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軍
摘要:藝術發展史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史,藝術在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獨特的意義,從實用性到人們的審美的發展,從維護皇權宗教,到脫離宗教皇權,進而走向普通大眾。而當代的藝術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載體,承載著藝術家的思想,并向人們進行信息的展示與傳達。本文從何為藝術到藝術的某些特性,以及當代藝術從追求視覺美到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的載體的轉換等方面來闡釋藝術創作的一些現狀。
關鍵詞:藝術;時代性;傳達信息
一、什么是藝術
當我們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又關系到另一個問題,藝術與藝術家的關系。實際上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藝術家創作出藝術作品。這件作品便承載了作者當時的情緒,思想,和那個時代的烙印,是藝術家世界觀的表達。當藝術作品放在展廳里,供觀者欣賞的時候,觀者看到這件作品,會被吸引,與自己的情緒相碰撞,從而引起觀者的思考,引發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這里的觀者也包括藝術家本身,藝術作品會進而影響藝術家的創作,所以藝術作品與藝術家會產生一種互相影響與反作用的關系。
很多朋友有時候也會問我,你們做的這些奇奇怪怪的作品都是什么呢?有什么價值呢?有什么意義嗎?有時候因為別人的質疑,才開始嘗試著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也是在回答別人質疑的過程中,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漸漸的明晰起來。我們大家都通過一句話就是,藝術源于生活。所以說,藝術與生活是聯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單獨拿出來評判的,它更多是一種對生活的理解和對世界的認識。一個人的藝術創作藝術作品,本身就是藝術家對自身的世界觀的一種闡釋。藝術是探討生活的一種方式,探討生活中還沒被發現的無限可能性?!爱斘覀冋故玖俗约旱目赡苄?,也就展示了世界的可能性,展示了物的可能性,”①所以說藝術創作的過程是藝術家認識世界的過程,藝術家對生活中問題的展示,藝術家思想的表達。
二、藝術具有時代性
從技術的層面講,藝術作品是不斷被創作而又不斷過時的,這種過時實際上是一種必然的現象。藝術創作的創新都是根據前人的經驗的,一個新的技法或工具被創造出來,有時候就意味著之前的技法有可能不再受到歡迎不再被廣泛地使用,它具有顯而易見的時代性,在某個時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后退出歷史舞臺,也許在以后的某個時間點又會發揮新的作用。從精神觀念角度講,藝術作品在被創作出來的那一刻,便是藝術家當時情緒的表達,是藝術家當時情感的寄托。千百年前創作出來的作品,我們今天看,仍然會產生共鳴。而這種共鳴可能會讓我們在此時此刻體會到作者當時的情緒。所以說藝術與時間有著非常復雜的關聯。
所謂的藝術,我覺得就是跳出固有思維,然后打破框架,然后建立一種新的架構呈現給觀者。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其實我們人生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形式。生活帶給我們的是各種不同的體驗,如果我們能在打破常規認知中依然能體驗到樂趣,那就是活在藝術當中了。真正的藝術在于創作者對生活理解,通過藝術表達出來,以及觀者對生活的體會和感悟與作品產生共情。藝術其實是在表達人類的某種感受。通過觀者的經驗加心理感受,共同完成對藝術的理解。而電影與蒙太奇則是調取人們的各種情緒。文章,則是讓讀者能夠在另一個空間與作者相遇,讓你看到我的感受、看到我的情緒,我的思想。作為藝術作品,只有創作者對生活有深深的理解基礎之上的作品,才能引發觀眾的共鳴。
中國傳統的山水畫講究形神統一,這是中國關于心身關系的理論。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一個美學問題,形是單純的畫面呈現給人的視覺符號,神則是通過視覺的畫面傳遞出畫家的思想情緒與內涵。而西方的藝術也從古典轉換到了現代。不管是中國傳統繪畫,還是西方現代藝術,都在一定程度上顯現了藝術的時代性這一特點,不管是在意識形態還是在表達方式上,不管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都反映出了藝術的時代性。在當代藝術的表達中,更多地運用了當代環境下的一些材料技法,從而展現了更多的當下的特點,同時也推進了藝術史的發展,體現了某種難以言喻的力量。
三、當代藝術創作為什么不再以“美”為追求了
藝術家是這樣一種人,他向人們固有的關于體驗的觀念挑戰,或者向人們提供關于體驗的其他信息,并對體驗做出其他的解釋——蘇珊·桑塔格②。
現代藝術確實不再追求美了,但是“美”從來都不是藝術主要的追求;藝術的追求更確切地說是“傳遞信息”,“美”只是次要的元素。
大家都了解古代的藝術作品大多都具有適用的意義,從原始人的記錄到中世紀的用來傳教。但是在更深一層次上,藝術的作用從來沒有變過,就是傳達信息的載體媒介之一。以圖像來記錄故事是因為圖像傳達信息具有有效性。這些藝術作品,都承載著信息傳達的作用。比如一幅山水畫傳達的信息可以是“這里的山水很秀麗”,一幅人物畫傳達的信息可以是“這個人的形象呈現”。藝術家思想的不同決定了傳達信息的不同,同時也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多樣性。如果有人想要傳達“我們眼睛真實看到的美麗的風景”,那那個人可能會畫一幅具象的作品抑或者一張攝影作品。從古典藝術到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轉換,注重的不是藝術作品美的本身,而是傳達藝術家本人的觀念。人們通常認為現代藝術始于保羅·塞尚,而當代藝術始于馬塞爾·杜尚,如果說,傳統藝術上的信息傳遞更多是在意識形態上的,那么現當代藝術不光是在觀念上,在表達方式上也淋漓盡致。正如杜尚的《泉》這件作品,它本身就是一件現成品,不具備古典美,也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藝術的“美”,但它是一種符號,一種思想觀念,也成了藝術史上一件標志性的作品。
所以為什么以前的藝術家在作品的時候第一要義便是審美,而不是要以傳達傳達信息為重點,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很顯而易見了。因為藝術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進步的。古代社會,上流階層所接觸到的信息也是非常有限的,他們的眼界本身就限制了他們的表達,根本不足以讓他們想到去傳達一些比“美”更深層面的東西。而當代社會,所有人都在追求美,表達“美”所反映出來的眼界就沒有多么高深了。當代藝術所傳達的信息,就是以當代普通人的眼界不會去思考的一些東西。某個時代的先鋒藝術作品是不能夠被所有觀者所理解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每個時代的先鋒藝術作品都是對未來信息交換模式做出的探索。
所以說,無論中西,從來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所謂理性,不管是在組織結構上還是在表現方式上都不存在一個規定的“美”,現當代藝術創作的手法,不再以創造“美”為目的。更多的是去關注作品和藝術家本身所要傳達的觀念性與實驗性,以及對內在自我的深度對話,去關注作品所傳遞的思想以及產生的新的文化價值。
四、結語
當代藝術具有實驗性的特點,每一種藝術創作手段所產生的作品都具有不同的特點,都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能表現出情感強大的張力,以及其實驗性所具有的獨特的表達方式。而當代藝術是需要實驗的。實驗,正是為了尋找改變的可能性。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當代藝術展現出了其極強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在當代的語境下,是龐大的,是包含了整個社會層面的,藝術家的創作也展現出來一種極具活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