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亞波
摘要:目前高校大都對留學生開設了書法課,由于沒有國家統一規范的教學大綱、教材以及教學評價體系,導致對外書法教學發展緩慢。本文通過研究留學生學習書法的現狀,分析漢語教學與書法的關系,幫助留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和了解中國文化。
關鍵詞:在華留學生;書法教學;課程實踐
書法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載體之一,為許多外國留學生所喜愛。國內高校也大都針對留學生開設了書法課程,由于書法往往被排除在留學生主干課程之外,課程定位不準,教學效果也不理想。[1]如何讓留學生學好中國書法的同時提高漢語知識水平,進而更好理解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是書法課教師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中國書法在留學生漢語教學中的意義
書法,作為漢字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中華文化最直接的載體,同時又蘊涵著深刻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留學生漢語教學,書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每年的“漢語橋”中文比賽中,都有不少參賽外國學生憑借中國書法而勝出。因此書法教學在留學生漢語教學中意義重大。
(一)增加留學生漢字詞匯量
書法是漢字的藝術,漢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學習書法就必須對于漢字文化以及漢字的演變有所了解和熟悉。在書法教學中對于富有文化內涵的漢字,潛移默化地播撒中國文化因子,比如福、龍、和等字,如果將傳統文化內涵、風俗文化知識和傳達的寓意,借助字體造型進行詳細解說,那么留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可以了解書法,在書法藝術中可以里了解漢字,語言和藝術的融合形成課堂與知識的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二)增加留學生對于中華文化藝術的理解
漢字的形態蘊含著中國的文化。同時,在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里,有“書為心畫,字如其人”的觀念,所謂“心正則筆直”。漢字是一種藝術,它蘊含著中國人特有的審美觀,尤其在書法中,這種線形藝術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另一方面,漢字的字形結構體現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及傳統的世界觀、價值觀。書法中蘊含的“天人合一”“中庸中和”的哲學思想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空間意識,所以說理解了中國書法,就理解了中國人的思維,理解了中國文化的藝術和審美。
二、留學生學習中國書法的現狀
就來華留學生學習背景可分為兩類:一部分來中國學習漢語,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接觸到中華書法課程并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一部分人先在本國接觸到中國書法,從而來中國學習。對來華留學生來說,漢語是他們與中國人交流的媒介,而書法幫助他們與中國人更深入交流。但是目前留學生學習中國書法教學現狀并不太令人滿意。
(一)書法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于留學生學習書法是一種挑戰
書法是建立在以象形字為基礎的漢字之上,又是一種抽象的藝術符號,而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十分有限,傳統書法書寫與文字字形變化較大,本來有助于促進語言學習的書法反而讓留學生感到困難。另外留學生雖然喜愛中國傳統文化,但側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局限于可感的藝術形式,[2]并不能深入理解中國書法的文化內涵和的哲學思想,學得好的也僅僅是徒有其形,達不到傳統書法講究風神內蘊的境界。
(二)語言溝通障礙影響書法教學效果
剛來中國的留學生大多數漢語水平不高,留學生剛開始對于書法興趣不足的主要原因還是語言障礙。而大多數書法教師多為藝術類專業教師,本身英語水平就不高,還要給留學生解釋一些專業的書法詞匯,比如如何區別狼毫與兼毫,生宣與熟宣,中鋒運筆等專業詞匯,讓留學生理解就是個難題。
(三)書法課程課時較少,缺少連貫性和延續性
我們知道,練習書法費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練習,才能達到架構和基本筆畫的掌握,而大多數高校留學生書法學習課時一般每周兩個課時,注重技法學習,以課堂學習為主,學生課下很少進行書法練習,因而教學效果遠遠達不到書法學習的基本要求。
三、中國留學生書法教學的實踐
書法與漢字密不可分,留學生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國之粹,書寫國之情”,不僅僅是讓學生練習書寫漢字,更是一種對漢字的加強記憶訓練,對漢文化深入理解的過程,從而認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3]
(一)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加強,對漢字的深入理解和認識
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語言,“技能先行,理論跟上”,書法課程與其他漢語課和文化課程相互補充,巧妙切換,寓教于樂,使之適應外國留學生的實際,重在傳播書法文化,提高書寫技能。針對留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比如書法教學和中文歌曲結合,書法教學和舞蹈結合,或者在休息時間讓學生打太極,體會自然,人和書法三位一體的觀念,有利于書法興趣的培養和日后的書法創作。[4]
(二)重視書法課與人際交流
組織各種形式的留學生書法比賽和傳統節假日文化活動,據調查留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就是春節和中國家庭一起包餃子品嘗美食,可以利用書寫對聯和“福”字等書法活動,創造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交流的機會,讓書法成為人際交流的潤滑劑,促進留學生書法水平的提高與文化交流。
(三)因人施教,重視書法的文化元素和實用性
留學生書寫特點常常會出現一些通病:比如不懂漢字地筆畫書寫順序,文字的左右結構顛倒、缺少偏旁部首、不會區分筆劃的長短、偏旁部首之間距離不是太近就是太遠等問題,此時應該針對每個人不同狀況手把手地示范,讓學生觀察反復練習。教學初期可以讓他們首先練習寫好自己的名字,書寫一些名言名句或詩詞,還可以將書法和繪畫結合,練習畫扇面贈送親友等。同時不拘泥于程式,課程中讓學生盡量融入自己國家的文化和自己的個性特點,讓書法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讓留學生愛上書法。
四、結語
書法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根據外國留學生的認知特點,積極探索來華留學生的書法教學方法。[5]教學安排以楷書為基礎,以臨摹為途徑,以示范為主體,以實用性為目標,同時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培養留學生學習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提高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中的地位,也為傳播中國文化帶來更大的益處。
參考文獻:
[1]李月月.當今書法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J].美與時代·美
術學刊,2017(10):92-93.
[2]趙寧.從中國文化的角度看漢字傳播教學[J].現代語言研
究,2009(9):119-120.
[3]王萬順.外國留學生書法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
理論.下,2016(10):223-224.
[4]袁帥.來華留學生漢字書法課課程設計[D].河南大學,2018.
[5]蔣宏基.留學生書法課中的漢字教學[J].考試周刊,
2016(A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