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艷



【摘要】 目的:探討低體重新生兒采用鳥巢式護理模式對患兒的肺功能及營養狀況的改善作用。
方法:選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新生兒科收治的低體重新生兒9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護理組(n=49)與對照組(n=49)。護理組采用鳥巢式護理,對照組采用新生兒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肺功能及營養狀態情況。結果:護理后護理組呼氣達峰時間比(TPEF/Te)、呼氣達峰容積比(VPEF/Ve)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護理組護理后7 d血清前白蛋白及體重增加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護理后7 d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鳥巢式護理方式有益于更迅速地改善新生兒肺容量及營養指標,使用方便,有利于改善其預后,可作為新型優質護理方式之一加以綜合利用。
【關鍵詞】 鳥巢式護理; 低體重; 新生兒; 肺功能; 營養
Effects of Birds Nest Nursing on Lung Function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Low Weight Neonates/MENG Fan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1):0-09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ird nest nursing mode on lung function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low weight neonates.Method:98 cases of low weight neona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nursing group(n=49)and control group(n=49)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nursing group was given bird nest nursing mod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nursing,the peak expiratory time ratio(TPEF/Te)and peak expiratory volume ratio(VPEF/Ve)of the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serum prealbumin and body weight added value in the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7 d after nursing(P<0.05).The bilirubin level the in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7 days after nursing(P<0.05).Conclusion:Bird nest nursing is beneficial to more rapid improvement of neonatal lung capacity and nutritional indicators,convenient to use,and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low weight neonates.It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new high quality nursing methods.
【Key words】 Bird nest nursing; Low weight; Neonates; Lung function; Nutri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Jiamus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Jiamusi 1540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1.022
研究顯示,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容易發生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及呼吸系統疾病,嚴重患兒甚至會在出生后的數周內死亡[1]。新生兒肺功能較低,而且低體重新生兒容易發生喂養不耐受,造成營養狀況差[2]。常規護理模式,是將患兒放入保溫箱內加以喂養,而鳥巢式護理是近年來被應用于新生兒科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措施,用于增加新生兒的安全感及被包裹感,多與保溫箱聯合應用,但臨床上缺乏系統研究[3-4]。給予鳥巢式護理有益于改善早產兒的免疫功能及早期康復效果,但家屬應用效果差[5-6]。本研究采用新型鳥巢裝置,收集本院低體重新生兒資料加以不同的護理干預,明確其對低體重新生兒的肺功能及營養狀況的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新生兒科收治的低體重新生兒9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出生體重2.0~2.5 kg;(2)日齡0~28 d。排除標準:(1)存在肺部感染及其他嚴重影響患兒生命體征的先天性疾病者;(2)存在藥物治療過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每組49例。所有新生兒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新生兒護理模式,如早產兒及其他需要在保溫箱中治療的患兒在箱底運用多層純棉布覆蓋,將新生兒置于其上方,擺放新生兒舒適體位,每日兩次沐浴、撫觸,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1.2.2 護理組 采用鳥巢式護理,通過自制鳥巢(選用純棉浴巾及紗布浴巾,分別取對角折疊并滾筒式卷成橢圓形“鳥巢”,頸部以10 cm為宜,以減少新生兒活動范圍。同時在胎兒頭部下方墊單層毛巾,以幫助新生兒頭部高于足部,使身體呈175°,以避免新生兒吐奶)[7-8]。(1)將新生兒自制鳥巢與保溫箱相結合:基于低體重新生兒多數情況下需要在保溫箱中生活一段時間,把常規護理組的保溫箱中覆蓋的純棉布上增加自制鳥巢。(2)將新生兒鳥巢與光療暖箱相結合:對于伴發新生兒溶血癥或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患兒,需要換血或光療者,攜帶自制鳥巢放入光療暖箱進行護理,并幫助新生兒四肢與軀干部位靠近并呈屈曲狀,在鳥巢中蜷臥,達到避免新生兒因分娩后對環境的陌生感造成哭鬧、抗拒治療等,提高患兒舒適度,為其提供安全感。(3)應用新生兒鳥巢對新生兒飲食營養加以干預:在應用鳥巢式護理同時強化母乳喂養,提倡按需哺乳,當新生兒體重達到1 000 g,并生命體征穩定,能夠維持體溫穩定在30 min以上,即可短暫(20 min內)離開保溫箱進行哺乳,這個過程將鳥巢裝置可展開成為新生兒襁褓,由于自制鳥巢的溫度高于外界環境,有助于新生兒體溫的恒定。母親穩定的坐在保溫箱旁,一手托起包裹新生兒,并保證周圍環境溫度在25~27 ℃,進行哺乳。
