術管理,保證生態林業工程質量。要求有關人員做好工程施工設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優化樹種與林種結構,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通過承包責任制和技術培訓,嚴格進行工程的驗收與審查,實現生態林業工程的高標準與高要求。4.推進依法治林。依照法律規定制止生態林業工程進程中存在濫砍濫伐現象,不允許毀林開荒,并將該項制度納入到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中。加強對森林樹種的植被的病蟲害防治,做好森林防火與防雷工作,為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提供安全保障體系。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意識到了生態環境因素對人類的重要影響,通過生態林業工程的建設,將其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未來,人們還需要更加積極的建設生態林業工程,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共同進步,為人類生存營造更美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高鑫,邱鵬.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對策與途徑分析[J].現代園藝,2018(08):142.
[2]王麗麗.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對策與途徑[J].建材與裝飾,2018(01):150-151.
作者簡介:李偉偉(1987-02-05)女,籍貫:山東德州;民族:漢;最高學歷:本科;目前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