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福
【摘 要】初中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很多生物現象只有借助實驗才能得到解釋,各種生物體的結構也只有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就連生物學的基本理論也是通過生物實驗總結出來的。本文對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改進生物實驗教學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初中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已成為21世紀中學生物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但對實施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實驗教學,在農村初中生物教學中往往被淡漠。實驗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實驗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佳。實驗課教學的停滯不前已影響了生物教學整體的改革與發展。本文對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改進生物實驗教學提出個人見解。
一、當前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不夠專業化和規范化
當前,生物教師的專業性明顯不足。主要原因是:最近幾年學校幾乎沒有進過師范畢業生,更不要說生物專業教師了,大多初中生物課由其他專業教師“兼帶”。這些非專業教師對生物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勉強能應付,但在生物實驗教學方面與專業生物教師相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
(二)教師教學觀念陳舊,重理論輕實踐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影響,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都是以“應試”為目的開展各種實驗設計,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將大多數精力放在如何上好生物課,如何讓學生學到更多生物知識上,而忽略了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忽略了如何引導學生運用生物實驗深入了解生物知識,甚至有部分教師認為生物實驗浪費了教學時間,浪費了實驗資源,與其做實驗,不如讓學生背實驗、記實驗。在這種形勢之下,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參與生物知識的學習,以聽課為主,實際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極少,在生物實驗過程中也只是低效率地動手操作,實際操作能力沒有得到提升。
(三)實驗教學方法單一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是遵循“問題—原理—結論—實驗證明”的教學順序,這種實驗順序雖然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一些實驗中具有一定優勢,但并不適用于所有生物實驗。生物實驗不應當是刻板的、既定的過程,而是應讓學生處于主動者的狀態,將自己的思想加入實驗的過程,如此才能提升學生的探索與實踐能力。
二、搞好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提高生物教師業務素質
學校應鼓勵生物教師積極參加各種生物繼續教育及業務培訓。廣大生物教師也要積極參加各種新課程培訓,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更新知識,學習先進的生物教學方法,從而轉變過去那種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做法。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足、開全生物實驗,使生物實驗教學成為初中實驗教學的一部分。
(二)學校要創設好生物實驗的條件
我國對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經費的投入增加,教學設施已逐步得到改善,初中學校自身也要重視生物實驗室建設,盡力拿出一定的教育教學資金購買必要的生物實驗器材,促進生物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學校應制定一定的生物教學科研制度,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學校要不斷為生物教師創設能夠相互切磋交流、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學習平臺;探究生物教改實驗,推動生物實驗教學工作的高效發展,探尋到生物實驗教學的最佳途徑。
(三)教師要明確生物實驗目的,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當學生明確生物實驗目的后,則會自發產生親自操作的動機,實驗效果一定不錯。所以,在讓學生進行實驗之前,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實驗教學目的,還要讓學生了解該實驗在生活及生產等方面的實際應用。譬如,進行顯微鏡的操作教學時,教師首先應介紹顯微鏡的廣泛應用,盡量列舉一些典型事例,如醫生在對一些人類疾病診斷時,要通過醫學化驗,還要借助于顯微鏡,對病人的細胞組織等進行病理診斷,才能得出結論,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四)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主動探究、主動參與
生物實驗教學的宗旨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主動探究、主動參與,讓生物實驗課成為師生之間對話、交流、探究的過程。但大多數生物教師在上演示實驗課時,往往采取邊演示邊講解的模式,還有些教師擔心學生不能當堂學會實驗操作的方法,故意把演示講得很細,反復強調實驗操作要點,唯恐學生實驗失敗。教師在教室里滔滔不絕、不厭其煩地大講特講,不顧學生的感受,這樣做的效果可想而知,不但浪費了學生親身實驗的時間,還限制了學生發揮創新能力的空間,這都大大阻礙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因此,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徹底改變目前這種錯誤做法,應在實驗課中積極創造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驗的機會,多增加一些讓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切實參與到實驗教學中,真正成為實驗教學的主人。
(五)指導學生按實驗步驟正確操作、科學操作
實驗步驟是指導學生正確操作的指南,學生只有理解了、掌握了,才能正確操作,才能切實保證演示實驗取得成功。初中學生動手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學生做實驗往往需要教師先演示一遍,教師每操作一步,就讓學生模仿教師操作一步,同時說清楚該步實驗的注意事項。最后,讓學生再獨立做一遍,教師進行巡視以便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及時表揚那些能正確操作的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很快掌握實驗的操作步驟及要領。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實驗現象。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做好生物實驗記錄,從而達到生物實驗的目的。
(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教學進行分析與思考
生物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課本為何要做這個實驗?是否還有其他方法?為何采用這種方法?生物實驗中的每種儀器和藥品又什么作用?是否可以改用其他材料與儀器?這樣,教師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觀察、分析思考,既能使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認真實驗的科學態度,又能提高學生敏銳、細致的觀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七)督促學生及時完成生物實驗報告
填寫實驗報告是學生進一步理解生物實驗原理,掌握生物實驗技能,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生物實驗報告應包括繪圖和練習兩部分。繪圖時,教師應讓學生照實物用鉛筆畫,不可抄襲課本上現成的圖。
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是實驗教學的主要任務。所以,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常見儀器及實驗所用常見工具,還要讓他們學習到科學的生物實驗方法,學會一整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的方法,能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獲得實驗結論的科學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
由于現在使用的生物教材以生物實驗為教學中心,以生物實驗帶動教材的知識點,所以,實驗教學就成為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如何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課堂效果,如何不讓學生高分低能,就成了我們要探究的必要課題。竊以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學時要確立符合新教材的教學目標。
(八)利用教學資源,因地適宜地開展生物家庭小實驗
生物教師要充分利用當地常見的材料,開展一些低成本的生物教學實驗。特別是農村中學缺乏必要的生物實驗器材,廣大生物教師更要開動腦筋,積極創造條件。譬如,讓學生用小刀等作為“解剖器”,能夠開展很多植物解剖實驗;還可以利用廢棄的各種透明飲料瓶制作漏斗、水槽、發芽器皿等,做“種子發芽率測定”的實驗。
總之,生物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有著其他教學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只有善于發掘生物實驗中適于培養學生能力的因素,才能真正把生物實驗課培養學生能力的任務落到實處。農村中學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上任重道遠,要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