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鳳 全盈盈
設計思路:
“春仙子”的好朋友”是以定向運動為主要內容的游戲活動。由于活動開展時的季節為春天,教師以小班孩子熟悉的歌曲《春天》為依托,選取了孩子們喜愛的小花、小草、小動物等形象,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情節。在活動設計過程中,老師充分考慮了,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游戲玩法簡單,有趣,可操作性強,同時體現了定向運動的主旨:看地圖找方位,培養孩子的識圖能力。在地圖的設計上,老師選取了幼兒園前后操場的部分標志性地點,每個孩子人手一張地圖,每張地圖上的標記點都不相同,且有難有易,可以供孩子反復多次,交換地圖進行游戲。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自己看地圖,到相應的標記點尋找物品,并帶回。
2.提高幼兒觀察能力,能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任務。
3.讓幼兒感受定向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地圖:幼兒兩人一張,共8張。
2.人員:幼兒16名,保育教師4名。
3.場地:幼兒園四樓操場。
4.音樂《春天》。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老師:春天到了,春仙子吹了一口暖和的春風,小草從地里鉆出了腦袋(出示小草圖片),小花張開了笑臉(出示小花圖片),小蝴蝶、小蜜蜂、小魚、小鳥、蝸牛、小兔子齊聲說:“春姑娘好!”(逐個出示小動物圖片),春仙子高興地說:“快請你們的好朋友一起出來跳舞吧。”
老師:好朋友在哪里呢?他們都在我們的幼兒園里呢。讓我們一起看地圖去找一找。
二、介紹地圖及游戲玩法
1.介紹地圖及相關標識。
老師:(出示地圖)這是誰啊?(小蝴蝶)原來這張地圖是找小蝴蝶的好朋友。小蝴蝶的好朋友都藏在哪里呢?(教師逐一指著地圖上的照片,請幼兒說說是什么地方)。
老師:(指著樓梯標識)咦,這里有這樣的一個標記,猜猜這是什么意思?對了,這是樓梯的標志,箭頭向上表示我們要上樓梯,上幾樓呢?數字4表示是4樓。
老師:(指著起點標識)這里有個小娃娃,表示我們小朋友現在所在的地方,也是我們的起點。
2.介紹游戲玩法。
老師:小蝴蝶一共有幾個好朋友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二、三、(教師指著地圖的照片,帶幼兒一起數)我們要把這四個好朋友都找到才算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后就馬上回到這里來,老師在這里等你們。誰愿意去幫小蝴蝶找朋友?
(評析:詳細介紹第一張地圖上的標記點和標識,有助于幫助孩子理解地圖,了解游戲玩法。)
3.介紹第二張地圖,突出重點。
老師:(出示第二張地圖),這張地圖是找誰的好朋友呢?(指著樓梯標志),這是幾樓?你怎么知道的?一共要找幾個好朋友呢?
(評析:教師進行第二張地圖的講解時,突出重點:找誰,幾樓,找幾個地點。)
4.幼兒自由選擇地圖。
老師:老師這里還有幾張地圖,請小朋友每人選一張自己喜歡的。
(評析: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地圖,既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又節約了時間。)
三、幼兒游戲,教師跟蹤觀察記錄
1.提出幼兒游戲時的注意事項。
老師:小朋友們拿好自己的地圖,準備出發啦,找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上下樓扶著樓梯,慢慢走,找不到的時候也不要著急,仔細看看地圖,想一想。遇到困難,先自己努力解決,也可以請你身旁的老師幫助你。
(評析: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游戲時遇到困難,能主動尋求成人的幫助,也是其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內容。)
2.提出保育老師指導時的注意事項。
老師:(請保育老師一對一站在孩子身后),老師在活動中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注意孩子的安全,當孩子有困難時,不要馬上告訴孩子答案,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時間,如果孩子主動來求助,可以適當給予幫助。
(評析:幼兒園教育保教結合,特別是小班的孩子,保育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孩子的游戲活動中,對保育老師提出明確的要求,發揮保育老師的作用,做到保護但不干涉,幫助而不替代。)
3.幼兒游戲,教師記錄并指導。
(評析: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選擇一個幼兒進行跟蹤與指導,主要觀察孩子在活動中是否有獨立思考的過程,選擇怎樣的路線,遇到困難如何解決,盡量減少直接指導性語言,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
四、分享與評價
1.請幼兒說說自己從哪里找到的,是怎么找到的。
2.請保育老師說說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有沒有遇到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評析:由于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幼兒說的基礎上請保育老師說說孩子的表現,可以幫助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的情況,有助于教師更準確的評估孩子的能力,從而調整下一次的游戲內容和難度。)
五、結束活動師:
好朋友都找到啦,讓我們和伙伴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舞吧。播放《春天》的音樂,幼兒隨音樂邊唱歌邊跳舞。