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良 翟偉


【摘?要】 目的:觀察陰道鏡+不同宮頸電熱圈環切術LEEP對不同程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治療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不同程度CIN患者。按照患者就診時間分組,將100例患者分為LEEP-A組、LEEP-B組、LEEP-C組,各33例、33例、34例。三組分別通過不同LEEP術式治療,對比不同術式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比較三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愈合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LEEP-C組明顯優于另外兩組(P<0.05)。結論:不同程度CIN患者通過LEEP-C術式治療更加安全且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
陰道鏡;宮頸電熱圈環切術;宮頸上皮內瘤變;臨床療效
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是一組和宮頸浸潤癌相關的癌前病變,可明確宮頸癌連續發展的過程[1]。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吸煙、微生物感染等均會引發這一病癥。該病無明顯表現,部分患者會出現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充血等表現。宮頸電熱圈環切術LEEP治療CIN的效果得到臨床證實,但不同CIN選擇何種術式治療仍存在爭議,因此本次研究重點分析通過不同的LEEP術式對不同程度CIN患者治療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按患者就診時間,將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不同程度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分為LEEP-A組(n=33)、LEEP-B組(n=33)、LEEP-C組(n=34)。所有病例術前均經過TCT檢查、HPV檢查、陰道鏡檢查下活檢確診[2],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免疫抑制者、急性陰道炎者、宮頸炎,以及盆腔炎者排除。LEEP-A組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60歲,平均年齡(41.5±4.4)歲;產次收集區間為0~3次,平均產次(1.5±0.6)次。LEEP-B組最小年齡為25歲,最大年齡為61歲,平均年齡(43.2±4.7)歲;產次收集區間為1~3次,平均產次(2.2±0.8)次。LEEP-C組最小年齡為21歲,最大年齡為57歲,平均年齡(39.7±4.2)歲;產次收集區間為0~2次,平均產次(1.2±0.3)次。三組患者的臨床相關數據比較,P>0.05,無統計學差異,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LEEP手術方法,取患者膀胱截石位,清潔消毒宮頸后,于陰道鏡直視下經碘、醋酸試驗并涂抹Lugol液于宮頸位置,明確病變的具體位置。結合病變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型號的電極。
1)LEEP-A組通過LEEP-A術式治療,以錐形切下宮頸1圈,保證切除宮頸表面積>60%,橫向范圍:距離轉化區外緣>5mm,縱向深度為20mm,直至宮頸內口位置。
2)LEEP-B組采取LEEP-B術式治療,選擇大環狀電極以錐切電極環形切除宮頸表面積≥30%,橫向范圍:轉化區外緣5mm,縱向深度為15mm。
3)LEEP-C組經LEEP-C術式治療,利用小環形電極以環形帽狀切除宮頸面積30%,橫向范圍:轉化區外緣3mm,縱向深度為10mm。
1.3?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的術中出血量、術后愈合情況、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100例不同程度CIN患者臨床資料均應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三組術后愈合、并發癥情況的對比,均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三組術中出血量的對比,均行t檢驗。組間對比結果數據顯示P<0.05,可以判定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三組術后愈合情況的對比
三組術后愈合情況相比較,LEEP-C組愈合情況明顯優于其他兩組,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2?三組術中出血量的對比
LEEP-A組、LEEP-B組、LEEP-C組的術中出血量分別為(58.36±23.79)mL、(29.88±11.31)mL、(16.04±1.53)mL,后者明顯少于前兩者(P<0.05)。
2.3?三組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LEEP-A組、LEEP-B組、LEEP-C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P<0.05。見表2。
3?討論
LEEP刀屬于高頻電刀,操作原理為通過LEEP金屬絲經電極尖端所致6MHz超高頻電波,和機體組織接觸后可在較短的時間產生阻抗吸引電波、高熱,促使細胞內水分轉變為蒸汽波,實現切割和止血的效果[3]。在陰道鏡下降圖像放大,能觀察到患者病灶形態、醋酸白色上皮,以及點狀血管等情況,明確病變的具體范圍、位置和性質[4]。CIN患者病變程度和患者的年齡、是否有生育史存在聯系,因此應考慮到移行帶宮頸長度、寬度狀況。本次研究分別通過不同LEEP術式,對不同程度CIN患者進行治療,均可達到祛除病變的目的,在陰道鏡直視下將宮頸病變LEEP切除。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LEEP-A術式治療,病灶切除的范圍、深度較大,所以術中出血量較多,不利于患者術后愈合[5]。LEEP-B術式切除宮頸組織,雖術中出血量比LEEP-A術式少,利于患者恢復,但無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故此,建議通過LEEP-C術式對不同程度CIN患者治療,經本研究結果可見,采用LEEP-C術式處理在術中出血量、術后愈合及并發癥情況方面的優勢均非常明顯。
綜上所述,不同程度CIN患者接受LEEP-C術式治療,可提高臨床效果,減少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利于促使患者及早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婷.陰道鏡聯合LEEP刀診治宮頸上皮內瘤變100例臨床分析[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02):35-36.
[2] 李英連,陳秀萍,楊志,等.陰道鏡聯合LEEP對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治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7,30(03):519-521.
[3] 曾惠娣,邱碧芳.宮頸環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臨床療效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1):74-76.
[4] 潘賽燕.保婦康栓聯合LEEP錐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伴高危型HPV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7,29(04):469-472.
[5] 樊麗萍,張忠明.LEEP術和子宮全切術治療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效果比較[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