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梅

【摘 要】目的:探究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康復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中風偏癱肩手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康復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VAS、FMA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3%,高于對照組77.2%。經組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在VAS評分中,觀察組上肢疼痛減輕更加明顯,經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在FMA評分中,觀察組上肢運動功能恢復效果更加明顯,經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護理干預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優于常規護理,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康復護理;效果
近年來,腦卒中患者上升趨勢,成為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中風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常見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健康質量形成了較大影響,影響中風患者康復。當前,肩手綜合征治療多以保守治療為主,康復護理措施的實施,正得到不斷推廣應用。因此,在中風偏癱患者治療中,如何更好地防治肩手綜合征,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重要基礎。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中風偏癱肩手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康復治療結果作如下具體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資料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中風偏癱肩手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24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8.4±9.8)歲;病程25-46天,平均(30.7±6.8)天。偏癱位置:38例有偏癱、32例做偏癱;分級:2例III級、4例II級、64例I級。本文基于研究所需,現將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n=35例)和觀察組(n=35例)。經組間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分級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日常行為、用藥及生活護理。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實施康復護理,主要包括:
(1)心理護理。患者中風偏癱后,心理情緒波動大,為更好地強化康復治療,積極開展心理護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并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確保心理護理有效開展;
(2)健康教育。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教育,通過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康健教育,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并對康復護理的具體過程進行詳細解說,獲得患者積極配合;
(3)體位護理。中風偏癱患者行動不便,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要求做好體位護理工作,讓患者在坐位時,保持腕關節背屈;在仰臥位時,腕關節置于肩胛骨之下,并保持前伸位;
(4)局部護理:康復訓練避免局部拉傷,出現腫脹等情況時,進行局部按摩或冰敷,做好患者局部護理。
1.3 評價標準
本文對療效的評價,采用SASHS評價法,即顯效:患者關節障礙、疼痛、水腫等消失;有效:患者關節障礙、疼痛及水腫等基本消失;無效:患者相關癥狀無改善。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上肢疼痛評價,采用VAS 評價法,評價分值0-10分。分值越大,疼痛指數越大;上肢功能評價,采用FMA評價法,即嚴重:<50分、明顯:50-84分、輕度:85-95分、正常≥96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
經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效治療。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3%,高于對照組77.2%。經組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VAS、FMA評分情況
在VAS評分中,觀察組上肢疼痛減輕更加明顯,經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在FMA評分中,觀察組上肢運動功能恢復效果更加明顯,經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如表2所示。
3 討論
當前,腦卒中成為我國中老年常見疾病,對患者身體健康形成較大影響。但從臨床來看,腦卒中患者多伴隨有肩手綜合征,對患者病后生命健康質量影響較大。若治療不及時,則會造成功能性障礙。從臨床研究來看,肩手綜合征發病機制尚未統一認定,臨床治療多采用保守治療方法,康復治療等護理措施的實施效果顯著,對于改善患者病癥、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本文數據顯示,康復護理的治療有效率94.3%,高于常規護理的77.2%。這說明,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癥,患者腫脹、疼痛感得有效改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通過心理干預、體位護理等措施的實施,緩解了患者不良心理情緒,且正確的體位擺放,能夠更好地幫助患者加速血液回流,進而防治腫脹等問題的發生。此外,在VAS、FMA評分中,觀察組上肢疼痛減輕效果、功能恢復效果明顯由于對照組。這說明,康復護理措施,保證了患者康復治療期間,保持正確的體位,并通過冷水浸泡等方法,對患者腫脹等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加速患者消腫;通過健康教育,強化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更好地指導患者配合護理治療,提高了治療效果,縮短了治療時間。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護理,康復護理在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中的實施效果更加顯著,通過心理支持、體位護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在體位護理中幫助患者更好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腫脹、疼痛。因此,康復護理值得在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護理治療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蕊嬌.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04).
[2]李少玙.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康復護理體系[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01).
[3]閆立欣.康復護理對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12).
[4]唐江洪.中醫特色護理對中風偏癱患者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8(07).
[5]吳蓉蓉.芒針透刺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上肢水腫的臨床療效觀察[D].安徽中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