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普外科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87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 患者均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 觀察患者干預后的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87例患者經護理干預后, 均痊愈出院, 無一例并發癥發生。結論 普外科急腹癥患者要及時明確診斷, 積極觀察處理, 可以促進其早日康復,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急腹癥;綜合性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4.082
急腹癥是普外科的常見疾病, 在基層醫院尤為常見, 具有發病原因復雜、病情變化快及發病率高等臨床特點, 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一般最先發生疼痛的部位可能是病變的原發部位, 最常見的是急性腹痛, 腹痛分為內臟痛、腹膜刺激痛以及牽扯痛(放射痛)等, 具有起病急、變化多端、病情嚴重等特點[2-5], 大多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為了進一步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普外科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東營勝利醫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7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 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有效的綜合性護理干預, 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東營勝利醫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7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48例, 女39例, 年齡21~73歲。
1. 2 護理干預
1. 2. 1 急救措施 救治原則:外科急腹癥雖然病因不同, 但都可伴發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因此, 在救治原則上, 特別是非手術治療患者中有許多相同之處。對一些病情復雜、診斷不明的重癥患者, 應該是邊采取措施積極救治邊進行確診, 且不可因診斷而耽誤救治時機。
1. 2. 1. 1 臥位 外科急腹癥患者一般采取平臥位或患者感覺最舒適的體位。若伴有急性腹膜炎, 要采取半臥位;處于休克狀態的患者, 可以采取軀干和下肢各抬高10°~30°的體位[6]。
1. 2. 1. 2 胃腸減壓 胃腸減壓可以減輕患者腹脹, 緩解消化道梗阻, 對于消化道穿孔或破裂的患者可以避免消化液進一步漏入腹腔。
1. 2. 1. 3 糾正脫水及酸堿平衡失調 急腹癥患者常有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尤其如腸梗阻、腹膜炎等患者更為明顯。對失水、失鹽的患者要及時進行補充。對已經處于休克狀態的患者, 應首先搶救休克, 同時做其他適當的檢查, 有時為了爭取時間和搶救生命, 即使休克尚未完全糾正, 也要緊急進行剖腹探查, 以解除病因(如肝、脾破裂導致的失血性休克或者腸壞死合并中毒性休克等)。對一時難以確診的患者, 全身情況尚好, 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其癥狀和體征的變化情況[7-9]。
1. 2. 1. 4 抗感染 無論是原發的細菌感染或繼發于胃腸道梗阻或破裂的感染, 都需要用抗菌藥物。腹腔內炎癥通常以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為主, 大部分合并厭氧菌感染, 一般先給常用的抗生素, 待細菌培養以及藥物敏感試驗報告后再調整用藥。
1. 2. 1. 5 鎮靜、止痛 對于診斷已明確、治療方案已經確定的患者, 護理人員要根據醫囑使用止痛劑。這樣可以幫助患者安定情緒, 充分休息, 適當恢復體力等。但對診斷不明, 尚需要繼續觀察的患者, 嚴禁使用止痛劑, 以免掩蓋患者病情, 貽誤治療。可以酌情使用解痙止痛劑如阿托品等藥物[10-12]。
1. 2. 2 一般護理 護理目標是患者能夠主動表述內心的焦慮, 能積極配合各項治療、檢查和護理, 且情緒穩定;患者腹痛得以緩解, 能復述自我緩解疼痛的方法和相關疾病的預防和保健知識;患者體液代謝維持平衡, 或已發生的代謝紊亂能予以糾正。
1. 2. 2. 1 心理護理 外科急腹癥往往發病突然, 腹痛較劇烈, 并且病情發展快, 患者缺乏思想準備, 擔心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或者預后不良, 表現出急躁情緒和焦慮。對于此類患者, 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進行接診, 予以關心, 穩定患者情緒。在患者接受各項檢查和治療前做耐心解釋, 使患者了解其意義和目的, 從而積極進行配合。
1. 2. 2. 2 禁食和胃腸減壓 禁食和胃腸減壓是治療急腹癥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減少胃腸液積聚, 減少消化液自穿孔部位漏出, 減輕腹脹, 改善胃腸道血液供應, 有利于胃腸蠕動恢復, 也有利于麻醉和手術的安全。對于老年人、神志不清或者出現休克患者需要平臥, 其會厭部反應較差, 患者出現嘔吐時護理人員要將其頭部轉向一側, 以防止發生誤吸。
