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麗 邢曉鋒


【摘?要】 目的:探討圍術期干預護理對行闌尾炎手術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闌尾炎患者,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31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31例)給予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平均住院時間。結果: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9.4%,觀察組為3.2%,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5.1±1.4)d,對照組為(7.9±2.1)d,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圍術期干預護理可降低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平均住院時間。
【關鍵詞】
圍術期;干預護理;闌尾炎;住院時間;并發癥
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外科急癥,發病率較高,若治療被延誤,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甚至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1]。闌尾炎是一種急性發作的疾病,因結腸游離缺乏固定或盲腸下降過多導致,多表現為壓痛、轉移性腹痛、嘔吐、惡心、體溫升高、腹肌緊張等癥狀[2]。手術是治療闌尾炎的主要方法,其可及時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緩解,從而控制炎癥發展。闌尾炎手術治療成功率較高,但患者術后的并發癥較多,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闌尾炎術后并發癥及其他問題是臨床關注的重點。本文對62例闌尾炎手術患者進行了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提高了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闌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經X線確診,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齡范圍為21~72歲,平均年齡為(56.8±5.2)歲。闌尾炎類型:單純性闌尾炎31例、化膿性闌尾炎26例、壞疽性穿孔闌尾炎5例。患者均有血白細胞升高、不同程度腹痛、腹部不適等癥狀,其中轉移性右下腹痛32例,右下腹痛20例,臍周痛10例。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腹痛部位等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包括術前準備及術后排氣護理、術后切口護理及術后疼痛護理。
術前準備:術前準備手術器械及相關物品,對老年及小兒闌尾炎等病情較重者,給予糾正水、補充液體、糾正電解質平衡紊亂等治療;對妊娠期闌尾炎患者,使用鎮靜劑及黃體酮進行安胎,對腹脹患者行胃腸減壓;對感染較重者,術前應用抗菌藥物。根據實驗組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給患者解釋手術原理及注意事項等,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同時對患者進行全身評估,更好給患者做好手術配合,并對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提前準備好應對措施。
術后排氣護理:術后告知患者術中情況,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讓患者吸入低流量氧氣,保持SpO2在90%~95%間,術中、術后因麻醉會導致患者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區域組織段血管擴張,血液粘稠度增高,可能使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下肢靜脈血、腦血栓發生率增高,因此應預防性的給予降低患者血液粘稠的藥物;同時因手術創傷大、手術時間長、腸蠕動慢,容易發生腸粘連,因此術后因鼓勵患者早期進行下床活動,從而預防腸粘連,盡早進行排氣,以減輕患者痛苦;也可給予患者腹部按摩,促進患者盡早排氣。患者進行腹部按摩時,取仰臥位、屈膝、屈髖,護士從臍部開始,緊貼患者腹部進行旋轉式按摩,進行由內向外、逆時針按摩,按摩時避開手術切口,每次5~10min,3次/d,按摩手術由輕至重,以患者可耐受為宜。
術后切口處護理:患者術前未禁食且術后禁食,容易導致患者營養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使得腸間、膈下、切口感染率增高,因此術畢需采用過氧化氫溶液進行沖洗,從而有效降低切口感染;術后可在皮下另做一切口進行引流;術后需注意患者的切口有無紅、腫現象,若發現化膿,需及時最低位拆線引流,并將壞死組織進行刮除;根據患者的切口情況,每天換藥1~2次,當患者炎性滲出物較少時,可改用燒傷濕潤膏等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藥物,以促進切口愈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術后疼痛護理:可給予適當的鎮痛藥物,以緩解患者術后疼痛,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對比兩組的平均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計數資料用n或%表示,用χ2檢驗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對比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9.4%,觀察組為3.2%,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2。
2.2?兩組的平均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5.1±1.4)d,對照組為(7.9±2.1)d,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本文結果表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對于闌尾炎患者圍術期采用針對性護理,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主要是由于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時采用了相關的護理措施,如腹部按摩主要是靠機械性動力增強患者的腸蠕動,防止腸粘連,促進腸道蠕動,且其不受病情限制,患者易接受,同時不會造成其他并發癥發生;若采用原切口,會增加切口感染率,主要是由于腹腔引流液會隨引流物對切口各肌層造成污染,從而增加了切口感染機會,而另行切口可避免原切口引流造成的切口感染;術后疼痛會使得患者發生心動過速、心肌缺血、高血壓及缺氧等癥狀,而有效鎮痛可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同時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促進病情恢復[3],以上均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圍術期干預護理可降低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平均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黃榮菊.86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05):142-143.
[2] 鄧婉文.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4):241-243.
[3] 張紅.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在闌尾炎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0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