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珍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醫養結合延續性照護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已治療出院的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分成各50例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的是醫養結合延續性照護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遵守醫囑的依從性。結果:生活質量、遵守醫囑的依從性對照組患者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醫養結合延續性照護模式,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運用效果更明顯,可提升患者遵守醫囑依從性及日常的生活能力。
【關鍵詞】
老年慢性病;醫養;延續性照護
這些年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活方式有了明顯改善,我國老齡化發展、慢性病成為了國內居民的主要死因[1]。慢性病由于環境污染、遺傳、老齡化、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在老年慢性病中常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成為了終身性疾病,給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影響[2]。同時,由于老年人的生活能力不足,又缺少子女的照顧,患者反復住院,增加醫療成本又給患者帶來極大心理負擔。文章以醫養結合延續性護理模式及其實現途徑做了研究分析,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已治療出院的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分成各50例的對照組、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兩兩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在患者出院時做好詳細的出院指導工作,做好電話隨訪的工作。觀察組患者給予醫養結合延續性的護理方式,具體如下:
1)在醫院成立老年慢性病療養室,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選擇護士、營養師等,配置數名護工[3]。
2)護理人員通過專門培訓有關老年患者慢性病專科知識、心理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后才能上崗。并且由內科抽調兩名住院醫生,輪流對科內患者的常規醫療處理,遇到特別的情況請有關專家會診。所選擇的人員要富有愛心及同情心,尊重患者的思想,盡量去滿足患者的需求,讓患者可以感受來自醫護人員的關心。同時,定期開展有關疾病知識的講座,包括患者所要掌握的保健知識,多和他們交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擬定差異化的護理計劃。
3)加強患者心理護理。老年慢性患者因為長期受疾病困擾以及老年機體的能力不斷下降,老年患者出現了一些不良心理情緒,需要通過醫護人員的關心,鼓勵、安慰患者,針對慢性病的特點讓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控制疾病,調節情緒。
4)飲食護理。老年患者機體下降,消化能力不足,同時還存在咀嚼困難、牙齒脫落等情況。需要通過專職營養師根據慢性病的種類,為患者擬定專業的營養餐,幫助患者增加營養的攝入。
5)幫助有活動能力的患者根據個性情況,擬定合適的鍛煉項目,一步步增加運動量。
觀察組及對照患者的護理干預時間均為1年。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百分制,20~40分代表生活需要極大幫助;40~60分代表生活需要幫助 ;>60分代表生活基本可處理)、遵守醫囑的依從性(包括出院后康復訓練、生活經濟開發習慣、飲食調整等)。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2.0分析數據,通過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計數數據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遵守醫囑的依從性
觀察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討論
慢性病成為了消耗醫療資源的一個重要問題,慢性病治療費用占到了所有醫療費用的68%[4]。醫養結合型照護是由一定醫療護理水平醫養結合機構為患者提供醫療康復護理以及日常生活照料,目的在于讓老年人可在同一機構中能得到良好的健康監護、疾病治療、生活照顧等。而延續性護理是把住院護理拓展,主要是關注并且應對患者轉移期的健康問題及需求,保證患者接觸的健康服務是連續性的,能預防并減少高危患者健康的惡化,還能有效避免并且預防患者在出院后所發生的各種并發癥。
老齡化的到來、各種慢性疾病導致老年人的生活能力下降。我們國家擬定了醫療衛生和養老結合的政策[5]。醫養結合是當前階段老年護理的一種創新護理模式,目的在于促進老年人身體健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醫養結合指的是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有機結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復關心有機結合,把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首要位置,為老年人提供了可持續性的照顧與護理服務。這樣的護理模式可以解決養老機構老人入住的醫療需求,解決出院后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回歸至社會的過渡期的護理需求。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容易忘記服藥或是服錯藥,容易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通過加大老年慢性患者服藥管理,提升安全和延續性,保障老年人服藥質量以及治療的效果。同時,養老區安排合理休息時間及習慣,有利于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合理的飲食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本院養老區對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開展醫養結合的延續照護,通過多渠道有效提升患者遵守醫囑的依從性,讓老年慢性病患者可以參加到自我護理過程中,提升生活能力,實現生活質量的提升。
本次研究也證實了采用醫養結合延續性照護模式,可以明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遵守醫囑的依從性。可見,采用醫養結合延續性照護模式,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運用效果更明顯。
參考文獻
[1] 田家利,公冶慧娟,劉宇.慢性病患者延續性護理的研究現狀[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17(40):7829.
[2] 楊金勝.我國中老年慢性病的現狀分析——有氧運動對糖尿病的影響及注意事項[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15):53.
[3] 吳園秀,羅鐵嬌,羅文華.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醫養結合的實踐與效果[J].現代醫院,2014,14(03):149-151.
[4] Bakerjian D.移動醫療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08):581-586.
[5] 馬愛霞,許揚揚.我國老年人醫療衛生支出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5,08(07):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