1. 2. 2. 3 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護理人員要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路, 根據醫囑, 合理安排輸液順序。若有大量消化液丟失時, 要先輸注平衡鹽溶液。有腹腔內出血或休克者, 要快速輸液、輸血。神志不清或者尿量較少者, 應留置導尿管, 詳細記錄尿量, 并根據尿量調整輸液、補鉀的量和速度。
1. 2. 2. 4 吸氧、解熱、鎮痛 對于有休克或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傾向的患者需要給予吸氧;對已明確診斷, 可以應用止痛劑緩解疼痛, 有助于安定患者的緊張情緒, 減少消耗。但對診斷不明確的急腹癥患者, 不可隨意應用止痛劑, 以免掩蓋患者病情而耽誤治療[13]。
1. 2. 2. 5 體位 在無休克情況下, 患者宜采用半臥位或斜坡臥位, 以利于腹腔內滲出液積聚盆腔, 便于促使滲出液局限、吸收、引流;還可以使腹肌松弛、膈肌免受壓迫、改善呼吸循環, 減輕腹脹、控制感染等。合并休克者需采用休克體位。
1. 2. 3 病情觀察與護理
1. 2. 3. 1 腹痛護理 觀察腹痛部位、性質、開始時間、引起腹痛原因、腹痛持續時間、規律性、痛點是否轉移以及疼痛的發展過程, 并注意觀察患者對疼痛的反應。對于某些保守治療的患者, 尤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若腹痛加劇、白細胞升高, 則提示病情在進展, 要通知主管醫師盡早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1. 2. 3. 2 觀察病情 及時了解患者相關化驗指標, 以判斷病情變化。
1. 2. 3. 3 做好護理記錄 急腹癥護理時的一切措施及病情變化, 護理人員都要做好記錄, 且內容正確并注明時間。護理記錄既是診斷、治療的重要資料, 又是法律的重要依據, 切不可忽視。
2 結果
87例患者經干預后, 均痊愈出院, 無一例并發癥發生。
3 討論
急腹癥是一類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 需要早期診斷和緊急處理的腹部疾病, 其特點為發病急、進展快、變化多、病情重, 一旦診斷延誤或治療方針不當, 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危害, 甚至導致死亡[14, 15]。急腹癥病情特殊, 涉及多種疾病, 難以判斷發病原因, 甚至有部分患者經過手術才得以確診, 一旦忽視某些細小的臨床癥狀, 便會出現漏診、誤診的情況, 對患者造成無法挽回的創傷。本研究中, 87例急腹癥患者, 通過護理人員實施有效的綜合性護理干預, 均痊愈出院, 無一例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 普外科急腹癥患者要及時明確診斷, 積極觀察處理, 可以促進其早日康復,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在德, 吳肇漢. 外科學.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571-575.
[2] 金興海. 基層醫院急腹癥的臨床診斷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29):104.
[3] 宗洪飛. 急腹癥誤診原因分析21例.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13):291-292.
[4] 王吉琴. 對43例普外科急腹癥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研究. 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4):75-76.
[5] 石錦雯. 對住院治療的老年急腹癥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研究. 當代醫藥論叢, 2015, 13(9):74-75.
[6] 趙冬梅. 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急腹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16(35):203.
[7] 薛冬梅. 普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護理. 亞太傳統醫藥, 2011, 7(7):197.
[8] 王桂芝. 規范化護理在普外科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 現代養生, 2015, 31(14):180.
[9] 林秋萍. 預見性護理在急腹癥分診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校醫, 2014, 28(5):371-372.
[10] 田海蓉. 人性化護理在婦科急腹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健康之路, 2017(4):215-216.
[11] 段轉仙. 人性化護理在婦科急腹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大家健康(上旬版), 2016, 10(1):172.
[12] 祝焱. 整體規范化護理在普外科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醫學信息, 2015(18):58.
[13] 于興芳. 探討整體規范化護理在普外科急腹癥臨床治療中的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1):410-411.
[14] 楊曉靜. 人性化護理在外科急腹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8):1510-1511.
[15] 熊合明, 付靈芝, 葉彩云. 預見性護理模式在外科急腹癥中的應用效果.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7(9):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