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超

【摘?要】 目的:分析帕利哌酮緩釋片對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安全性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癥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使用利培酮片治療,觀察組使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分析結果。結果:對照組受試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00%,觀察組為6.00%,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受試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治療前,兩組受試者的各項PANSS分數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受試者PANSS分數有所改善,就改善情況而言,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干預后PANSS分數改善情況更好(P<0.05)。結論:對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緩釋片進行治療其效果明顯比利培酮要好。
【關鍵詞】 帕利哌酮緩釋片;精神分裂癥;急性期
精神分裂癥為一類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相關研究證實[1],在一般人群中,該疾病的終身發病率約為1%。造成精神分裂癥發生的主要原因為認知功能受損。帕利哌酮為一類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其為利培酮活性代謝產物之一。有文獻證實[1],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緩釋片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效果。為了證實該理論的真實性,結合實際情況,本文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對部分患者開展了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得出心得,現將具體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癥者為研究對象。經診斷以及相關檢查,研究對象確診,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中關于該疾病的診斷要點。病患均屬于急性期,并且PANSS分數在60分以上[2]。經檢查證實,患者心電圖資料正常。并且患者不存在嚴重性攻擊、自殘以及自殺傾向。
依照就診順序,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患者33 例,女患者17 例;年齡區間為23.01~75.36歲 ,平均年齡為(50.25±2.16)歲;病程區間為1.24~15.26 年,平均病程為(9.35±1.24)年。觀察組男患者34例,女患者16 例;年齡區間為24.28~76.35歲 ,平均年齡為(51.28±2.64)歲;病程區間為1.33~15.64 年,平均病程為(9.48±1.24)年。兩組受試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利培酮片(國藥準字H20050160,生產單位: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治療,初始計量設定為1mg/d。治療1周后,依照病患的實際病情,對藥物劑量加以調整,最終調整劑量為4~10mg/d。治療時間為1個月。觀察組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注冊證號:H20120151)進行治療,初始計量設定為6mg/次,1次/d。治療1周后,依照病患實際病情調整劑量,最終調整劑量為5~12mg/d,治療時間為1個月。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對計量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當P<0.05,視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受試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情況
對照組受試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00%,觀察組為6.00%。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受試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
2.2?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PANSS分數比較情況詳細見表2。
3?討論
精神分裂癥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青壯年為該疾病的高發群體。當患者處于急性發作期時,經常會表現出興奮、沖動、躁動、情感不明、行為異常、恐懼以及喜悅等不良癥狀[3]。在急性期內患者多伴有意識障礙現象,并在治療后遺忘這段記憶。在此同時,急性期患者在發病期間內其思維、意識、情感感知等多種元素均會受到程度不一的不良影響。疾病反復發作,治愈難度高。其在一定程度上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甚至患者就此出現精神智力倒退以及社會功能缺失等不良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干擾其日常生活節奏。
對于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直至如今臨床依舊以藥物治療為主要方案。在早期,國外通常對于此類患者使用利培酮進行治療。其在急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應用頻率較高,屬于一類非典型抗精神疾病發作藥品。在治療精神分裂陽性及陰性癥狀的效果均比較明顯。帕利哌酮緩釋片為利培酮的主要成分,其為一類活性較高的代謝產物[4]。藥物能夠積極阻斷羥色胺受體以及多巴胺受體,進而發揮出抗精神病的相關效果。但值得說明的是,該類藥物和腎上腺素親和能力較弱。所以說,本實驗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PANSS總分依然較高,治療有效率相對有限。
帕利哌酮和利培酮一樣,均為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類藥物。帕利哌酮的藥理效用和利培酮相似,屬于利培酮主要活性產物。當前,臨床已經將其視為抗精神病一種獨立性藥品。當此類藥物進入機體之后,能夠全面確保既往血藥濃度,積極發揮藥物和人體之中亞受體相結合的水平。在此同時,此類藥物主要通過肝臟完成代謝,有60%的藥品會經過尿液排出體外[5]。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肝臟負擔,減輕藥物之間相互效用。
本次研究相關結果指出: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干預后PANSS分數改善情況更好,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從藥物的安全性方面而言,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上述患者經過行之有效對癥治療之外,均有顯著緩解。由此能夠看出,對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緩釋片進行治療其效果明顯比利培酮要好。由此可見,使用此類藥物能夠積極改善病患神經病性癥狀,有效提升患者的社會功能,安全性強,有效性高。
參考文獻
[1] 仲捷,朱虹,劉珊珊,等.帕利哌酮與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6,26(04):237-240.
[2] 韓攸村,黃同旭.帕利哌酮緩釋劑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對認知功能影響對照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7,30(01):53-55.
[3] 何兆宇,吳勝,趙新民,等.2種帕利哌酮制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藥房,2017,28(08):1080-1084.
[4] 戢漢斌,戢漢斌,巫珺,等.帕利哌酮緩釋片對首次發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及體質量影響的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7,27(01):53-55.
[5] 平軍輝,仲照希,潘飛,等.帕利哌酮緩釋片聯合舍曲林治療殘留型精神分裂癥35例[J].醫藥導報,2016,35(10):1076-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