1.3 觀察指標 (1)肺功能評測。應用德國康訊肺功能儀進行肺功能測試,運用超聲流量計對新生兒潮氣呼吸肺功能進行檢測,監測呼氣達峰時間比(TPEF/Te)、呼氣達峰容積比(VPEF/Ve),并連續檢查3次取平均值加以統計。(2)營養狀態評測。分析兩組新生兒血清前蛋白、膽紅素在護理前及護理后7 d的變化情況,并統計新生兒的體重,比較兩組體重增加值。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護理前TPEF/Te、VPEF/Ve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7 d兩組TPEF/Te、VPEF/Ve均明顯高于護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護理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2.3 兩組營養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血清前白蛋白及膽紅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7 d兩組血清前白蛋白及膽紅素水平均優于護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護理后7 d血清前白蛋白及體重增加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護理后7 d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低體重新生兒的肺功能發育及機體免疫力差,容易誘發多種新生兒疾病,甚至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造成機體功能異常,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新生兒短期內夭折[9-10]。而低體重新生兒主要以早產兒為主,而早產兒容易伴發新生兒感染、腹瀉、體溫調節功能差等臨床表現[11-12]。傳統的新生兒護理,僅能夠提供保溫箱、光療等對癥措施,難以幫助新生兒擺脫分娩后的陌生感及不安全感[12]。研究顯示,家庭整合護理能夠有效新生兒及父母的臨床結局。而鳥巢式護理方式完全適用于家庭整合護理[13]。研究顯示,鳥巢式護理能夠將新生兒置于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有利于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7 d護理組新生兒TPEF/Te、VPEF/Ve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鳥巢式護理能夠提供新生兒的睡眠時間、血氧飽和度及進奶量,體重改善更快。基于新型鳥巢式護理既能夠適用于保溫箱,也能夠適用于光療暖箱之中,增加新生兒對周圍環境的適應程度,且在該自制鳥巢中,活動范圍小且舒適,機體熱量消耗更低,新生兒的活動范圍可以隨新生兒生長逐漸變化,方便且高效。新生兒的安全性更高[15]。同時,自制鳥巢也具有一定的保溫效果,能夠有效地能加新生兒的喂養次數,鼓勵母乳喂養,促進母嬰情感交流。而且對正常治療不會造成影響[16]。有利地促進新生兒體重的增加,有益于提高新生兒免疫力及肺功能成熟。繼而,新生兒的呼氣達峰時間比及容積比均顯著增加,患兒的肺功能參數得以進一步改善。因此,鳥巢式護理有益于迅速改善低體重新生兒肺容量。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是評估機體營養狀況的臨床指標,對臨床營養干預具有指導意義,而膽紅素水平是低體重新生兒常規關注的指標之一,它的升高標志著發生黃疸、高膽紅素血癥的風險升高[17]。隨著二孩政策的推廣,對孕產婦及新生兒營養狀況的關注增加。而且膽紅素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新生兒貧血及厭食。而鳥巢式護理利于新型“鳥巢”達到對新生兒撫觸護理、類似“袋鼠”式喂養的效果,有力地促進了新生兒母乳喂養程度及新生兒的胃腸道功能改善。研究認為,優化護理措施能夠促進新生兒康復效果,提升營養狀態[18]。而“袋鼠”式護理通過與撫觸護理、強化喂養等手段相結合,促進新生兒母乳喂養,減少黃疸風險,繼而降低新生兒貧血及厭食風險,改善低體重新生兒的營養狀況。對于低體重新生兒而言,改善其免疫力及營養狀況是對患兒優質預后的有力保障。護理組護理后7 d血清前白蛋白、體重增加值及膽紅素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標志著鳥巢式護理對低體重新生兒的營養狀況改善價值更大。
綜上所述,鳥巢式護理方式有益于更迅速地改善新生兒肺容量及營養指標,使用方便,有利于改善低體重新生兒預后,可作為新型優質護理方式之一加以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陳翠卿,曾錦霞,韋朝霞,等.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喂養不耐受的極低出生體重兒喂養狀況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8,40(14):1637-1639.
[2]林信煒.《實用新生兒護理學》出版[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6,11(2):125.
[3]王永利,徐云峰,陳瑞.優質護理服務在預防NICU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19):73-75.
[4]嵇志娟,嵇志剛,劉寧.影響家屬對新生兒優質護理滿意度的相關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6,45(5):718-720.
[5]張瑩,吳安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實施家庭整合護理對早產兒及其父母的影響:一項多國多中心集群隨機對照試驗[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8,17(4):334.
[6]沈婷,馮世萍,曹清,等.極低出生體重兒開放式探視的可行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10):1163-1167.
[7]劉林霞,張玉俠,呂天嬋,等.新生兒危重癥護理管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6,11(4):251-258.
[8]陸玉芳,李玉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4):88-89.
[9]譚曉輝,鄧民強.早期干預型護理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預后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S1):200-202.
[10]王曉嬌,王亞娟,邵芳,等.新生兒黃疸換血療法對新生兒內環境的影響[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6,37(2):136-140.
[11]李雪玲,周樂山,麥淑珠.護理安全策略預防產后24 h母嬰同室新生兒感染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14):123-126.
[12]邢麗云,黃麗華.早產兒保暖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2):230-233.
[13]李蓉.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養生保健指南,2016(48):184.
[14]胡建新,李萍,劉明秀.袋鼠式護理促進新生兒母乳喂養的Meta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5):9-13.
[15]向希盈,李穎,李卓穎,等.中國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中實施家長參與早產兒住院期間綜合管理與常規護理平行對照研究[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6,11(3):177-181.
[16]趙麗華,蘇紹玉,胡艷玲,等.新生兒皮膚遮蓋與暴露部位經皮膽紅素測量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7):835-839.
[17]祁靜,茅倬彥,申小菊.生育二孩婦女的孕產保健需求及其影響因素——以北京市為例[J].人口與發展,2018,24(1):85-93,108.
[18]吳華莉,彭芬,廖平博,等.NICU新生兒感染預防與護理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8):1903-1905.
(收稿日期:2019-01-15) (本文編輯: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