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妹?王思天
摘要:工業革命作為人類發展歷史中的重要部分,為人類社會帶來了生產力的革新以及文明的進步。目前,世界逐漸步入到了后工業時期的時代,工業時期遺留下的產物處于一種難以言喻的尷尬境遇。在本文中,將對工業革命遺留的工建筑,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發揮作用進行簡要的分析,為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工業建筑遺產;保護;再利用
對于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屬于人類的居住環境科學研究的范疇。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對于城市的工業建筑遺產的合理處理,有利于居住環境的更新改變。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是對于退出歷史舞臺的過去事物的重新應用,賦予現代化的價值,使其在一起煥發生命力,對于構建一個符合時代的宜居環境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領域。目前對于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人們對于工業建筑遺產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等的錯誤認識加上保護制度的不完善、經濟投入的單一性問題,使得遺產建筑的保護與再利用都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一、工業建筑遺產的價值
(一)歷史價值
工業建筑遺產主要誕生于十九世紀的中期,他們曾經是為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進步而出現的建筑產物。從歷史的角質角度上看,工業建筑遺產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路程,是整個城市工業化時期的時代文明載體,承載了當時最先進的建造、建筑工藝以及審美觀念。不僅如此,很多城市的工業建筑遺產與偉大的歷史人物有著不可斬斷的關聯。比如說,上海周邊的船廠,便是清朝時期洋務運動時期的產物,由晚清重臣李鴻章完成建造。
因此,工業建筑遺產不是我們通常認識中的時代淘汰的產物,反而是一個城市經過歲月歷史發展的見證,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承載實體。
(二)社會文化價值
工業建筑遺產是一代人的回憶,是一代人生產生活的場所。工業建筑遺產不僅僅是工業社會時期的紀念物,同事也是人們對于更真切了解一代人生活寫照的工具,也是那一帶工業工人的寶貴回憶,對于工業家庭來說,是他們的生活與情感上的寄托。
(三)綜合經濟價值
為了承載當時的生產力的需要,工業建筑遺產往往具有結構包容性強,敞開結構、采光優良、設施健全、空間大等特點。以上這些特點,使得工業建筑遺產有巨大的再利用的潛力。不僅如此,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逐漸地在諸多城市站穩腳跟。工業建筑遺產正是為這些創意產業提供了很多的場所,因其空間結構所具有的巨大的包容性同創業產業的內在特點契合,這一點充分地體現了工業建筑業產具有的綜合經濟價值。
(四)科學技術價值
工業建筑遺產內遺留下的,是當時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代表著先進的生產水平以及超高的技術標準、與技術工藝。因此,工業建筑遺產不僅僅是一個建筑,它包含了當時最先進的工業技術,也就是科學技術,這說明了工業建筑遺產自身擁有著很高的科學技術價值,值得后世對其研究考察。
二、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方法
(一)對于工業建筑遺產價值的合理評估
目前對于工業遺產建筑的價值評估都處于薄弱的階段,有的城市甚至從沒有意識到工業建筑遺產具有價值。因此建立工業建筑遺產普遍試用的價值評估體系,能夠幫助工業建筑遺產重新獲得在現代社會的價值,指導有關部門或者企業團體對其進行保護與再利用。
(二)保護模式的多樣選擇
工業建筑遺產本身具有一定的適應性與環境的適宜性,在一些工業化的城市當中,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模式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的選擇具有多樣性。比如東北工業老基地的標志性城市沈陽便有中國鑄造博物館,鞍山有中國鋼鐵博物館,上海這種文藝氣息比較濃的城市中,便有上海創意產區聚集區工業建筑的保護方法。
(三)工業建筑遺產的再改造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工業建筑遺產的空間包容性巨大等特點為工業建筑遺產的改造提供了諸多的可能性。在對工業建筑遺產的在利用過程中,要本著安全的原則對工業建筑遺產進行全面的評估,對于能夠再利用的部分做出保護與重構的方案,同事對于其中的就工業元素也要進行界定以及改造方案的制定。不僅僅如此,工業建筑遺產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與情感,因此在工業建筑遺產改造的同時也要做好情感補償的措施,借助文化、符號保留住這份珍貴的回憶。
三、結語
工業革命作為人類發展歷史中的重要部分,為人類社會帶來了生產力的革新以及文明的進步。目前,世界逐漸步入到了后工業時期的時代,工業時期遺留下的產物處于一種難以言喻的尷尬境遇。
在對工業建筑遺產有正確的價值認識情況下,對于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排查解決最終在科學的措施下完成對工業遺產建筑的保護。其實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不僅僅是為了使他們再次的富有生命力,更是對人類工業時期發展文明載體的保護,是我們正確認識歷史的重要過程。
參考文獻:
[1]劉宇.后工業時代我國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策略研
究[D].天津大學,2016.
作者簡介:張慧妹,沈陽化工大學;王思天,沈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