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敏利
【摘要】在小學科學活動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做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了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圍繞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策略展開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問題?策略
一、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主要就是以教師為核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下,極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教學工作,實質上是一種雙邊活動,教師處于輔導地位,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兩者相互協作,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師講解“測量水的溫度”內容時,因為小學生生性好動,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測量過程中國可能會出現溫度顛倒的問題,那么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及時引導,告知學生的正確測量順序,如果先測量熱水再測量冷水,那么就會出現不準確的讀數,導致測量工作存在誤差。在此實驗過程中,教師實質上就是引導者以及監督者,主要工作就是講解清楚測量的方法以及步驟,其他的教學細節以及課堂最后的總結和提問都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集思廣益、集體思考的過程。
二、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深入發展,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在小學科學學科教育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促使學生能夠大膽的進行實驗。另外,為了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競爭性的項目,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如教師講解磁鐵內容時,當講解完教材內容后,還可以讓學生找出自身喜歡的,能夠吸引磁鐵的物體,通過小組合作競爭的方式,看看各小組之間誰被磁鐵吸引上的物體最多。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講解完基礎知識后,開展“吸吸樂”比賽活動,并給予學生表揚與鼓勵。通過該種類型的比賽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學習與鞏固。
三、積極鼓勵學生學會實驗后的總結
在學生進行科學實驗過程中,為了促使實驗有序進行,教師就必須制定好實驗設計、中間實驗操作、后期實驗監控以及最后的總結工作內容。在教師制定好詳細的策略之后,引導學生自行進行實驗操作。由于小學生智力還未發育完全,最后無法寫出具有完整性的報告,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技術,引導學生利用錄音形式,將報告進行總結。如教師講解高錳酸鉀溶解實驗過程中,首先,應該先對整體實驗過程進行充分的設計,引導學生將燒杯上裝滿水,然后,將高錳酸鉀藥品逐步投入燒杯。在此投入工序時,教師一定要特別提醒學生,不僅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接觸到高錳酸鉀,否則高錳酸鉀將把身體染色。與此同時,教師應該為學生準備專業的實驗設備,引導學生展開實驗活動。當學生將燒杯中投入高錳酸鉀之后,引導學生利用玻璃棒將其快速攪勻,促使學生充分的觀察溶解的情況,對發生的顏色變化進行詳細的記錄。在完成一系列操作之后,教師還應該知道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特別是對于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或者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必須詳細記錄。如在高錳酸鉀溶解實驗過程中,需要學生特別注意的一方面就是在取水時,一定不能隨意打濕高錳酸鉀藥品,否則,高錳酸鉀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就會大大降低。另外,因為小學生比較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有些大膽的學生可能隨意觸碰實驗藥品,那么教師就應該提醒學生,一定要對相關實驗設備輕拿輕拿,不能隨意觸碰藥品,做好安全工作。如果遇到學生將實驗設備打破的情況,在學生出現受傷情況后,教師還應該及時處理好學生的傷口,然后告誡學生,在今后類似實驗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好自身安全,事先反復向學生講明安全實驗的必要步驟和簡單方法。最后,在學生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必須進行全程的監督,為學生的安全工作保駕護航。同時,提醒學生遇到事故不要慌亂,并告知學生一些事故緊急處理的方法。總之,為了教師做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學生做好實驗的同時,掌握相關的教材內容,實驗過程中提高安全意識至關重要。
簡而言之,為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為此,文章主要圍繞方法策略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為教師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左雙娥.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之我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S1).
[2]姚國華.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