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易建軍


【摘要】 目的 探究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62例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患者, 采用隨機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3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心絞痛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8%(30/31), 高于對照組的77.4%(24/3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67, P=0.023<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胸悶、心悸、胸痛、身體困重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胸悶、心悸、胸痛、身體困重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全球急性冠狀動脈事件注冊系統(GRACE)、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CRACE、SAQ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且實驗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臨床治療中,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 既可改善胸痹心痛癥狀, 又可緩解其他臨床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58
胸痹心痛屬于臨床常見病、多發病, 是由于正氣虧虛、情志不暢、飲食不潔引起瘀血、氣滯、痰濁, 致使左胸出現憋悶、疼痛等癥狀[1]。當患者發現此病癥時, 輕者會偶發輕微的疼痛或左胸出現不適感;重者疼痛較為劇烈, 或呈現出壓榨性絞痛。胸痹心痛多為突然發病, 時發時止, 易反復發作, 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中醫學的發展, 中醫辨證胸痹心痛多為痰濁閉阻型, 故在治療中, 可采用相對應的中醫藥進行治療。而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應用于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 可通過以化痰除濁、行氣活血化瘀、兼補虛為治療原則, 從根本上對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病情進行治療, 在緩解臨床癥狀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取本院收治的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患者62例進行研究, 分析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對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舌苔濁膩、身體困重、倦怠乏力、痰多體胖、胸悶如窒而痛、納呆便溏、脈滑等[2]。納入標準:與診斷標準一致者。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者;合并其他心臟疾病者;惡性腫瘤者;肝腎功能損害嚴重者;神經系統疾病者;有后遺癥者。采用隨機信封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3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 女13例;年齡51.55~69.80歲, 平均年齡(60.35±7.88)歲;病程1.54~10.64年, 平均病程(5.81±2.59)年。實驗組患者中男19例, 女12例;年齡51.84~70.21歲, 平均年齡(60.54±7.61)歲;病程1.67~10.57年, 平均病程(5.88±2.61)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 以其臨床癥狀體征為基礎, 進行相應檢查, 明確病情后, 均給予常規治療, 即低流量吸氧, 同時給予西藥治療, 即:12.5 mg美托洛爾, 口服, 2次/d;100 mg阿司匹林, 口服, 1次/d;20 mg阿托伐他汀, 口服,?1次/晚;40 mg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 口服, 1次/d, 心痛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異山梨酯片10 mg或硝酸甘油0.5 mg。以此基礎上, 實驗組患者增加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 藥方:膽南星10 g、法半夏10 g、薤白15 g、瓜蔞皮15 g、厚樸10 g、桂枝15 g、丹參30 g、竹茹10 g、茯苓15 g、黨參10 g、石菖蒲10 g、枳實10 g、甘草10 g;如患者胸悶痛嚴重可加延胡索、川芎各15 g, 紅花10 g;如困乏者加黃芪15 g、白術10 g;納呆、便溏較重者, 加山楂、豬苓、雞內金各10 g。將諸藥合用, 1劑/d, 加水煎煮2次, 分早晚2次服用。兩組均治療4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心絞痛評分。①療效判定標準:臨床體征、癥狀全部消失為顯效;臨床體征、癥狀有所緩解, 心痛癥狀發作次數減少、疼痛程度減輕、持續時間縮短為有效;臨床體征、癥狀較治療前變化不明顯為無效[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臨床癥狀評分:包含胸悶、心悸、胸痛、身體困重4個維度,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 將4個臨床癥狀分別進行判定, 即:0分(無癥狀)、1分(輕度癥狀)、2分(中度癥狀)、3分(重度癥狀)。③心絞痛評分:用GRACE、SAQ對心痛癥狀進行量化分級[5], 總分均為100分, 分數越低證明心絞痛癥狀恢復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顯效22例、有效8例、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6.8%(30/31);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7例、有效7例、無效7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7.4%(24/31)。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67, P=0.023<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胸悶、心悸、胸痛、身體困重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胸悶、心悸、胸痛、身體困重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CRACE、SAQ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CRACE、SAQ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且實驗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胸痹心痛是一種以胸部疼痛為主的臨床疾病, 從中醫學角度來講, 其是由多種發病因素所致。臨床將其分為痰濁閉阻型、氣滯血瘀型、氣虛血瘀型等, 而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臨床最為常見[6]。目前, 在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治療中, 多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8%(30/31), 高于對照組的77.4%(24/3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67, P=0.023<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胸悶、心悸、胸痛、身體困重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胸悶、心悸、胸痛、身體困重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GRACE、SAQ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CRACE、SAQ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且實驗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屬于合方, 其中瓜蔞、薤白為君, 可以清熱化痰、宣通心脈;膽南星、竹茹、法半夏、桂枝為臣藥, 可助君藥發揮宣通心脈的作用, 且膽南星、竹茹、法半夏還可以化痰, 合用后, 有助于提高群藥的清熱化痰作用;黨參、茯苓健脾利濕, 丹參活血化瘀, 厚樸、枳實、石菖蒲行氣化痰開竅, 輔助君臣藥物的化痰作用, 且黨參還能補氣, 幫助君臣藥物驅邪不傷正, 最后應用甘草對諸藥進行調和, 進一步發揮藥效, 提高治療效果[7, 8]。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 治療效果好, 其對快速改善臨床癥狀具有積極作用, 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 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 臨床療效顯著, 值得
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記濤.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70例療效觀察.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8, 39(2):44-46.
[2] 孫丹.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 6(5):186.
[3] 李久鋒, 李杰, 張金良.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臨床觀察.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86):16984.
[4] 葛冬梅.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臨床觀察.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 1(11):191-192.
[5] 張丹紅.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在胸痹心痛痰濁痹阻型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24):162-163.
[6] 吉向麗.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丹參川芎嗪治療痰阻血瘀型胸痹心痛療效觀察.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5):20.
[7] 楊帆.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臨床觀察. 陜西中醫, 2017, 38(2):178-179.
[8] 洪梅, 穆苗. 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的效果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58):193.
[收稿日期: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