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天應
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緊張,良好的班級環境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這就要求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只有班級井井有條的運轉,學生才會獲得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基于此,本文探究了班級管理藝術,以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從而打造優秀班級。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是班級教學的基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學理念調整的同時教育管理模式也面臨著革新。這就意味著班級管理需要更上一層樓。而在“以生為本”的新課改面前,班級管理應該突出學生的地位,讓每位學生深入到班級管理當中,讓每位學生都有較高的人文修養,如此才能打造適合素質教育需求的班級,才能為教學改革提供較好的環境。
一、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活動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班級管理實際上是人的管理。而高中生正處于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此,人的管理應該從“人文素養”入手,既豐富高中生的文化內涵,又提高高中生的道德品質,從而為優秀的班級管理奠定人文基礎。那么,具體該如何做呢?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傳播優秀價值觀念的重要載體,所以教師可以開展傳承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在生活中、在實踐中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高尚的思想品德,從而實現人的管理,推動班級管理進步。
例如,我班經常組織傳統文化實踐活動,以加強學生文化建設,促使學生自我管理,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比如,學習“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首先,組織學生到當地的新農村去參觀學習,了解當地的發展歷史,聆聽當地村民創新故事,從中領悟“自強不息”精神;其次,就實地學習,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活動,從自身、從他人的角度講述自強不息的魅力,體悟自強不息的旺盛生命力;最后,組織“展現自強不息精神”的活動,比如,“提高數學成績百日行動”,100天內通過自身努力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在整個過程中,由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活動的有效落實,學生提高了思想品格,發展了人文精神。因此,在班級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大幅增強,班級管理有了進步和發展。可見,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活動是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
二、優化班級管理干部隊伍
由于班級管理事務繁雜,憑借班主任個人無法處理的井井有條。在此情況下,班干部應運而生,班干部的職責是輔助班主任處理班級細碎事務,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而隨著“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普及,班干部隊伍也應有所革新。在生本理念下,班主任應該擴大班干部隊伍,讓全體人員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提高每位學生的責任感,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例如,在我班,為了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我優化了班級管理干部隊伍,細化班干部頭銜和責任。具體來說,將班干部隊伍分成三層:A層,與班主任聯結緊密的高層管理隊伍,包括: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他們與班主任直接溝通班級學生生活以及學習情況,上傳下達,為班主任分擔一部分責任;B層,是聽命于A層的班級管理者,他們幫助A層班干部分擔事務,出謀劃策,具體包括:語文課代表、數學課代表、文藝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等;C層是瑣事監督、管理層,負責班級日常瑣碎事物,包括:燈長、窗長、宿舍長、區域衛生長等。而通過優化班級管理干部隊伍,讓全班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的壓力被分流,學生的責任心日漸增長,班級管理有了長足的進步。可見,優化班級管理干部隊伍,可以強化班級管理。
三、創新班級管理評價方式
在以往,班級管理評價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班級管理規則、班級管理事務、班級管理團隊等方面,評價方式也以結果評價為主。但是,隨著“立德樹人”根本教育目標的確立,班級管理評價必須從狹隘的視角中擺脫出來,創新班級管理評價方式。簡而言之,班級管理必須引入人文化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管理的評價,注重學生管理過程的評價,從而讓學生認知自我、尊重自我、關懷自我,培養人文精神,從而強大班級管理的主角,優化班級管理。
例如,在我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會就學生的表現進行人文化的評價,修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強化學生管理,以強大整個班級管理。具體來說,我會定期組織人文評價班會,就學生近期的表現展開討論、交流,并給出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文精神。比如,有段時間,學生喜歡在課間閑談,或者無所事事的發呆,或者看一些不益于學習和成長的網文,班級氣氛松散。針對此,我展開了人文評價班會:首先,與學生交流,了解近期表現背后的原因;其次,就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闡述自我觀點,比如,人應該學會尊重自我。在高中階段,學生應該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務,對自己負責……最后,要求學生自我反思并寫一篇自我評價報告書,正確認識自我。在整個過程中,通過人文化評價,學生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為優化班級管理奠定了基礎。可見,創新班級管理評價方式可以優化班級管理。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班級管理也應該“以生為本”,從學生出發制定班級管理策略,優化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李敏.淺談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藝術[J].中華少年,2017,(032).
[2]吳曉春.淺析高中班主任的藝術化班級管理[J].魅力中國,2017,(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