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的開展促進著高校課程體系的不斷改革,為了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藝術文化素養,高校推出了鋼琴教學。而現階段的鋼琴教學體系還不成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方式過于呆板,內容單一,很多學生在課上漸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在對鋼琴教學的不斷摸索和創新中出現了體驗式教學,將其運用到高校鋼琴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本文就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高校鋼琴教學;應用
音樂自古以來就可以幫助人們寄托情感,實現靈魂共鳴,而鋼琴是音樂中最為基本的樂器。我國對于鋼琴教學的方式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體驗式教學能夠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鋼琴的獨特魅力,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一、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理念是保持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體驗式教學的關鍵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激發他們自覺參與課堂活動的欲望。在體驗式的課堂中學生占據主導地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學生跟老師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暢所欲言,充分表達他們的個人想法和情感。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表達中反饋到教學效果,從而及時處理問題,優化教學。此外,體驗式教學的鋼琴課堂活躍度較高,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也能夠提高學習自信心。
(二)促進情感于技巧的融合
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目的是在幫助學生提高鋼琴演奏技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鋼琴演奏過程中的演奏技巧十分重要,教師在為學生們介紹有難度的演奏技巧時就需要使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構建相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更為積極地學習演奏技巧,不斷提高他們的演奏水平[1]。在傳統的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會關注學生音樂素養和情感體驗,學生只需要演奏好鋼琴曲即可。但是,體驗式教學法能夠將學生的情感與藝術作品融合起來,使作品的演奏更為豐滿流暢。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一)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將鋼琴教學同信息化設備結合起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鋼琴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聽覺,而多媒體注重學生的視覺,通過視聽結合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師在《幻想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們播放《幻想曲》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相關資料,讓學生能夠有著進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對這一鋼琴曲進行學習,能夠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境,將自己的情感與音樂真正融合起來,更好地呈現音樂的表達效果[2]。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設相應的情景,將鋼琴曲與情境聯系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二)改進鋼琴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理念不適合于目前高校鋼琴教學的進行,對此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不斷鼓勵學生,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鋼琴教學中來。在體驗式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著重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優化。實現學生自主獨立思考。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課外的教學資源,開展演奏訓練、音樂表演活動、鋼琴比賽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3]。在教師組織的訓練中一般以規律性強弱節拍為主,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來學習一些不同和弦音響,豐富自己的音樂體驗。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的個體性,能夠為每位學生制定不同的發展方案,不斷提高他們的鋼琴素養。
(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在高校鋼琴的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完善評價機制,該評價機制需要遵循公平、公正、民主的原則,從而能夠幫助體驗式教學模式發揮其最大優勢。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評價形式,如激勵評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的方式評出表現好的小組,讓其他小組學習該小組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不能夠千篇一律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評價,這樣學生才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能夠真正發現自己的長處,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促進鋼琴教學的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對高校開展鋼琴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將原本沉寂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們也能夠擺脫傳統理論教學的束縛,積極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活動和實踐中來,充分激發他們對鋼琴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提高學生們鋼琴技能的同時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全面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呂琰.深入體驗,親身感受——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
學中的運用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19):127+131.
[2]李小寧.試論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J].陜西教育(高教),2019(09):77-78.
[3]王慧潔.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戲
劇之家,2018(35):169-170.
作者簡介:徐小茜,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