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云
[摘 要]當前政府對企業的財政補助力度越來越大,方式也多樣性,與之對應,財政部也出臺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解決了財務人員對處理政府補助資金的原則問題,但實踐操作過程中,特別是使用不征稅收入提前購買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時,還是遇到不少有待解決的具體問題。文章針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政府補助;不征稅收入;會計核算
[中圖分類號] F810.42
1 前 言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政府對企業經濟影響也日益深化,一方面政府對企業加強依法征稅;另一方面對于極需發展的弱勢產業,政府采取放水養魚,拿出部分財政資金補助企業發展,其主要采取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稅收返還、無償劃撥非貨幣性資產等方式進行補助。與之配套,財政部于2017年5月10日發布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財會〔2017〕15號,以下簡稱第16號準則)的通知,并在當年6月12日執行。
第16號準則規定,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一)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二)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但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企業在收到政府下撥資金時,遇到不少問題。以下筆者在實踐過程中,對收到不征稅收入的政府補助資金的具體操作方法及思考,希冀對閱讀者有啟發。
2 存在的問題
(1)第16號準則對政府補助收入是否屬于征稅收入還是不征稅收入并不明確。由于目前稅務部門對稅收征管加強,企業財務人員處理賬務問題時,特別是收到政府補助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時,總是畏首畏尾,怕把賬務搞錯,為避免稅務部門的懲罰,而將全部的政府補助收入當成征稅收入進行會計核算,其后果是企業多上繳了稅款。
(2)第16號準則對于企業用政府補助購買固定資產取得的增值稅進行稅額以及今后折舊的會計處理并不明確。由于未明確上面第一個問題,造成了增值稅進行稅額如何處理的問題,若是不征稅收入,增值稅進項稅額應該進入固定資產成本,而非將進項稅額抵減銷項稅額。企業對增值稅進行稅額的賬務處理不妥當,可能會遭到稅務部門處罰。
(3)第16號準則對于企業先墊資后收到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并不明確?,F實操作中,雖然政府承諾某年某月將下撥資金,但由于種種原因,部分補助資金還是不能夠按時下撥,這是常常發生的,而企業由于市場經營環境的制約及需要,有時不得不先墊付資金購買固定資金或不動產或無形資產,這對日后的賬務處理也是產生不少影響。
3 解決思路
(1)要準確判斷政府補助收入是否為征稅收入還是不征稅收入。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聯合下發的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 的規定,判斷是否屬于“不征稅收入”,應該符合“三有”條件:一是“有文件”,即是有“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二是“有辦法”,即是有“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三是“有核算”,即是有“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若三者均具備,就應該確認為“不征稅收入”,否則屬于“征稅收入”。
(2)在明確政府補助收入性質的前提下,可分別對政府補助采購固定資產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處理:屬于“不征稅收入”的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要一并并入固定資產原值進行賬務處理;而對于屬于“征稅收入”的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可用于抵減增值稅銷項稅額。
(3)對于企業先墊付資金后收到政府補助的不征稅收入會計核算問題,目前第16號準則以及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也沒有給出指導意見。筆者在實踐過程中,認為企業在墊付資金時,應首先計入“其他收賬款”賬戶,待收到政府劃撥補助資金時,再調整回來,但整個過程較繁雜,請看下面的案例核算過程。
4 企業先墊資后,再收到不征稅收入的政府補助資金的具體會計核算案例
為了經營發展,在未收到政府補助資金以前,企業常常提前購買固定資金,筆者認為會計上可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將提前購買的固定資產,指定為政府補助的固定資產處理的;另一種是按日常自有固定資產處理的,等收到下撥的政府補助資金后再調整,具體做法如下。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企業會計準則詳解與實務——條文解讀+實務應用+案例講解[M].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2]陳曦.新會計準則下政府補助會計核算的研究[J].納稅,2018,12(33):69-70.
[3]廖景詩.企業政府補助會計處理及涉稅問題探究[J].財會學習,2018(25):159-160.
[4]胡延軍.我國政府補助會計處理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32):100-101.
[5]沈星.財政性資金作為不征稅收入有講究[N].中國稅務報,2016-02-26(B03版).
[6]宗廣平.政府補助的會計與稅務處理[J].商業會計,2016(14):40-41.
[7]金嘉嫻.政府補助的會計與稅務處理方式解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0):155-156.
[8]高允斌,高玉玉.新準則下政府補助的財稅處理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7(19):12-16.
[9]付偉勝.政府補助的兩種會計核算方式[J].注冊稅務師,2017(10):53-57.
[10]張英.新準則下政府補助的會計核算及涉稅處理[J].金融經濟,2017(22):158-159.
[11]中國稅網.政府補助收入都是不征稅收入嗎?[N].上海金融報,2017-12-12(B14版).
[12]徐利飛,孟敏.新政府補助準則下研發補助財稅處理方式分析[J].商業會計,2018(11):26-30.
[13]江玲.政府補助企業所得稅的處理解析及政策完善建議——從中儲糧政府補助的企業視角[J].中國內部審計,2018(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