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 何怡



【摘?要】 目的:探討中醫子午流注治療儀輔助胃腸道治療對化療期間腫瘤患者減輕胃腸道不適的應用效果。方法:按照隨機分組對照方法將100例腫瘤化療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化療前的常規預防胃腸道反應用藥;研究組予以口服護胃止吐藥聯合中醫子午流注治療儀,并對可以減輕胃腸道不適的相關穴位進行電刺激。觀察兩組患者化療前及化療用藥期間胃腸道不適癥狀評分。結果:研究組在化療期間胃腸道不適反應得到有效的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子午流注治療儀聯合護胃止吐藥可減輕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
【關鍵詞】 化療;胃腸道反應;子午流注治療儀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meridian flow therapy device combined with stomach and antiemetics on reducing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during chemotherapy
Cao Jing,He Y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ridian flow injection assisted gastrointestinal therapy on reducing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during chemotherapy.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tumor chemo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ized group control method,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to prevent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ridian flow theory to conduc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reduce the relevant acupuncture poi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We observed the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during chemotherapy.Results:The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effectively improved during chemotherap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meridian flow combined with stomach anti-emetic can reduce th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Key words]Chemotherapy;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Meridian flow therapy instrument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18年最新全球癌癥統計數據,提供了包括185個國家和地區36種癌癥的發病率、死亡率等相關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1810萬例癌癥病例,死亡人數達960萬,全球癌癥負擔進一步加重。在現代醫學治療手段中,化療可有效控制惡性腫瘤的生長,但其不良反應也相對嚴重,尤其是胃腸道反應。化療所致惡心嘔吐(CINV)是化療患者的不良反應之一,不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會影響化療順利進行,嚴重者可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后果[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子午流注治療方法是將氣血在十二經脈中循行理論作為基礎,以“按時、定時”治療為主,根據十二經脈氣血盛衰開闔規律以定時治療,從而調節陰陽,增強所主臟器的功能,減輕化療期間患者的胃腸道不適癥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本研究探討中醫子午流注治療理論運用于化療期間伴有胃腸道反應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何怡為本文通訊作者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8年10月31日至2018年11月31日于本院腫瘤科進行化療的100例患者。納入標準:1)病理學檢查屬于腫瘤患者;2)化療前用胃復安、西咪替丁、奧美拉挫、托烷司瓊輔助止吐預防;3)年齡25~85歲;3)使用抗代謝、鉑類、植物堿類、烷化劑、抗生素類抗化療藥;5)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有嚴重胃腸道疾病;2)對穴位貼片過敏者。按照隨機數字表將10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基線情況如表1所示,年齡、性別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對照組腫瘤患者在化療藥物使用前30min使用胃復安、西咪替丁、奧美拉挫、泮托拉唑、托烷司瓊藥物常規預防化療期間胃腸道不適反應。1)胃復安10mg肌肉注射;2)西咪替丁0.2mg+0.9%的氯化鈉溶液20mL靜脈推注;3)托烷司瓊0.4mg+0.9%的氯化鈉溶液20mL靜脈推注;4)奧美拉唑60mg+0.9%的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注,或者泮托拉唑80mg+0.9%的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注。對化療藥使用前、本周期化療藥使用完畢當天對胃腸道反應進行觀察并評分。
研究組給予預防胃腸道不良反應的措施,在對照組提前使用藥物預防的基礎上,根據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對當時時辰所主臟腑、經絡、氣血運行相關穴位及降低胃腸道不適相關穴位進行電刺激。開穴穴位有百會、神門、四神聰、內關、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等,胃腸道相關穴位有中脘、內關、脾俞、足三里、天樞、隱白、神闕等。子午流注治療每日1次,每次30min,穴位包括開穴穴位4~8個,預防化療所致胃腸道反應的穴位4個。
1.2.2?觀察標準?責任護士對所管化療患者在使用化療藥物之前以及使用化療藥結束當天以及結束第3天進行惡心、嘔吐評分,觀察惡心、嘔吐程度變化情況并記錄。惡心、嘔吐頻率及程度的評價均采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的常規毒性判定標準(NCI-CTCAE.V4.03)[2]。
惡心定義:以反胃和/或急需嘔吐為特征的狀態。0級:無惡心;Ⅰ級:食欲降低、不伴進食習慣改變;Ⅱ級:經口攝食減少,不伴明顯的體質量下降、脫水或營養不良;Ⅲ級:經口攝入能量和水分不足,需要鼻飼、全腸外營養或者住院。
嘔吐定義:胃內容物經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0級:無嘔吐;Ⅰ級:24h內發作1~2次(間隔5min);Ⅱ級:24h內發作3次(間隔5min);Ⅲ級:24h內發作>6次(間隔5min);Ⅳ級:危及生命,要緊急治療。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無惡心發生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惡心程度加重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研究組中未發生嘔吐(嘔吐0級)的例數多于對照組,而嘔吐發生率研究組低于對照組,χ2檢驗得出P=0.041(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討論
中醫學對于“嘔吐”的論述由來已久,中醫認為“嘔吐”既有正氣受損、脾胃皆傷本虛的一面,又有水飲停聚、氣機上逆標實的一面。對此,《金匱要略心典》論述有“飲氣逆于胃則嘔吐,滯于氣 則心下痞,凌于心則悸.蔽于陽則眩”[3]。“子午流注”被稱之為“中國式生物鐘”,是一種時間治療學,以《內經》的辨時治療學發展而來,它是以子午言時間,以流注喻氣血,而流注以子午定名,用以表示人體的營衛之氣運行,陰陽之氣盛衰,時穴開闔及經脈的流注,均與自然界一樣,具有節律變化[4]。一日十二時辰中,氣血的運轉,在陰陽各經的盛衰、開闔都有與之相應的時間[5]。古人認為人類的生命活動要順應天時運轉,從而協調人體陰陽平衡和調理氣血運轉[6],以達到協調人體與自然節律,維持陰陽氣血平衡,實現通經愈病的目的。一日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氣行于經脈之中,按照十二經的走向,按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的順序循行流注,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在選擇子午流注的開穴穴位時,一定要計算正確的時間,得出正確的穴位,若時間計算錯誤,用穴往往也會出錯,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是謂“失之毫厘,謬之千里”[7]。正確計算當地時間公式為:當地時間=北京時間+(當地經度-120°)×4min。患者在做子午流注時,若本時辰的時間不足20min,則要選擇下一時辰的開穴穴位進行開穴,以確保療效。
中醫子午流注穴位電治療有良好的減輕化療期間胃腸道不適反應的作用,但化療后的7d左右往往是化療后胃腸道不適的高發期,此時患者多已出院,所以出院后患者及家屬的居家自我護理及照顧往往相當重要。在減輕化療后的不良反應治療中,多方面聯合治療尤其重要,如合理飲食,適時增減營養成分,適度運動,心理疏導,減輕心理壓力舒適的環境及清新的空氣等等。只有在化療間歇期間保證患者身體各臟器的輕度傷害及快速恢復,才可耐受下一周期的化療。中醫子午流注穴位電刺激可以起到有效疏通經絡的作用,可減輕化療期間胃腸道不適反應,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療方法簡便、易行等特點,無需任何藥物,患者依從性好,能及時減輕化療期間患者的痛苦,減輕胃腸道不適反應,減少患者對化療的恐懼感,增加癌癥患者的信心,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臨床應用中有廣闊前景。
參考文獻
[1] Mitchell E P,Schein P S. G astrointestinal toxicity of chemo-therapeuticagents[J].Seminars in Oncology,2009,09(01):52-64.
[2] 羅麗.耳穴壓豆治療含鉑方案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
[3] 張輝,田紀鳳.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的分析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7,26(06):1124-1125.
[4] 廖忠良,趙彩矯.子午流注納子法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2015,35(03):630-632.
[5] 杜金凱,趙福康,尤恩玉.子午流注納甲法開穴的運用[U].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6,22(02):227-228.
[6] 鄭磊,茶曉鋒.子午流注艾灸治療粗隆間骨折的療效觀察[U].內蒙古中醫藥,2013,32(08):31-32.
[7] 談談時間針法中當地時間的計算[U].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2008,28(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